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經常是斜睨著眼、露出尖尖的牙齒,有時頭上還插著滲血釘子、手裡拿著小刀的大眼怪女娃,竟然會引起這麼大的魅力!
11月3日下午,排了好長一條人龍圍繞著國父紀念館,都是為了爭睹創造了大眼怪女娃的藝術家——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與村上隆、草間彌生等人一樣,被譽為日本最重要當代藝術家的奈良美智,來台參與「動漫美學新世紀」當代藝術展,也首次與台灣的粉絲、媒體面對面,暢談他的藝術與人生。
這天,各界人士包括作家郝廣才、藝人黃子佼、國父紀念館長鄭乃文、無敵科技董事長曾炳榮、韓國策展人金善姬等也都到了現場。
當天下午短短兩個小時內,就湧入近700位畫迷,想一探奈良風采。
48歲、受訪拍照的時候還會害羞地躲到看板後方的奈良美智,34歲才被藝廊發掘,但近十年間,他的商品化玩偶、紀念物廣受年輕粉絲歡迎,而他的中大幅油畫、壓克力創作,也經常在名流匯集的國際拍賣會上,行情直直飇升。
以11月中剛落幕的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來說,奈良美智的一幅中型油畫就以149.7萬美元成交,比預估價高出兩到三倍。
據說,十年前同樣的尺寸,奈良美智的畫才賣1萬美元,買家還興趣缺缺,但沒想到現在會這麼紅。
中年男人 卻總是畫小女娃
奈良美智的創作,其實只有幾個代表性題材:大眼女娃、夢遊娃娃、長身小狗,有時在畫布上還會看到雙葉苗、夜空與星星的元素。
在演講會當天,他特別帶著自己的電腦,現場秀出照片,講解自己的創作過程,不管在同類型的油畫創作,或是跨媒材的陶燒作品,處處看得到小女娃、小狗,甚至連女娃吐舌頭的表情也都很像。
他幽默地說「啊!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好像也沒有什麼進步嘛!」
明明奈良是一個中年男人,為什麼總是在畫小女娃,而不是小男生呢?又為什麼小女娃要拿小刀呢?
被問到這個問題,總是一身輕便T恤、牛仔褲、留著中長鬈髮的他,乾脆打趣說道:「啊,其實我也有畫過小男生啦,只是女孩子的頭髮比較可以多變化,而且男生眼睛大大的,不就很噁心了嗎?」
「小刀嘛!其實我也有考慮過讓她拿劍啦!但這樣比較不可愛吧!」奈良笑著說。
奈良最喜歡畫的大眼女娃,經常獨自處在一片單色調背景前,頭的比例特別大,很有漫畫誇張的風格,有時天真無邪,有時卻又拿著小刀、目露凶光,弓著小小身體,好像隨時要跳起來幹架一樣。
在一些創作上,奈良還會俏皮地寫上「fighting」(戰鬥)「I wanna be a gangster!」(我想要變成幫派分子),叛逆意味十分濃厚。
成人童稚 席捲大小朋友
但,這些可愛形象的女娃、夢遊娃娃與小狗,也有閉著眼睛默默垂淚的時候,好像正在承受一種說不出來的痛苦。
這種透露著人生複雜情緒,還帶著點批判的「不完全可愛」畫風,讓很多成年人心有戚戚焉,因而成為奈良迷。
「他的娃娃,有點小奸、小惡,卻又不失純真,『人』不就是這個樣子嗎?一旦長大,也沒辦法完全的天真了,」最近才在拍賣會上,買了一幅奈良畫作的無敵科技董事長曾炳榮說,他當天跟奈良分享他的心得,惹得奈良哈哈笑。
收藏奈良50多件作品的藝人黃子佼,直說奈良就是Kidult(成人童稚化)的代表,他曾經買過一張寫著「幹!政治!」的奈良創作海報,看著圖中憤世嫉俗的小娃就不禁莞爾。
「他以簡單易懂的圖騰,創造了自己的王國,這個東西一出來,大家就瘋了!」黃子佼說,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感受到奈良的創作魅力。
不愛說話 卻愛畫小貓小狗
小時候的經驗,也影響奈良美智很深,更成就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我家住在很郊區的鄉下,小時候被寄放在托兒所,回家後就只有自己一個人,當時我常伏在窗台前,看著小牛在地上吃草,」從小就不愛說話的奈良美智,在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小牛、小狗與小貓是他童年時代的玩伴,他常隨手抓來一張紙就開始畫這些動物。
「當時畫得不好,只是小孩子嘛!總是會把想強調的東西畫大一點!」他說。
住家附近是美軍基地,也有美軍電台,電台裡總是傳來1960、1970年代的搖滾、嬉皮西洋音樂,這也讓奈良從小愛上披頭四、滾石等西洋樂團,養成日後做畫時必聽搖滾樂的習慣。
