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zam幾乎已成了人們搜音樂時必備的神器,而它如今已為全球的用戶辨識歌曲達到1000億次之多。
曾幾何時,聽到音樂後想了解究竟是什麼曲目這麼悅耳,「Shazam」APP成了許多人直覺反應且不假思索的首選,它強大的搜尋功能和音樂辨識能力,讓「聽音辨樂」的專業有著無法取代的重要性,非常實用。
Shazam的精準度和其運用大數據的龐大資料庫,讓就算辨識到的音樂秒數僅僅數秒,都可以替使用者精準地找到想聽的曲目,配合儲存記錄功能、Apple Music的連動便利性,它甚至還能依據時間做分類,統整曾經搜尋過的音樂、藝人和搜尋次數,再依搜尋歷史推薦播放清單。
Shazam歌曲辨識達到1000億次的里程碑
Shazam是世界上最受歡迎、評價最高的音樂App之一。這款App只須聆聽周圍或設備上播放的音樂,就能幫用戶辨識歌曲。Shazam藉由在音樂辨識領域的開創式創新,幫助用戶在各式設備與媒體上,探索或分享影片或音訊內容,並與之互動。
如今,Shazam發布了最新的統計報告:Shazam歌曲辨識突破1000億次,相當於為地球上每個人各辨識了12首歌。
自推出以來,Shazam 的歌曲辨識次數現已正式突破1000 億次,為了幫助讀者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數字:
*這相當於為地球上每個人各辨識了 12 首歌。
*一個人需要每秒用Shazam辨識一首歌曲,連續3168年才能達到1000億次辨識。
*這是Shazam歷來最熱門歌曲〈Dance Monkey〉辨識次數的2200倍以上。〈Dance Monkey〉被標記了超過4500萬次。
*Shazam Predictions 2023 成員班森布恩(Benson Boone)所創作的〈Beautiful Things〉是今年第一首達到1000萬次辨識的歌曲,也是最快達成的,花了178天。以這樣的速度,達到1000億次辨識需要超過4800年。
負責Apple Music與Beats的Apple副總裁奧利佛舒塞爾(Oliver Schusser)表示,「這個重要的里程碑不僅反映出人們對Shazam的喜愛,也展現出大家對認識新音樂的意願。音樂發掘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核心,我們持續創新,確保全球的音樂愛好者無論在何處聽到音樂,都能按下Shazam按鈕。」
Shazam最早來自於2002年的簡訊服務
Shazam於2002年在英國(UK)以簡訊服務形式推出,當時音樂愛好者會撥打 2580,將手機對準音樂來源辨識歌曲,並透過簡訊接收歌曲名稱和藝人資訊。
隨後幾年,Shazam的使用者和影響力持續成長。但真正讓其音樂辨識技術觸及數百萬使用者的,是2008年App Store的推出和Shazam iOS App的問世。2011年夏天,Shazam已經辨識了超過10億首歌曲。
2018年加入Apple家族之後,Shazam進入了一個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新時代,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了更多、更快速的音樂發掘方式。
近期的創新包括iOS和macOS上的音樂辨識功能,讓使用者能快速辨識周遭或App內的音樂,使用耳機時也適用。最新的watchOS更新更進一步,將Shazam以小工具形式加進「智慧型堆疊」,在附近偵測到音樂時,會主動建議使用音樂辨識功能。
對於經常移動的使用者,Shazam整合至最新iPhone和Apple Watch機型的「動作」按鈕,只需長按即可辨識音樂,認識歌曲變得更加容易。Shazam也強化了Android使用者的體驗,最新的Wear OS更新讓使用者能直接從手錶辨識歌曲。此外,Shazam的「快速設定」選項讓使用者能直接取用歷史記錄。
Shazam持續成長的熱門程度,還歸功於它對音樂脈動的敏銳度,及其掌握全球音樂趨勢與時刻的能力。例如,今年夏天巴黎奧運期間,卡溫斯基(Kavinsky) 的〈Nightcall〉成為一分鐘內被辨識最多次的歌曲。這些成就彰顯出Shazam的堅定承諾,持續挑戰音樂發掘領域界限的同時,也將每月超過3億名的活躍使用者連結至他們喜愛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