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府因應不老2》強制介護保險制度 40歲開始保護25年後的自己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07-02-01

瀏覽數 18,600+

政府因應不老2》強制介護保險制度 40歲開始保護25年後的自己
 

本文出自 2007 / 2月號雜誌 不老革命

橫濱一條熙來攘往的馬路旁,有一棟不起眼的平房。住在這棟若竹大壽會失智老人中心的宮本奶奶,滿臉笑容地和前來探視她的先生一起動手做壽司……。任誰都看不出來,患了失智症的宮本奶奶在入住之前,竟曾經在家裡拿著菜刀,追殺先生。

患失語症的本田爺爺,以前吃飯不是用手迅速把飯菜塞進嘴裡,就是邊吃邊吐到地上,讓家人十分苦惱,只好把他送來這裡。工作人員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本田爺爺是沒有吃飽,便在桌上擺著食物和筷子,讓他隨時有得吃,他這才開始像正常人一樣用餐。

這樣的老人照護,服務每天在日本的各個角落上演著。

東京市區內的高級白金區,鄰近熱鬧的六本木以及各國大使館,白金之森老人特別養護中心長期照顧90個老人,平均年齡88歲。

除了長期照護,白金之森每天還提供社區內30個老人日間照護。1月初造訪這家安養院,老人家們安安靜靜地在桌子旁圍成一圈,一個早上用顫抖的手畫著幼稚園小孩也會畫的著色圖。戶外陽光從窗戶透進來,照得一個個老人灰白的髮絲閃閃發亮,畫面安靜而祥和。

政策面》九一分攤法,推動強制介護險

為了讓愈來愈多的日本老人可以有尊嚴地度過晚年,也為了減輕財政負擔,日本厚生勞動省從2001年開始,全國強制舉辦介護(意即照護)保險制度。舉凡40歲以上的日本國民,每月都必須繳交保費給政府,65歲之後,有照護需求時,就能受到保障。

例如,住進老人安養中心的費用,政府會負擔9/10,老人家只繳交1/10。

介護保險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

萬能科技大學國企系副教授李光廷就說,在此之前,日本每年約有10萬人因為要照顧家中長者而辭掉工作。

「我們在2000年估算約210萬名老人有此需要,到現在受到照護的老人已經增加到380萬人!」厚生省社會保障擔當參事官室補佐大西友弘說,日本估計到2025年,會有520萬名老人需要照護,安養中心與護士、照護工的需求愈來愈大。

東京白金森安養中心所長原喜代次就拿出所屬的港區行政區資料指出,港區總人口近18萬,老年人口就占18%、約3萬2000多人。其中需要被照護的對象有6100多位,但整個行政區這樣的安養中心只能容納410位老人,嚴重不足。

原喜代次也指出,整個日本的安養思惟是朝在地安養為主,希望老人家在熟悉的地方養老,不再流行把安養中心搬到風景明媚的山巔海角;這對像東京港區這樣的高地價區域是一大挑戰。

儘管如此,港區政府已經在區內找到一塊土地要蓋200床的安養中心。

商機面》挹注人力財力,吃得到上兆大餅

介護保險制度除了減輕老人負擔外,也紓解了照護機構的經營負擔。

1997年在東新宿設置第一家日托中心的安福清子,主要靠志工協助,有了介護保險後,這幾年才增設兩家服務據點,從一名員工,增加到24名,一天能照顧的老人也從10人躍升到65人。

在介護保險下,伊田窪福祉會常務理事村岡裕大量雇用專業兼職人員,平均一人照顧1.9名長者,優於政府要求的3人。由於人力充足,長者不用尿片,還和工作人員一起煮飯,享受烹飪樂趣。他的機構因此在2002年得到天皇賞獎,也獲ISO認證通過。

因為全國各地的老人照護需求龐大,也有不少企業鎖定這個新商機,造就另一種銀髮產業。

根據統計,日本介護產業規模五年來成長七成,2004年已達到6.1兆日圓(近1.8兆台幣),有些公司甚至還上市發行。(見頁162表)

1988年成立的COMSN醫療株式會社便是如此,資本額達141億日圓(約42億台幣),除了有日托中心、到宅服務、老人住宅,還設立學校,訓練照護人才,至今服務的客戶超過了6萬7000人。

議題面》人力缺口、照護品質備受關注

介護保險也引起漫畫家注意,以少女漫畫起家的草花里樹,從2003年起出版《看護工向前衝》,至今已出版六本。這套漫畫以兩名想當看護工的高中生為故事主軸,闡述老人的生活所需,已銷售30萬冊,包括行銷還賣到韓國與台灣。

「我想讓大家瞭解照顧老人的辛苦」,48歲的草花為了真實傳達看護工心聲,讀了50本相關書籍,走訪30名專家,還參觀照護機構,她的作品為日本漫畫帶來嶄新題材。

然而,有了介護保險,老人就養真能迎刃而解?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除非萬不得已,日本老人寧可和家人同住,也不要去介護機構!」,東京一家日托中心負責人佐久間說。