「最好的狀況是,我畫著畫著,音樂都停了好久,我還渾然不覺,對有些人而言,放音樂很吵,但我放音樂卻是為了要專心!」奈良笑道。
他因為從小比別人會畫畫,大學索性選擇念美術系,進入愛知縣立藝術大學。在同學都談論著美術史、藝術潮流時,他不想也跟著這樣做,也不想畫不是真正想畫的東西。
「我的創作是想著以前就知道的事情!」奈良抱著這樣的創作心境,到了留學德國期間,更加明顯。
1988年,奈良遠赴德國杜塞多夫藝術學院攻讀藝術,回想當時的動機,奈良說,「也沒有具體原因,就是想要出去,本來最想去英國,但後來因為德國不用錢,就改去德國了!」
但隨遇而安、率性的奈良,當時想必是焦慮的,從他展示的一幅赴德前畫作,可以感受到:漆黑的畫面裡小女孩拿著「火」,背後有一艘黑色的船,畫中的一切似乎在啟程與抵達之間顯得徬惶不定,卻又抱著一絲希望。
剛到德國的奈良,不會說德語、也沒有朋友,讓他重回孩提時代的孤獨狀態。但他卻覺得「找回小時候的我,也是找回最真實的自己」,試著把孩時記憶捕捉回來。
有著誇張比例、豐富表情與簡單線條的童稚創作風格,奈良於是逐漸定了型。他在德國一待就是12年。
獨立創作 卻不與企業往來
奈良美智與村上隆,這兩位日本當代藝術家的指標性人物,也有過奇妙的交集。
一樣是在35歲左右被發崛,曾一起是小山登美夫當代藝術畫廊的藝術家,也曾一起受邀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講學,還同住在學校宿舍中,結成好朋友。
但村上隆和奈良美智,終究在創作風格與理念上迥然有別。
11月底來台的村上隆,曾喊出「藝術就是要懂得和有錢人溝通」,因為替精品名牌LV設計過櫻桃包而在國際上聲名大噪,還自己創立Kaikai Kiki藝術家經紀公司,村上隆在工坊內培植新秀、在藝術領域上打團體戰。
但奈良美總是自己獨立創作,不喜歡和企業打交道,到現在還居住在郊區,習慣在混亂的空曠鐵皮屋中創作的習慣。
知名策展人陸蓉之觀察,這個「長不大的男孩」其實是一個很「人文主義」的純藝術家(pure artist),總是遵從自己的心意在創作,而且能把藝術融入整體生活中,所以隨手拿起紙片就可以畫畫,也跨領域從事雕塑、陶燒等多形式創作。
發酵走紅 卻愛與畫迷互動
奈良曾在自傳《小星星通信》裡頭寫道:「我不是為了『職業』選擇這條路,而是以一種『生存的方式』選擇了繪畫這條路!」
在知名藝術經紀人小山登美夫的安排下,奈良的作品曝光率很高,在藝術品拍賣會供不應求,連網路藝廊上拍賣的小幅隨興畫作,也動輒10萬~20萬台幣。
「儘管如此,我很清楚那些買得起我作品的人,通常不是真的喜歡;而那些真正喜歡我的人,卻買不起我的作品。」
奈良美智說,因此他也推出一些畫冊、布娃娃與T恤周邊商品,讓喜歡他的人有機會收藏,「小型的商品,是我真正為支持者創作的藝術品!」
說是為自己而畫,但奈良其實很在乎與「畫迷」的互動,身邊留著大量粉絲的信件。
台灣演講會上,奈良就主動打破人數限制,免費開放畫迷進場聆聽;而在歷次的展覽上,奈良也會號召畫迷以奈良作品為範本,製作小布娃娃送到會場,一起展覽。
不懂規劃 卻愛與自己對話
「我對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規劃,總是在繞遠路,沒想過要走最短的捷徑,」奈良坦承。
「對我來說,生存價值就是一直作畫!」「如果我沒有被發掘,應該也是每天睡醒後,就拿著筆持續畫畫吧!」受訪時,奈良的口頭禪就是,「我也沒想這麼多,很自然就……。」
這樣的奈良,難免對日漸頻繁的商業活動感到焦慮。「壓力很大時,我會與25歲的我對話,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心』!」
他甚至在畫布旁的牆壁上,貼著寫有「Never Forget Your Beginner’’s Sprit!」的字條,隨時與自己對話。
在談到近年動漫藝術竄起的現象時,奈良語重心長地說,這可能有點危險,很多年輕藝術家以為只要用動漫風格去畫,就會受到喜愛,但是「一位藝術家最難得的是真誠,而不是依附潮流去作畫呀!」
儘管從不刻意去討好別人、去經營人脈網絡,但「奈良現象」卻自然地日漸發酵。
2006年,他在故鄉青森縣與藝術創作團體一起舉辦他生平最大的展覽——「Yoshitomo Nara + graf:A to Z」,結果18萬人的城鎮,居然8萬人前來看展,志工多達1萬3000人。
對一生追求「真」的奈良而言,或許藝術家的「初心」,正是他最想要珍藏的藝術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