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韓國過年包白包?亞洲各國過年習俗大不同!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5-01-28

瀏覽數 3,600+

農曆新年將至,亞洲多國過年習俗大不同。freepick by CreativeDesign64
農曆新年將至,亞洲多國過年習俗大不同。freepick by CreativeDesign64
00:00
00:00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在中華文化圈中,可說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在亞洲多個國家如韓國、日本、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新加坡等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年節習俗、美食與傳統活動。想知道不同國家在春節期間的傳統美食、習俗與文化特色?《遠見》一文整理8個亞洲國家慶祝新年的方式,一起看看大家如何歡慶新年!

韓國過年 

韓國過年會享用象徵長壽與財富的年糕湯。Flickr by stu_spivack

韓國過年會享用象徵長壽與財富的年糕湯。Flickr by stu_spivack

韓國也有過農曆年的習慣,是當地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並且會從除夕休假到初二。除夕夜韓國人會與家人團聚共享年夜飯,家家戶戶會享用象徵長壽與財富的年糕湯,以及寓意去除舊年晦氣的歲酒。大魚大肉後,人們還會飲用甜米釀來解膩。

大年初一當天,韓國人會舉行「春節茶禮」。在供桌上擺放年糕湯、水果、煎餅等祭品,緬懷祖先。隨後,晚輩會身穿傳統韓服向長輩行跪拜禮,接受象徵祝福的「歲拜錢」,有趣的是,韓國過年壓歲錢是用白色信封袋盛裝的。擲木棍遊戲「윷놀이(Yut Nori)」、放風箏、打陀螺與花牌等,是韓國人過年會玩的經典傳統遊戲。此外,北韓雖然也慶祝新年,但規模需低於領導人生日。

日本過年 

日本人會在元旦凌晨時,前往寺廟進行初詣祈求平安。Unsplash by 1986 0125

日本人會在元旦凌晨時,前往寺廟進行初詣祈求平安。Unsplash by 1986 0125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過國曆新年,而被稱為「舊正月」的農曆新年,大多地區已不再慶祝。12月31日又稱「大晦日」,這天日本人會用「年越蕎麥麵」,寓意驅除厄運、祈求健康長壽。晚上不少家庭會一起團聚在電視機前,一起觀看「紅白歌唱大賽」。 

元旦凌晨,人們會前往寺廟進行「初詣」,祈求來年的平安幸福。等到1月11日還會舉行「開鏡儀式」,將從12月底開始供奉、象徵「好事成雙」的鏡餅(年糕)敲開,烹煮成紅豆湯或雜菜湯享用。而在新年的1月間,長輩也會發壓歲錢給小孩,日本的紅包袋設計多彩繽紛,象徵喜慶與祝福。 

越南過年

越南的傳統方粽又稱年粽,大小比一般粽子還大。freepik by wirestock

越南的傳統方粽又稱年粽,大小比一般粽子還大。freepik by wirestock

越南新年時間與台灣相同,也將農曆新年稱作元旦節,從除夕至初五是國定假日,也是越南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年夜飯時,家家戶戶準備象徵健康與清潔的全雞,嘴裡插上玫瑰花,並享用各式吉祥美食,例如以魚露醃製蕎頭,象徵發財致富。此外,在過年間會避免食用鴨肉、鴨仔蛋、魷魚等食物,認為這些食物可能帶來不祥之兆。 

新年期間,越南人熱衷於拜年、踏青、參與廟會,享受春節的熱鬧氛圍,也會逛花市、採購象徵吉祥的年花。大年初一,人們會先祭祖,家人團聚享用方形粽子,並席地而坐書寫春聯,象徵親近大地、去除疾病。

泰國過年 

泰國過年又稱「潑水節」,人民相互潑水,象徵洗去過往的不順。取自泰國觀光局

泰國過年又稱「潑水節」,人民相互潑水,象徵洗去過往的不順。取自泰國觀光局

泰國的傳統新年「潑水節」,又稱宋干節,於每年4月13日至15日舉行,為期三天。新年時,人們一大早會先沐浴更衣,並將佛像請出來浴佛,祈求來年平安順遂。而整個潑水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便是互相潑水,象徵洗去過往的不順,迎接新一年的好運,也因此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同參與,共享這場歡樂盛宴。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潑水節期間,泰國人也會享用具有吉祥寓意的傳統美食,像是「臘普(ลาบ,larb)」這道來自泰北與泰東北的經典菜餚,因其發音與「好運」相似,寓意帶來財富與成功。此外,波羅蜜也是不可或缺的新年水果,因其泰文發音近似「支持」與「幫助」,人們相信食用後能在新的一年獲得貴人相助,事業順利發展。 

