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鄭宜農與音樂的家族記憶,《妳歌》用跨時空的對話展開奇幻旅程

鄭宜農、簡莉穎專訪/一段不同世代女性的奇幻冒險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24-10-08

瀏覽數 3,850+

《妳歌》舞台劇背後的雛形,是鄭宜農的家族記憶。魯皓平攝
《妳歌》舞台劇背後的雛形,是鄭宜農的家族記憶。魯皓平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舞台劇《妳歌》取材於鄭宜農的家族記憶,由《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打造,這是鄭宜農首次擔綱舞台劇主角的演出。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和自己的奶奶、外婆相處,觀察她們的年輕歲月和一路成長的過程,那會有多麼溫馨和有趣?

在鄭宜農全新的舞台劇《妳歌》中,就是以鄭宜農奶奶和外婆的人生歷程為基礎,故事靈感完全來自於她的家族記憶,不僅刻劃出一段她對歌唱的嚮往,也從這段超越時空的對話中,開啟一段不同世代女性的奇幻冒險。

《妳歌》由大慕可可製作,藝術總監暨原創故事簡莉穎、編劇陳以恩,以及劇場新銳製作團隊山喊商行導演孟昀茹聯手創作,並結合〈苦海女神龍〉〈孤女的願望〉〈可愛的花蕊〉等台語金曲,回望時代經典。

鄭宜農在《妳歌》中飾演無法重拾對音樂熱情的創作者。大慕可可

鄭宜農在《妳歌》中飾演無法重拾對音樂熱情的創作者。大慕可可

《妳歌》描述,陷入低潮的音樂創作人張以南(鄭宜農飾),看著女友梁辰雲(蔡佾玲飾)成為當紅創作歌手,自己卻無法重拾對音樂的熱情;1960年代的台中公園,聚集了一群身世坎坷的女子,其中一位綽號女神龍(朱安麗飾),在苦難重重的人生裡,只有唱歌能讓她有活下去的勇氣。

一支擁有魔法的麥克風,讓以南意外穿越時空,在女神龍帶領下,踏上一場由人生片段組成的冒險之旅。隨著回憶裡的那些台語老歌被重新唱起,以南也發現這場冥冥之中的相遇,原來並不只是巧合⋯⋯

鄭宜農與《人選之人》簡莉穎合作,打造獨特的故事

鄭宜農與簡莉穎兩人是非常好的朋友。魯皓平攝

鄭宜農與簡莉穎兩人是非常好的朋友。魯皓平攝

《妳歌》的誕生,完全是鄭宜農和好友簡莉穎在偶然的聊天中,漸漸促成的故事,鄭宜農分享,他們這群朋友很愛聊天、也很愛講不同的垃圾話,但同樣身為創作人,他們常常都會從開玩笑的過程變成認真的討論,最後都會變成一回事。

簡莉穎就說,所以在和鄭宜農相處的過程中,會稍微了解她的家庭背景,就覺得這段故事,也許能夠做跨界的演出,「什麼樣的淵源,可以造就鄭宜農這樣的人?她家中的女性長輩,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當初說了家族記憶的故事,本來只是想說如果變成一本書也好、一個影像作品也不錯,沒想到這個契機最後變成了舞台劇。」鄭宜農說,「我家中的奶奶和外婆兩個女性長輩,有著對於歌唱、音樂相似的人生經歷,但這個經歷卻讓兩人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在這個故事裡,這兩個女性的身份,就成了塑造故事角色的契機,這兩個人的生命經歷在故事中成了一個角色,主要的場景設定在台中公園,其中一個長輩逃家、在公園住、會唱伴唱帶,而且歌聲好到令人難忘——這傳奇的故事,就是真實發生的。

時代的印痕,被壓抑的社會底層聲音

《妳歌》刻劃出許多當年被壓抑的記憶。大慕可可

《妳歌》刻劃出許多當年被壓抑的記憶。大慕可可

簡莉穎分享,在那個年代,會在公園唱流行歌的這些女性,那是她們謀生的武器,也是社會上共同的記憶,乘載許多人的回憶。你可以想像那時的台中公園就像台北的二二八公園,那裡可能很紛亂、可能很多元,那種龍蛇雜處的狀態可能不會被歷史所記錄,但卻是時代的縮影。

