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聽到杜拜是因為帆船飯店,一個造價這麼高,而且全世界聞名的七星級飯店,真的很有興趣來看一下。
我全世界也走過很多飯店,它真的是跟其他飯店不一樣,並不是從陸地建起,而是從海中建起,也許因為這裡是沙漠,所以在靠海的地方才有最好的位置,杜拜很多大建設都從海中建起,這種創意大概是台灣比較缺乏的。
台灣大概沒有這麼強的創意,從無變成有,又能把建築的特點發揮到淋漓盡致。
在這幾天所感受到的杜拜經驗,這裡真的是人定勝天的奇蹟。當然也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大,沒多久就有更大的;最高的,沒多久又有人趕過。最貴的,沒多久也會有更貴。另外,我感覺杜拜比較少的是人文和文化,我們看到最新的社會、最新的裝潢、最好的家具,但很少看到中東文化的東西。
那天去看了杜拜的國際金融中心,完成後很短時間內就有很多外商銀行進駐,台灣也曾自許為亞太金融中心,這正好給我們一個教訓。其實杜拜所有的政策與措施,都相當符合客戶的需要,這點和台灣完全不一樣,它從稅賦、金錢自由流動、外資股權能夠百分之百擁有,有很大的開放。
修正台灣法規/搶進中東理財市場
假如真的要開發中東的市場,杜拜真的是很好的門戶,不過它目前到底在貨幣、股票、期貨、還有IPO市場的狀況怎麼樣,還要再深入瞭解。但杜拜的態度是完全站在國際金融投資者的立場,來為客戶解決所有考量,這是很好的態度。
台灣在一個很不錯的地理位置,我常常講,台灣要成為一個金融中心,要跟新加坡、香港、以及最近竄起來的中國競爭,就要針對所有法規、稅賦、交易規定等法律層面一併檢討。
還有,台灣的稅賦是比較不同的標準,假如這部分能再採取開放政策,讓全世界的資金都引到台灣來運作,那麼台灣在金融市場的利基還是很有機會,因為我們有人才、資金,只是法規的問題。
因此,假如杜拜的法規和交易市場是整個開放、透明的,又假設中東市場崛起是真實的預測,我應該會願意來這邊投資。
當然金融業有很多項目,不過很多外資在這邊設點,我判斷90%恐怕是在做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講真的,如果是這一塊,這是必須要來的,畢竟這裡很多油源,台灣也貢獻了很多財富在這裡。
台灣過去對中東的瞭解為什麼不夠或投資不多,這問題大概就要問華航(笑),假如我們能有很多航空公司飛這裡,許多媒體朋友就可以來瞭解到底中東是怎麼樣子,有所報導;有所報導才能引起我們的興趣,引起興趣我們才有可能來看一看,才去發覺這裡的優點。
先求名氣再求財/政府帶頭創造國際話題
歸納而言,我想杜拜成功的關鍵,第一個是政府的態度,政府「千頭」地投資下去,很多根本是創造出的國際行銷,不管是建築、加工區、法規,政府是以這樣的態度在進行。
第二個最重要的,就是杜拜要做全世界第一、要做最好,才能引起全世界注意。也因為這麼好、引起這麼多注目,於是創造出這麼多旅遊人口,帶動經濟。我看旅遊收入占杜拜非常大的比重,這也是很特殊的,大家都來看棕櫚島、看這個從海中建起的帆船。
第三,因為杜拜是個油元國家,有很多的資金,所以它敢、它有能力,有冒險精神,也許不符合經濟學的經濟效益,但是所延伸的效益倒是非常大,我聽說帆船飯店恐怕不賺錢,但是其所延伸的效益是相當大的,這些是我個人的感想。
波斯灣其他區域的崛起也很值得注意。像剛辦完亞運的卡達,計畫成為中東的運動中心,值得繼續觀察。
杜拜的成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雖然台灣政府沒有那麼多錢,但可以從如何成立一個很重要的平台來著手,然後加上文化、藝術、以及台灣人熱情的精神,來創造另外一個台灣,我想應該也是很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