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使用便利的iPhone時,卻不知手機所需的微量金屬,竟是犧牲環境與人體健康所換來的血稀土。從中國到馬來西亞、緬甸的稀土產業鏈背後,甚至還隱藏著軍閥與走私等難解習題。
距離中國內蒙自治區包頭車程20分鐘的一處湖泊,曾經是綠意盎然的農田,卻築起水壩,岸邊埋設密密麻麻的管線,管線中有黑色泥水注入這個人工湖裡,空氣中還瀰漫著難聞的臭味。
這座湖被稱為「尾礦庫」,也就是稀土廢棄物的丟棄地點。這幅十年前的景象,反映的正是包頭這座城市以犧牲環境所換取的經濟榮景。
包頭是中國最大的稀土元素生產地。攤開全球的稀土需求地圖,中國一度提供了高達95%的貨源,由此可見,中國為此所付出的龐大代價。
根據BBC的報導指出,包頭主要出口的稀土元素就是「釹」,被運用在染色玻璃、雷射器材,以及入耳式耳機、智慧手機麥克風、電腦硬碟中。連需要強大磁場的風力渦輪與電動車發電機,也會派上用場。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