於是,在聽完鄭宜農的分享之後,簡莉穎心中馬上有了大概的故事雛形,穿越時空的設定也像是一種爬梳歷史的方式,回首自己的過去,看能從這段過程裡得到什麼,「劇場或音樂就是找回一個消失的記憶,也讓這些事物重現。」

鄭宜農說,在看到自己的家族記憶變成劇本、甚至演變成舞台劇,那過程其實滿有趣的,而且真的沒想到能被寫出來。

從每一次的讀本,她也對角色有更深的認識,彷彿自己也在當年的風景裡面,也一點一滴的跟著角色成長。

「對於我來說,一部分的心情其實是很感謝的,因為外婆在當年真的是個很酷的存在,她會留一頭超前衛的髮型、穿超時髦的服裝,以前我真的沒有機會理解這麼神祕的外婆,直到長大了,能夠在戲裡面重新認識外婆的感覺,其實真的很棒。」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首次擔綱舞台劇主演,鄭宜農感受和演唱會的差異

鄭宜農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都發揮得宜。魯皓平攝

鄭宜農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都發揮得宜。魯皓平攝

鄭宜農說,對外婆而言,她的形象可不是那個年代的女性被賦予的樣貌,她打扮很漂亮,所以會引起一些目光,她的內心肯定有掙扎,也可能違背社會的眼光,而且會有罪惡感。

這是鄭宜從首次擔綱一個舞台劇的主演、也是第一女主角,雖然有壓力,但她沒有想過要拒絕,「如果對方可以信任我、找我演出,那我就演呀!」她分享,在這次的表演中,她可以深切體會到那種為了作品燃燒生命的感覺,是很新的體悟。

「在舞台上,我必須不斷放大自己的感官、消化很多東西,那種完全把自己交出去的感覺,一開始還滿不習慣的,雖然在舞台上,我是扮演另一個角色,但情感卻是很真實的。」

她表示,因為劇場演出不能重來,也完全不能NG,但自己很喜歡壓力,所以也能享受這個過程,「舞台劇和音樂表演、演唱會最大的不同,是我在當歌手時,我是個在台上能控場的人,像是眼神交流、互動,不過在舞台劇時,你要假裝觀眾不存在,那和平常的表演是差很多的。」

透過音樂和表演傳遞幸福感

舞台表演和音樂創作對鄭宜農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大慕可可

舞台表演和音樂創作對鄭宜農來說,都非常的重要。大慕可可

她笑說,舞台劇裡的角色和她最不同的地方,就是角色是個很直率的人,幾乎所有情緒都會很直接地表達出來,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像屁孩,且無論肢體、音量、態度,她就是個全然的E人,但因為自己是極端I人,所以花了許多時間揣摩。

而身為I人,卻可以在演唱會時表現如此自然的關鍵,在於她很喜歡用歌聲、用音樂帶給大家幸福,「這件事情讓我很快樂。」

之所以能一直寫歌、一直創作、一直表演的最大動力,就是那種療癒的情感,因此舞台和創作對鄭宜農來說,都非常的重要。

鄭宜農分享,雖然一開始要演出自己的家族故事,覺得有點赤裸,但因為自己很想做好一個演員,所以努力地跳出角色、就是盡情地說故事。

「我做音樂的時候,也許是創造一個空間,而最後那首歌就可以陪伴歌迷一段時間,而戲劇也是類似的邏輯,當一部戲被打造完,代表就不是個人的心境,你也能把自己投射進去,在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妳歌》透過兩代不同的女性,詮釋截然不同的命運。大慕可可

《妳歌》透過兩代不同的女性,詮釋截然不同的命運。大慕可可

簡莉穎說,希望觀眾在看完《妳歌》後,可以理解兩種世代的女性,她們對於人生完全不同的抉擇,因為時代變了,可以透過音樂,理解台灣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以及生命的力量。

每段故事、歌曲都有它的共鳴,這是讓自己找回遺失之物的魔法。

鄭宜農在舞台劇中有非常亮眼的演出。魯皓平攝

鄭宜農在舞台劇中有非常亮眼的演出。魯皓平攝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