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信金控涉嫌套利 銀行界為何冷眼對待?

陳中興
user

陳中興

2006-11-01

瀏覽數 22,900+

中信金控涉嫌套利 銀行界為何冷眼對待?
 

本文出自 2006 / 11月號雜誌 2015關鍵報告:你不能不知未來六大趨勢

中信金控違規插旗兆豐金控,早在7月間,金管會就已經高規格祭出行政處分,沒想到又被檢調單位盯上。

10月16日,檢調單位大動作約談中信金控前財務長張明田,隔天即收押禁見,中信金控副董事長辜仲諒也列為被告,董事長辜濂松的處境也備受關注。

除了中信辜家面臨創業以來的空前危機以外,此案也是自2001年金控公司開放成立以來,金控業者因違規,遭行政調查與司法調查案例中,層級最高的一樁。

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自美國返台處理,返國後還刻意出席三三會與媒體不期而遇,面對媒體追問,辜老說,「我73歲了,記性變得很糟……,」拿自已的記性開玩笑,一向老謀深算的辜濂松,是不是也亂了方寸?

「這是遲來的正義,國內金融機構早該整頓,各種內控失控的事實不勝枚舉,金管會的行政處分根本不夠嚇阻,」對於檢調動作,一位金融學者表示贊同。

違法套利,股東權益誰來顧

就法論法,中信金控為插旗兆豐金,由國內、國外兵分兩路,大吃兆豐金股票,瞞著金管會,透過香港分行發行債券,籌募資金,再找外資券商量身訂做出一檔結構債,連結標的99%都是兆豐金,中信銀香港分行再出面購買,等於間接買入兆豐金股票。

但中信銀香港分行當初向金管會申請發債的這筆錢,申報用途是要擴展分行據點,最後卻掛羊頭賣狗肉,間接拿去買兆豐金股票,已經違法在先。

市場傳出中信金插旗兆豐金後,兆豐金股票應聲上漲,連帶使香港分行持有的這檔結構債淨值水漲船高,中信金控原本應該直接贖回,轉換為兆豐金股票,卻大繞一圈,把這檔結構賣給辜家關係密切的「第三人」,於是最致命的問題發生了。

中信金控在未召開董事會的情況下,僅憑財務長一人,就決定將這檔價值新台幣120多億的結構債轉賣給中信金控的關係人——香港紅火公司(Red Fire)。

據金管會調查結果,撿到這個大便宜的紅火,是辜家創辦的企業,紅火的負責人,則是接任辜濂松、辜仲諒父子在紅火的董事長與董事職位。而這檔結構債獲利多達新台幣10億元,檢調懷疑原本應該是中信金控賺的錢,為何要賣給這樣一個關係人,而不是回到中信金控的口袋,卻到了辜氏父子關係人的口袋,因而產生了坑殺股東權益的背信之嫌。

人頭公司,嚴重違規沒治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更令外界質疑的是:這樁交易的最終受益人是誰?如果檢調順藤摸瓜,最後摸到的又會是誰?

立法院財委會立委劉憶如就提出質疑,根據《銀行法》74條之一規定,中信銀行投資金融機構不得超過已發行股分的5%,但中信銀實際上已投資了7.1%,卻未受懲處。

中信銀行香港分行買結構債,用途與原申報不符,結構債表面連結多檔股票,實際上卻99%連結的是兆豐金,為何也沒懲處?

此外,檢調公布的部分,中信金控主管決定將這筆結構債賣給紅火,涉及關係人交易,照理應召開董事會,經全體董事2/3出席、出席者3/4同意的重度決議才能這麼做,為何董事會開都沒開,光是一個財務長、一個辜仲諒同意,就批准這項交易。

種種嚴重違規,劉憶如痛批:這樣的公司有何「治理」可言!

除了約談並羈押多名中信金控高層主管、對辜仲諒限制出境之外,檢調單位在18日,出動多達20名調查員,大軍壓境,搜索中信金控總部,再度震撼金融圈。

檢調搜索,辜扁兩家已變調

雖然中信金控涉嫌重大,但檢調單位殺進中信金控大舉搜索,在國內金融史上畢竟極為罕見,銀行界人士冷眼看待這場風暴。

「過去幾十年來,搞銀行的很少人被抓起來,除非你在搞國際洗錢;即使王玉雲掏空整個中興銀行,檢調也不曾在第一時間大舉搜索,或在第一時間羈押銀行主管,」一位具20年金融資歷的銀行副總經理說。

「我很慶幸離開了金融業,銀行真的是特種行業,必須擺平黑白兩道,」一位正就讀EMBA的金控子公司主管無奈地說,「我這學期原本選修了幾門金融相關課程,最近都退了,台灣這樣的環境,搞金融還有什麼前途?」

一位銀行副總經理說,像中信金控這種財務操作手法,內行來看,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銀行是特許行業,凡事都受行政權的嚴密監控,如果用辦辜家的標準,「該被搜索的銀行可多了。」這位銀行界人士說,依照媒體上曝光的消息來看,中信辜家的確出了紕漏。

「我認為一定是something happened(有事情發生),因為中信辜家和扁家的關係太好了,但顯然情況變了,」一位銀行資深主管下了這樣的結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