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經歷3天3夜馬拉松式的調查,今(2)日凌晨3點左右,出現轉折: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無保請回」,讓現場小草們齊聲歡呼。柯文哲則於步出法庭時稱「這兩天當中,可以說是極盡壓迫跟凌虐」。到底審查過程如何?裁定無保請回的原因又為何?另外,「藍白合」也未受此案影響,國民黨藍營為何續挺民眾黨不改變?
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自上(8)月30日清晨檢方搜索柯文哲住處、31日凌晨移送北檢並遭逮捕、檢方聲請羈押禁見、9月1日北院召開羈押庭、2日凌晨北院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歷時3天3夜,一系列事件不斷戲劇化轉場,讓人看得目不轉睛,連日來更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事件的關鍵是柯文哲第二任台北市長任內,為何會讓京華城容積率從560%暴增到840%?檢方認為其中存在弊案。事件發展至今,包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應曉薇助理吳順民等人均被收押,且北院也在新聞稿中,明確點出3人間逾新台幣4000萬元的異常金流,整起京華城案屬圖利貪污的跡象正逐漸明確。
收押再加一人,北院指彭振聲犯罪嫌疑重大
除了應曉薇、沈慶京、吳順民3人外,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是最新一位被裁定羈押禁見的涉案人。北院指出,儘管彭振聲否認犯行,但依卷內事證,足認彭振聲涉「貪污治罪條例」的對於主管或監督的事務圖利罪,犯罪嫌疑重大。
北院表示,彭振聲辯稱自己依法行政,依照「都市計畫委員會」通過的決議執行,但彭振聲當時任督委會會議主席及京華城案專案管理人,「卻於都委會多次會議上,不僅預設立場,或違反議事規則,或無視委員的反對意見,或指定支持補償京華城的委員及較無經驗的委員擔任專案小組的召集人。」
北院認為,彭振聲為本案的上層及關鍵角色,與其他共犯的利害多有一致之處,且本案共犯、都委會執行秘書邵琇珮疑似畏罪潛逃中。據此認為,彭振聲與本案共犯已有互相配合為不實陳述的動機與可能。另外,彭振聲與共犯間均已有不據實陳述的情形,也有互為配合不實陳述的動機及可能,「有相當理由足認彭振聲有勾串共犯之虞。」
柯文哲無保請回的裁定原因揭露
至於眾所關注的柯文哲,北院則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北院說,依監察院糾正案文,京華城案外加20%的容積獎勵,其客觀上「確有違法的情形」,不符合「都市計畫法第24條」(無「當地分區發展計畫」)、不符合「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與都市更新性質不同),以及不符合公益性、對價性。而本案的關鍵在於「柯文哲是否明知都委會將以形成違法決議的方式圖利京華城,是否明知20%容積獎勵違法。」
北院接著說,柯文哲並非都委會的與會人員而無從直接知曉開會情形,自身亦無相關專業,柯文哲主張他信賴形式上具專業性且為多數決的都委會決議,以及具相關專業的彭振聲意見,「尚非無據。」
另外,依目前卷證資料及檢察官所提出事證,尚未達「有犯罪的高度可能性」的程度,難認柯文哲就彭振聲、應曉薇等人主導都委會形成違法決議的行為,已有所知悉或指示,或難認柯文哲主觀上明知20%的容積獎勵屬違法。
歷經馬拉松式審理後,柯文哲步出法庭時稱「這兩天當中,可以說是極盡壓迫跟凌虐,」透露在最後答辯的時候,他直接跟法官說,所謂京華城840%的容積率,當年在送公開展覽、再轉送都委會以後「我完全沒有去過問」,因此容積率840%的事情他完全不知道,直到今年3、4月間媒體報導的時候,「我才第一次知道這個案子的容積率是840%。」
他強調,目前沒有證據指自己有去干預京華城案,而從檢察官這兩天的詢問方式,「我已經知道他們的態度相當明確」,所以有向法官說,請法官不要為難,「這一次真正辛苦的是法官,扛住了所有的壓力。」
不過對於法院的裁定,北檢表示,將提出抗告。
羈押與否,需達成3前提
京華城一案,一些人如彭振聲等被裁定收押,部分人如柯文哲則無保請回,其實兩種結果都不代表被告是有罪或無罪,唯有審判的判決結果出爐,被告有無罪的問題才能被確定,但為何兩者差別這麼大?
北檢於3月發布的「淺談強制處分之法律上意義」一文指出,偵查中雖然會對被告羈押,但羈押也有要件須先滿足:被告犯罪嫌疑重大、有逃亡或勾串證人及煙滅證據的可能、且這些危險不能透過交保或其他代替手段防止,唯有滿足這些要件,才會選擇羈押。
「不要因為看到被告沒有被羈押,就認為法院或檢察官認為被告無罪,或是被告做這些事情都是可以的、不會有事,絕對不是這樣。」該文指出,羈押、交保都只是偵查的一個階段,過程中檢方會選擇不同的方式,確保被告日後到庭接受審判,避免被告串證、滅證,「所以不代表不把被告羈押,被告等於無罪;也不代表一旦羈押被告,就等於被告有罪。」
換言之,儘管目前柯文哲以「不知情」為由,獲北院裁定「無保請回」,但這只是整個京華城案的「第一關」,且從北院這幾天發出的新聞稿內容,已很明確指出京華城容積率暴增「違法」。最終他能否安全下莊還是未知數,仍有待法院最後的判決結果。
藍委期待白營站穩腳步,繼續藍白合
展望可見的未來,京華城案仍是柯文哲揮別不掉的包袱,這是否會影響藍白兩黨在立法院的合作?目前看來,藍白合仍未受到京華城一案亂流影響。
國民黨副秘書長、立委李彥秀即指出,「期待」民眾黨能在最短的時間重新站穩腳步,立法院即將開議,「在野合作絕對不會退縮,監督執政黨,提出更多優質的民生法案,是在野陣營責無旁貸的責任。」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也指出,就算沒有柯文哲,民眾黨8名立委在立法院也可以形成相當的力量,是滿重要的政黨,「藍白還是要合,不合國民黨不過半,民眾黨8名立委也成不了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