「民眾保費愈繳愈多,政府把介護的餅愈做愈大,照護品質卻沒有跟著提升,」身心機能活性療法指導士會理事長小川真誠有感而發。厚生省2006年4月評鑑照護機構,由於沒訂罰則,良莠不齊,他認為,一半的機構經營者是為賺錢,老人並沒有得到妥善照顧。

推動老人運動的小川,回想七年前剛繳交介護保費,每個月約3700日圓,如今漲到6500日圓,「介護保險產值勢必愈來愈大,如果老人不懂得預防保健,倚賴照護機構,自付額又跟著增加,這制度將成為惡性循環的無底洞,」他這番話透露出幾許的無奈。

財政面》齊頭收費,2030前政府恐破產

介護保險固然幫助長者,但也有人推測日本政府負債創下歷史紀錄,平均每人負債648萬日圓(約190萬台幣),這項制度會因為政府經費不足而無法持續。

「我猜可能五年就要破產了!」日本東海大學附設醫院院長田中豐就這麼認為。

「介護保險要永續經營,經濟許可的人應該多繳些!」台灣恩益禧(NEC)總經理垣村真一不贊成現在的齊頭式平等繳費。

當年介護保險催生人之一的SAWAYAKA福祉團理事長堀田力對破產並不諱言,他說,以此情況看,可能到2025到2030年,就要破產,「可是,介護保險不能破產,一定要做下去,」他的表情變得很嚴肅。

堀田力表示,保險範圍太大會造成給付負擔,去年春天,日本政府便刪去部分家事服務,例如,陪長者購物、打掃房屋、煮飯等項目,刪減幅度從5%到10%不等,他認為適度縮減可以讓介護保險制度長長久久。

台灣是否也能採用介護保險?「大家對老人照護,還沒感到迫切需要,」萬能科技大學副教授李光廷說,日本可是花了好幾年,調查照護人力和老人需求。

例如日本政府很深入調查每個社區裡每個老人健康狀態,將每個老人的介護需求分成五級,每一個級別可以得達到哪些照護,清清楚楚,例如嚴重的四到五級才能住進全天候的安養中心;輕度的一到二級,則只能申請日間照護。

相較來看,逐漸老化、卻忽略這樣調查工作的台灣還得加把勁。

日本的介護措施,更值得台灣參考。

高齡者身心機能活化運動發明人

小川真誠 陪老人家「動」起來!

在東京中野區一家日托中心裡,有一位戴眼鏡的先生,忙碌地穿梭長者之間。他隔著溫熱的麥飯石布墊,一會兒幫他們捶背、按摩雙手,一會兒蹲在旁邊,親切地仰頭,望著他們聊天談笑。隨後又拿出圓圓的健康環,鼓勵長者半蹲,握著健康環轉圈圈運動。

這位先生自己已經65歲,他就是發明身心機能活化運動的小川真誠。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小川,投身老人福利長達25年,他發明的這套保健運動,幫助成千上萬的日本長者重拾健康,還到台灣、上海傳授。

這套身心機能活化運動內容多元,除了有氧運動、手指運動,還有投擲賓果和高爾槌球運動,透過團體遊戲,長者在娛樂中達到健身效果,也增進人際互動。

被動變主動,動出健康才是上上策

「介護保險應該讓老人學習照顧自己,我這套運動就有這功效!」小川認為介護保險不能一味擴大產值,讓老人養成運動習慣,擁有健康,不用照護服務,才是上上之計。

高齡社會連攜協議會理事鷹野義量很贊成小川的看法。他認為,年輕人愈來愈少,老人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有了健康,就不會成為下一代的負擔。

30年前從事保健業的小川,看到老人愈來愈多,便開始對老人保健的重要性有了一些想法。25年前他轉行生產、銷售門球,當時日本經濟蓬勃發展,政府預算充裕,便替老人中心向他購買門球。

此時,小川思考老人的運動需求,開始改良門球,變成高爾槌球,還從與老人互動中得到靈感,設計了身心機能活化運動。16年前,他開始背著球具,以住家的中野區為起點,勇敢地敲起日托中心的門,希望向長者介紹自己的理想。

可想而知,當時他吃閉門羹的次數不在話下,如今他每年有300場演講。16年來,共有200家日托中心、3000多家養護機構已採用小川的活化運動,因此康復的中風、殘障長者不計其數。住在岩手縣一名80歲失語症老人做了三個月的活化運動,竟能開口和人講話,家人都感到很神奇。

和小川認識12年的台灣福樂多醫療福祉事業總經理蔡錦墩說,從小川身上看到「天下無難事」的精神。小川來台授課超過100次,訓練了1200名學員,讓這套活化運動在台灣蔓延開來,蔡錦墩還成立身心機能活化運動協會。

「政府有義務強迫老人運動,減少介護保險開銷!」小川打算五年內走遍全日本1800個市町村,說服當地的老人中心,共同推廣活化運動,相信他的雄心會有實現的一天。(黃漢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