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川普又揮半導體關稅大刀!國發會主委:業者有3模式應對變局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08-07

瀏覽數 650+

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國發會提供
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國發會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對等關稅實施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揮動關稅大刀,揚言將對所有輸美半導體開徵100%關稅,但廠商若承諾在美設廠、或現正在美國設廠就可免稅。市場對川普的這次表態視為利多,台股大漲逾500點;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強、業界對自己的信心很高,已分別朝3模式來因應關稅變局。

劉鏡清指出,這3個模式分別為:一是在美國自建廠房,比如說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巨額投資案;二是併購,比如中美晶透過併購取得德州製造,也在免稅範圍;三是合作,例如聯電跟英特爾的合作案,同樣也在川普100%半導體關稅大刀的殺傷範圍外。

他也表示,台灣去年晶片出口金額約74億美元,扣掉台積電的部分,約不到60億美元,這部分佔總出口的比率約1.12%,「影響沒有想像的大。」另外,從競爭力的角度來看,若台灣收到100%稅率,其他競爭對手也收到100%的話,所有人其實是站在同一個競爭點。

劉鏡清強調,台灣半導體韌性為世界首強,「如果連第一強的強者都害怕的話,其他人應該就更害怕了,」透過政府跟業界的訪談,發現業界事實上對自己的信心很高。至於其他無法赴美投資的中小企業,他則說,以傳統電子供應鏈來說,業者的交貨點大多不在海外,短期內政府將透過「韌性條例」內的930億元予以協助,降低業者成本;中長期來說,政府會協助中小業者轉型,增加他們的競爭力。例如政府近期推動的AI新十大建設,目的就是協助這些業者透過AI轉型升級。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張智傑攝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房。張智傑攝

對等關稅高於日韓,又來晶片關稅大刀,在野批評不斷

只是當對等關稅已正式上路,台灣20%的稅率高於鄰近的日、韓,而台美雙方的協商內容又因保密條款而不為外界所知,再加上川普揚言新徵的100%半導體關稅,這些新發展引來在野黨對政府的砲轟連連。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批評,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各國紛紛布局新戰略,賴政府不但仍停留在抗中思惟,對整體產業布局戰略落後,經濟部長更是對美方動作反應遲鈍。從對等關稅至今的100%晶片關稅,加上新台幣升值,三重壓力下,企業只能開盲盒,並不斷承擔衝擊。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也說,台灣20%的對等關稅稅率,儘管政府強調是「暫時性稅率」,但暫時多久、台灣付出多少代價?始終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反倒讓民眾覺得遮遮掩掩。且除了關稅問題,近期新台幣大幅升值已衝擊許多傳統、出口導向產業,批評政府表現得卻像毫無準備、束手無策的樣子。

8月7日非台美談判截止日,台灣被列附錄1

儘管台灣20%的對等關稅已開始實行,但政府方仍強調,20%的稅率是「暫時性」稅率,待台美談判敲定後,20%的稅率仍有望降低。行政院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6日指出,根據美國行政命令文件,台灣是被列在附錄1,附錄1內部分國家是「已同意、或接近與美國完成貿易與安全協議」的國家,而台灣在7月31日前就獲得美方告知,稱台美雙方因尚未完成總結性會議,代表台美雙方仍在進行談判,而8月7日,並不是雙方談判的截止日。

顏慧欣說,台美雙方的談判,之所以尚未進入總結性會議,最主要就是台美間的貿易逆差,主要來自資通訊產品。因此就台灣的角度來看,希望能藉這次談判,雙方同步去討論後續的半導體232調查議題,並達到雙方高科技合作、互補互利的目標。她也表示,對美國來說,對等關稅與半導體232調查是兩個分開的議題,待雙方談判結束後,兩者的稅率是脫鉤還是相同,需由美方決定,但是就台灣來說,當然是盡可能爭取最合理、有競爭力的稅率。

她強調,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的目標,一是減少貿易逆差,二是強化自身的製造業,只要能達到這兩個目標,「任何議題美國都會盡可能納入。」投資的部分,台美雙方勢必會談到,政府也順應台灣企業現正擴大投資美國的趨勢,因此會將供應鏈合作、232調查等議題一併納入對等關稅的談判,但目前雙方談判仍在動態發展中,尚未達到共識,因此現階段無法對外透露狀況。

歡慶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建議企業兩種布局因應

顏慧欣也說,美方公布新稅率的國家中,僅印尼跟美國有所謂的「共同聲明」,其他國家都只有「事實文件」,但目前都還沒有明確、完整的協議內容,最終會不會有完整的協議內容出爐,須視美國與各國談判的進度而定。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補充,台美一旦達成協議,一定會有文本,並送交立法院審議,不會有在野質疑的黑箱問題。他也指出,企業的布局分兩種,一種是外移,縮減在台灣的投資,轉到海外去;另一種是能力的延伸,在國內的投資加碼外,並將力量延伸到全球去。若是第二類的投資,政府的態度是樂觀其成,特別是AI技術可能主導未來20年內的產業發展,而美國又是AI最重要的發展地與市場,「我們不可能放棄這塊」。只是在強化布局海外的過程中,政府也有一定的審查機制,消除國安隱憂。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遠見資料庫,黃菁慧攝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遠見資料庫,黃菁慧攝

對等關稅降至20%,對台灣衝擊力道較32%減少逾半

他也說,台灣的對等關稅稅率,自一開始的32%降至20%,降幅高達12個百分點,關稅影響對台灣的傷害已大幅降低。不排除232條款項目,對等關稅在32%時,預估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23.12%~24.9%、產值減少4.6%~4.85%、GDP減少1.1%~3.12%,也會衝擊12.5萬個工業就業人口。

但用20%的稅率做計算,由於其他國家加權平均稅率也在20%~21%之間,與台灣目前的稅率相比差異無大,因此預估對美出口減少幅度下滑至8.8%~12.2%、產值減少1.6%~2.52%、GDP減少0.4%~1.62%、影響到的工業就業人口為4.2萬人至5.9萬人。可發現衝擊力道下滑一半以上。

若排除232條款項目,對等關稅在32%時,預估台灣對美出口將減少5.75%~7.5%、產值減少1.3%~1.4%、GDP減少0.3%~0.78%,受影響的工業就業人口為3.6萬人。用20%稅率計算,出口美國減少2.68%~3.8%、產值減少0.5%~0.7%、GDP減少0.1%~0.36%,工業就業人口減少1.3萬人至1.8萬人,衝擊力道同樣下滑一半左右。

龔明鑫指出,原本台灣的稅率是10%,在這樣的狀況下,這10%的關稅成本多由客戶、或業者跟客戶自行吸收,對市場的衝擊有限,今年第二季甚至還出現拉貨潮,導致實際的GDP成長甚至高於預期。但7日後台灣的稅率從10%翻倍至20%,政府已再進行盤點,分析新稅率對產業的衝擊,其中工業部門,工具機、塑膠產業需要多加關注;農業部門則是蝴蝶蘭跟鬼頭刀。

以蝴蝶蘭來說,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荷蘭,荷蘭的稅率是15%,因此政府須和業者合作,提出不同的競爭策略,讓台灣貨與荷蘭貨進行市場區隔。

台灣跟美國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稅率未來是增、是減、或持平,都將影響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