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水圳延伸成水圳文化,輔仁大學扮演鳥類、動物及昆蟲,串聯五股山系到大漢溪生活區域的生態跳島,為新莊地區的在地共融扮演了重要助力。
攤開1921年日治台灣堡圖(地圖),新莊地區滿是一條又一條的老水圳。其實新莊早在清朝時期即有先民屯墾,因鄰近大漢溪,具有天然良港優勢、帶來商機,因而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煙火」的美名。
超過250年的水圳歷史,為新莊形塑了獨一無二的水圳文化與地景風貌,今日的瑠公圳、塭仔圳、舊名中港大排的中港綠堤公園,都看得到與古川水圳融合的意象,成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場所。
在新莊深耕超過一甲子的輔仁大學,從「守護老新庄,創生新故鄉」的角度出發,結合歷史、教育、環境、生態的設計,以「輔仁好學.好(ㄏㄠˋ)學新莊」計畫獲得2024年《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傑出方案「在地共融組」楷模獎。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