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梁國樹/上面講的,下面就要動

溫曼英
user

溫曼英

1989-03-15

瀏覽數 12,300+

梁國樹/上面講的,下面就要動
 

本文出自 1989 / 4月號雜誌 第034期遠見雜誌

目前台灣的經濟面臨轉型,我們遭遇到很多重大問題,再加上政治民主化會影響經濟環境,這樣的雙重衝擊已經看到。舉凡勞資問題、環保問題,再加上政府積極推動的金融自由化……,這種衝擊在很短期間內我們就要同時面對。

日本在戰後四十年,差不多每隔十年就各把一個問題做適當而妥善的處理。我們沒有那種時間,又還有很特殊的大陸問題。五大問題同時來,可以想像到經濟所承受的衝擊非常大,社會脫序就是其中最明顯的現象。

重建企業家信心

我看今年很重要的,就是要讓企業家的信心重新建立起來,不然的話,投資意願降低,甚至很多人講要把生產基地轉移到海外,是很不幸的。如何把社會經濟秩序重新建立起來,在新的環境中大家一起來努力,使經濟結構很快轉變,恐怕是當前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至於該怎麼做?我認為一定要真正落實國際化、自由化。此外,一定要技術移轉,並且腳步要加快。很多企業在國際合作上做得相當成功,政府假如能夠加強訓練技術人員、收集科技資訊、推動建教合作、甚至協助開發銀行(我們的交通銀行)創辦資本融資,新的企業也就慢慢能夠長大。要把我們的經濟結構轉變順利的推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假如做不好,恐怕很多事情沒法更進一步推動。

第二個問題,超額儲蓄去年稍微減少了,因為出超減少很多。但不管怎麼樣,還是到處可以看到資金的過剩流動,房地產、股票市場投機性的發展。因此,一定要把這些過剩的資金好好加以運用,否則會經常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

像環保問題,特別是勞資問題鬧得這麼厲害,根本原因就在於游資過剩的流動。

現在工人當然會感覺不平,假如股票價格沒有大漲,台達化工的勞資問題就不會那麼嚴重。因為員工看到公司賣掉台苯的股票賺了多少億,為什麼不多給年終獎金?新光的士林遷廠費為什麼不分給大家?這一類的問題,基本來看,是資金過剩造成的。

我比較擔心的是,中央銀行現在想控制過剩資金的流動,已經變得很困難。最近幾年來因為出超很大,央行發行了很多國庫券、定存單、儲蓄券,當然吸收了不少資金放在中央銀行。不過政府凝結的金額變得相當大,恐怕已經接近七千億台幣。

錢潮洶湧痛苦多

還有就是郵局、合作金庫的轉存款,有一部分由中央銀行吸收了。這種資金吸收越多,將來所受的限制越大。現在怕的是有一天假如國際價格大漲,或大家有通貨膨脹的預期性,錢潮一跑出來,萬一衝到一般物品上,重演通貨膨脹的場面,就很痛苦。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在這種情況之下,央行要緊縮信用,沒有多大的效果。這次年關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年關以前央行提高存款準備率,這是相當強而有力的措施,但效果有限。因為以前買的國庫券、定存單、儲蓄券,隨時會到期,這個錢又出來了。所以,雖然有一兆以上的資金會暫時凍結,不過,還是遲早會流出來。現在為了不讓水衝出來,就把水壩加得越來越高,但是高到不能負荷的時候,總是有發生危險的機會。將來怎樣有效的來推動貨幣政策,傳統工具恐怕效果不大。

所以,假如我們不想其他方法吸收這種過剩資金,一旦有世界性的通貨膨脹,會帶來相當不好的影響。應該儘量把儲蓄資金用來投資、增加進口,特別是資本財。

還有一個計畫現在政府也在積極推動,就是中鋼的股票馬上就要上市了。這種上市的方式也很好,可以吸收一些資金,不過中鋼股票上市的資金是用來彌補中船的虧損,這倒不一定是很好的做法,用來做比較有建設性的事情會更好一點。

過去一年當中,這些問題非常明顯而且劇烈。很多人覺得不耐煩,因為政府好像沒有採取明顯而有效的措施,甚至有些地方是坐候不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好像沒有有效領導的局面?一方面主管機關當然應該負起自已應該做的工作;此外,這裡面還有總統制、內閣制的爭論。

李總統現在也很困擾,他想要做,講得太多又有人批評。總統只能講原則性、政策性的問題,要由主管部門負起執行的責任,恐怕體制上也是這樣。如果一個人把原則到細節從頭到尾都弄出來,恐怕又回到大家多少有種顧慮的強人政冶。

在轉型期間,政府的領導力非常重要,但領導的品質更是重要,要培養團隊精神,上面講了下面不動沒有用。

今年是行動年

今年政府到底該採取那些行動?像增加技術的移轉,恐怕總統也瞭解的很清楚,怎麼樣從日本把科技移轉過來,特別是環保技術,這是很重要的。環境問題鬧得這麼大,如果我們把環保基礎好好建立起來,將來有很大的海外市場。而且引進環保的技術跟國防技術不一樣,大家都願意幫我們的。因為如果環保問題弄得很大,鄰近國家也會遭到禍害,如果我們繼續污染海洋,日本也受不了。

環保技術我看是絕對可以移轉,甚至跟國外企業合作也可以,只要把各大學有這方面研究的工學院、理學院教授動員起來,加上政府的研究機構、技術學院、技術研究中心配合起來,應該可以有很好的突破。

當然,貿易自由化的腳步已經在加快,而且美國方面對我們的壓力也很大,非得加快不行。以前我們就講,降低關稅的時問表一定要訂出來,政府一直有抗拒力,現在卻逼著走了。為什麼不早一點做?為什麼沒有這種前瞻性?政府找出很多理由拖延改革,最後卻又被逼著在比較困難的環境下付出更大的代價。這是我們要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的教訓,將來要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我們同時看到七五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問題。過剩資金的流動主要就是外匯累積在銀行裡面造成的,這筆外匯假如能好好利用,會是一個很犬的金融力量,但為什麼不好好規畫?這類的工作政府應該要做,如果消極的在那兒等事情的演變,就不太好。

不管怎麼樣,政府還是要建立民眾的信心,一旦失掉要再重建,得付很大的代價。所以為何不趁還沒有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時,加快腳步來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