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院「大投資台灣計畫」上路,居住正義也被納入!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4-07-17

瀏覽數 7,050+

行政院長卓榮泰。取自行政院
行政院長卓榮泰。取自行政院
00:00
00:00

受惠於近來的AI浪潮,國內高科技產業全球訂單滿手,雖帶動台灣經濟高速增長,但也拉大社會貧富不均現象。為讓全台百工百業都能分享這波經濟成長的紅利,行政院即將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7)日和媒體茶敘,說明經發會未來的「大投資台灣」計畫,內容甚至連青年關注的居住正義都被納入。

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經濟發展會成立的目標有三大方向: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在這三大目標中,會再將資金、人才、產業、創新、租稅、加薪……等子題納入討論,來達成政策目標。他相當重視這個新成立的委員會,由他親自擔任召集人,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則為副召集人,行政院所有的部會首長,多位在社會上具代表性的專家學者,也都是委員會成員,將一季至少召開一次。

這些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包括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正榮、中研院院士朱敬一、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財訊》社長謝金河、台大社會系教授陳東升、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以及一位青年代表、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等等。

卓榮泰認為,上述這些專家學者,「都是代表一個產業、團體,或是一個世代」,希望透過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經驗,讓委員會能集思廣益,走在更正確的方向。

盼保險業30兆海外資金回流台灣

他強調,經濟發展委員會未來規劃的「大投資台灣」計畫,與過去政府推動的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一點明顯的不同,就是資金來源的差異。

「我們希望外資,以及龐大的台灣海外資金能夠回來投資台灣!」卓榮泰提及,由於國人的儲蓄能力強,保險業的海外資金初估在30兆台幣以上,「7成都在海外」,未來經發會會提出相關誘因,鼓勵這些海外資金回流台灣,投資在台灣的戰略性產業,這些戰略性產業,包括長照、都更、新創……等等項目。

會有30餘兆保險資金選擇留在海外,主要是投資國外公債利息較高,但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說,雖然國外公債利息較高,但保險業者需面對很大的匯兌風險,「在匯兌的保險機制上,一年要付出的成本是好幾千億。」從這個角度出發,這些天量資金,確實有可能回流台灣,參與政府相關的投資計畫。

特別是居住正義問題,卓榮泰坦言,最近遇到不管是年輕朋友,還是中高齡族群,「全部都在談這件事,不論是為自己買房,還是為下一代買房都是,」要解決這個長期問題,關鍵點在「量的供需」。因此,政府已通過新措施,未來整體開發區辦理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時,直轄市應留設5%、非直轄市應留設3%供社宅使用。

甚至,他也將盤點政府所有的土地,在評估可以釋放出來的情況下,「引進剛剛說的大投資台灣計畫中,能把資金也放到社宅上來建設,」透過政府跟民間的合作,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訂出一定的量,讓供需間的平衡達到民眾的心安。

對新青安亮劍,建商若不配合會有下步動作

他並對近期吵得沸沸揚揚的新青安「亮劍」,首波清查結果共揪出1502件違規事項,「轉租的比例相當高」,因此政府已推出幾項改革措施,包括強化貸前的審核工作,貸後也要去追蹤使用用途,甚至限制「一人一次」,對於不配合的建商,「我們也還會有下一步」。

他強調,新青安推出的目的,是希望讓年輕人有機會買到房子,「希望國內的建商朋友,不要誤會了新青安,也不要低估政府在查察方面的能力,」為自己創造不當的利益。應合法幫助年輕人買房,而不是讓他們5年後把問題暴露出來,「我們絕不容許5年後把問題呈現出來。」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也補充,未來經濟發展委員會將特別重視「包容成長」,將會討論透過創新服務應用的發展,提升中小企業、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創造更多元的就業機會,讓國人的薪資普遍提升。這次的大投資台灣戰略目標明確,就是希望除了高科技產業之外,帶動「護國群山」,讓更多人有薪資提升的機會。