馬來西亞過年 

馬來西亞過年必吃「撈生」,七種吉祥食材拌勻,象徵財源滾滾。wikimedia commons by Jayden Teo

馬來西亞過年必吃「撈生」,七種吉祥食材拌勻,象徵財源滾滾。wikimedia commons by Jayden Teo

馬來西亞十分重視農曆新年,從年前一兩個月起,街頭巷尾便瀰漫著濃厚的年節氛圍。當地過年習俗獨具特色,除夕團圓飯少不了一道象徵富貴團圓的「盆菜」。這道佳餚層層堆疊鮑魚、干貝、雞肉、豬肉等頂級食材,寓意著「聚寶盆」,不僅用來犒賞一年的辛勞,也象徵新的一年財富滿滿。 

此外,農曆初七的「撈生」儀式更是新年重頭戲。親朋好友圍坐一桌,將生魚片、紅蘿蔔、花生等至少七種寓意吉祥的食材拌勻,邊高喊「撈起」或「發」,象徵財源滾滾、大展鴻圖。 

印尼過年 

印尼穆斯林的開齋節相當於華人農曆新年,信徒會朝麥加方向進行禮拜,也象徵齋月結束。Unsplash by Falaq Lazuardi

印尼穆斯林的開齋節相當於華人農曆新年,信徒會朝麥加方向進行禮拜,也象徵齋月結束。Unsplash by Falaq Lazuardi

印尼在《排華法案》撤除後,2002年起將農曆新年列為國定假日。而對穆斯林來說,「開齋節」也相當於華人的農曆新年,通常落在每年4至5月之間。每年伊斯蘭曆9月是齋戒月,穆斯林需在日出到日落期間禁食、禁飲,並戒除抽菸、飲酒、賭博等行為,以磨練意志並遵循信仰教義。當齋戒月結束,象徵著精神與身心的淨化,穆斯林便迎來隆重的「開齋節」。 

與華人迎接春節的準備方式相似,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會購買食物、日用品、新衣及禮品,為開齋節的盛大慶祝做準備。節日當天,家人團聚享用豐盛的佳餚,感受節日的溫馨氛圍,猶如農曆新年時的團圓飯。印尼穆斯林特別重視這一天,除了親友相聚,也藉此展現彼此的祝福與關懷,共同迎接新的開始。

菲律賓過年 

菲律賓過年期間會準備12種圓形水果,象徵一年的繁榮。示意圖。freepick by KamranAydinov

菲律賓過年期間會準備12種圓形水果,象徵一年的繁榮。示意圖。freepick by KamranAydinov

菲律賓曾受西方國家統治,因此多數民眾信奉天主教,對他們而言,聖誕假期的重要性如同台灣的農曆新年。然而,受到華人文化影響,菲律賓政府自2004年起將農曆新年訂為全國公共節日,但不會放假。 

菲律賓過新年的習俗融合了當地與華人文化,特別的是,他們會準備12種圓形水果,象徵一年12個月的繁榮,並在午夜時分施放煙火、鳴按車喇叭,以驅除厄運。而孩子們則相信,跨年時跳得越高,未來就能長得越高。儘管菲律賓人主要慶祝聖誕節與西曆新年,但不少華人家庭仍會團聚享用團圓飯,延續傳統的農曆新年氛圍。 

新加坡過年 

「春到河畔」為每年新加坡過年期間都會舉辦的活動,遊客可漫遊河畔賞燈。取自臉書@River Hongbao

「春到河畔」為每年新加坡過年期間都會舉辦的活動,遊客可漫遊河畔賞燈。取自臉書@River Hongbao

新加坡華人仍會過農曆新年,當地人在過年期間,除了傳統的年夜飯與發紅包,最具特色的習俗便是「撈魚生」。與馬來西亞習俗類似,這道寓意吉祥的料理以生魚片為主,搭配多種色彩繽紛的蔬菜絲和金黃色醬汁,大家圍坐餐桌,一邊高舉筷子將食材拌勻,一邊大聲說出吉祥話,象徵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好運連連。此外,黃梨撻也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糕點,帶有甜蜜美好的寓意。 

而當地最受歡迎的慶祝活動之一,還有「春到河畔」。每年農曆新年時,民眾會齊聚在河畔賞燈,感受璀璨燈光與喜慶氛圍,共同迎接嶄新的一年。 

心客、興客、新北客
數位專題

心客、興客、新北客

新北市的客家人來自各地卻不約而同在此生根,從新舊世代與文化融合、傳遞新精神的「心客」到青年參與文化事務的「興客」;在互相的努力下匯聚成為都會客家新面貌─「都會新北客」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