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TSMC)今(4)日宣布,計畫將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在美國建立3座新的晶片製造廠、2座封裝廠以及1座研發中心。川普果然壓迫成功!受此消息影響,今日一開盤台積電(2330)千元大關即告失守,市場依舊擔憂台積電競爭優勢喪失。 但也有分析師指出,台積電反而更能維護「一個人的武林」霸主地位?對輝達、蘋果等伙伴影響為何?到底怎麼看?一文解析。
「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投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激昂地宣布。他所指的,正是台積電(TSMC)今(4)日正式宣布,計畫增加1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2兆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使得在美總投資金額達到165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2兆元)。此舉將進一步鞏固美國在人工智慧(AI)及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競爭優勢,也讓這筆投資案成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單一外國直接投資案(FDI)。
魏哲家感謝川普支持,建構美國AI供應鏈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表示:「回顧2020年,因川普總統的願景與支持,我們踏上了在美國設立先進晶片製造的旅程,如今這個願景已成真。AI正在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半導體技術正是新功能與應用的基石。隨著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的成功運營,以及美國政府的支持與強大客戶合作伙伴關係,我們擬增加1000億美元的投資。」
根據台積電的規劃,此次投資將涵蓋:
*三座新晶圓廠,詳細內容正在規劃中。
*兩座先進封裝設施,補足目前美國在高端封裝領域的短板,進一步完善AI供應鏈。
*一座研發中心,深化與美國科技企業的技術合作,加強美國在5G/6G和AI時代的競爭力。
川普總統在發言中強調:「美國正在迎接製造業的黃金時代,我們正在帶回先進技術、帶回就業機會,這才是美國應該走的方向。台積電的擴大投資,將進一步強化美國在AI與晶片製造領域的競爭優勢。」
台積電預計,這項擴大投資將在未來四年內創造約4萬個營建工作機會,並在先進晶片製造與研發領域提供數萬個高薪科技職缺。此外,未來十年內,這筆投資將帶動美國超過2000億美元的間接經濟產出。
台積電赴美投資歷程:從川普到拜登
台積電對美國的投資可追溯至2020年,當時在川普政府的推動下,台積電宣布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設立第一座晶圓廠,採用5奈米製程技術。此舉被視為美國政府吸引關鍵技術回流的重要戰略之一。
2022年,在拜登政府的支持下,台積電再擴大投資,將亞利桑那州的總投資額提升至400億美元,並增建第二座晶圓廠,計畫導入3奈米製程技術。
如今,台積電再度擴大投資,使在美總投資金額達到1650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一外國直接投資案。這顯示出台積電在美國政府「晶片法案」(CHIPS Act)的支持下,已成為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支柱。
外資評價分歧:台灣有事但台積電將沒事?
然而,這筆龐大投資也引發市場討論。外資分析師認為,儘管台積電強化美國布局可望提升其全球影響力,但成本問題仍然是一大隱憂。
「台積電在美國的製造成本比台灣高出50%以上,且人才短缺問題仍未解決。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壓縮其獲利能力,」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指出。「不過,這項投資將進一步鞏固台積電作為AI晶片製造龍頭的地位,特別是在輝達(NVIDIA)、蘋果(Apple)及超微(AMD)等大客戶的需求驅動下,長期仍是正向發展。」
另一方面,瑞銀(UBS)則認為,這筆投資可能使台積電進一步享受美國政府的補助與減稅優惠,「這有助於抵消部分高昂的成本,也能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台積電股價失守千元關卡,投資人觀望
市場對此消息反應失望,台積電(2330)今日開盤即失守1000元整數大關,投資人擔憂龐大的資本支出將影響公司短期獲利。分析師認為,短線股價可能受壓,但長線來看,若美國政府提供更有力的補助計畫,則有望帶來正面效益。
「短期內,市場的擔憂在於台積電如何管理其資本支出,」一名不願具名的外資基金經理表示。「但從長期角度來看,這是為未來AI與高效能運算(HPC)成長所做的必要準備。」
隨著市場消化台積電的擴大投資計畫,今日股價走勢將成為觀察重點。投資人關注的不只是台積電自身的成本管理,更是美國政府在補貼與政策支持上的進一步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