不過行政院提出的這套「投資大台灣」計畫,有兩個明顯的挑戰,整場茶敘活動,媒體的提問也多聚焦在這兩點上:電力供應、地緣政治風險。

卓榮泰強調,新青安推出的目的,是希望讓年輕人有機會買到房子。(房地產示意圖)張智傑攝

卓榮泰強調,新青安推出的目的,是希望讓年輕人有機會買到房子。(房地產示意圖)張智傑攝

遠見陪你智慧行,閱讀有禮送好箱

核三2030年前無法供電,對新核能保持開放

關於電力供應問題,卓榮泰在茶敘中三度強調,「核三廠即使通過各種法律的變更、進行所謂的安全總體檢、設備的汰換,甚至是對抗震性的重新評估與檢查,」在未來的3.5~5年,核三廠都無法發電,因此政府只能寄望其他機組的建設,能夠如期如質的完成,並積極開發更多新式能源。

「過去我們都說創能、節能、儲能,以後應該還要再加一個,新能,潔淨的新能源,」除了開發風力、光電之外,包括氫能、地熱的新式能源,能否將它們找出來、發展出來,將是政府未來這段時間的重要任務。對於民眾批評的跳電問題,台電原計畫10年內斥資5600餘億元強化電網韌性,「這個時間太長了」,將要求台電在預算總額不變的前提下,加快建設腳步。

他強調,未來台灣的核能應分成兩個部分來看:傳統核能、新核能。傳統核能就如上述的核三廠,它解決不了大家目前心中的所有疑慮;但未來的新核能,「我們絕對採取開放的態度」,只要新核能沒有核安、核廢的問題,新核能就有任何的可能。他預估,在2030年前後,新核能應該會有突破性的發展,到那個時候,台灣不會自外於這個新的核能技術。

儘管傳統核能無法在2030年前供電,但卓榮泰強調,從供電的需求、用電量來看,台灣還有200萬千瓦的餘裕,「穩定供電沒有問題。」他說,現在大家會對未來的供電緊張,有兩個因素,一是2023年至2025年,許多舊發電機組集中在這時除役,這部分政府會緊盯新機組的建設進度,「目前來看,工程上都沒有大延誤」;二是進入AI時代後,每年增加的用電需求,跟過去相比確實「有增加」,但增加的量都在餘裕範圍內,無須過度擔心。

向北京遞橄欖枝,盼兩岸盡快恢復交流

至於地緣政治風險部分,他坦言,目前全世界都有一種「緊張的氣氛」,但現況是許多國際大廠紛紛來台灣設置資料中心,多國也紛紛爭取台廠前往當地國投資,「這種往來就代表台灣在產業的供應鏈、科技上的地位無法磨滅,台灣越重要,就越安全。」

同時,台灣這幾年也穩健增加國防預算、恢復義務役役期,並強化防衛與社會韌性,「讓民主夥伴知道並認定台灣有能力、有責任要保護自己,」這將讓台灣更安全,並吸引更多的外資前來台灣投資。

隨著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挺過刺殺事件,重回白宮的機率越來越高,他日前接受外媒專訪時,一席「台灣搶走晶片生意、應向美國付保險費」的說法,又加劇這項投資計畫的複雜性。被問及若川普重回白宮,台灣如何保有半導體的優勢時,卓榮泰說,台灣尖端晶片的製造技術是「遙遙領先」,許多廠商對台灣有非常多的關注與耐心,「相信他們會把研發能量留在台灣。」

▍延伸閱讀川普點名台灣搶晶片生意「應付美國保護費」言論引議!台積電今跌2.36%

至於半導體大廠赴海外投資,他認為,「這是一種市場製造的分散。」由於台灣有垂直的產業鏈、優秀的科技人才,以及良好的研發與投資環境,「我們有信心,這些高端的研發技術留在台灣,對於這些產業來說是最好的選擇,」政府未來會持續維持這樣的環境,吸引台灣與國際大廠投資台灣,這個群聚的功能,一定會持續發展下去。」

另一方面,卓榮泰透過這場茶敘,也向北京方面遞出善意。他說,希望兩岸能恢復基本的交流,特別是這段時間以來,包括金門近海快艇翻覆事件、澎湖漁船遭對岸查扣事件,「我深切的期待,兩岸之間的溝通機制一定要儘速的恢復,」他願意發出這樣的呼籲,因為這對可能的突發事件也好,或維持雙方的了解與認識均有幫助,「我希望中國當局能夠體認到這一點。」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