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新的一年減肥,日行萬步可行嗎?走路真的算運動?根據曾挑戰用日行萬步減肥30天至一個月的人士指出,實際效果跟外界想的不同。本文彙整關於日行萬步的5關鍵真相,包括正確走法,12種健康效益,與完整使用者經驗分享,讓你破解迷思。
擁有兩個小孩的美國年輕媽媽愛瑞兒(Ariel),長期在YouTube上以「That Awkward Mom(那個笨拙媽)」為名開設頻道分享生活經驗。由於她發現自己小腹大到像懷孕,每次光上樓梯就喘得要命,決定嘗試日行萬步來減肥。最後,愛瑞兒原來體重約65公斤,發現自己一個月內體重減少了約1.36公斤!
不過,另一位也決定實踐日行萬步的YouTuber 迪維拉(Matt D'Avella),努力操練30天後的成效卻大不同!他的體重竟然都沒變,認為沒有效益。 迪維拉覺得沒效果,決定放棄。
想減肥變健康,日行萬步可行?科學研究長期爭論
日行萬步有效嗎?為何兩個YouTubers實踐了個把月,結果大不同。其實,這個流行已久的日行萬步理論,是否有助於健康?是近年來許多健康科學研究瞄準的主題。到底,實踐它能減肥成功?正確執行策略為何?使用者親身見證又如何?以下是關於日行萬步的5大關鍵問題,讓你完整理解。
走路算運動?科學研究告訴你,到底該走多少步?
這幾年,愈來愈多人把「日行萬步」視為保持健康的黃金標準。不過,這個數字當初並非基於科學研究,而是來自一個日本公司在1960年代的行銷活動。雖然日行一萬步才能有健康效益的說法,可能是迷思。
但無論如何,近期許多研究證明,就算不用日行萬步,單純天天走路,就是一種有助於健康的運動!
至於該走多少?各地機構針對日行萬步做了許多科學研究,實際上有不同的觀察發現。有些研究認為不需要日行萬步;有些研究指出想增進健康毋須日行萬步;但也有研究認為,若不是以熟齡人士為對象,步行步數愈多愈健康。完整呈現如下:
■ 哈佛大學醫學院與布來罕婦女醫院2019年研究:針對平均年齡72歲的1.7萬名老年女性研究,發現日行约4400步的人的死亡風險比走2700步的人低41%。但是若走到7500步以上,健康效益就不會明顯增加。證明日行萬步非必要。
■ 美國國衛院(NIH)與疾病管制局(CDC) 2020年研究:40歲以上美國民眾,日行8000步的人的死亡風險比日行4000步的人士降低了50%。至於日行1萬2000步的人比只走4000步的人死亡風險更低了65%。證明步行數愈多愈健康。
■ 荷蘭、西班牙、日本與美國聯合團隊2023年研究:日行萬步的健康效益,沒有想像中的大,每天走2500到2700步,就可以降低8%到11%的死亡風險,7000步可降低51%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9000步則可降低60%的早死風險。
減肥靠日行萬步可行?這些人親身經驗揭露
或許日行萬步理念雖好,但不是每人都有條件達成,專家建議要小心「過猶不及」。以下是成功完成與出現問題的使用者實證。看看你符合哪一種?
■ 美國「AndroidCentral」科技產品編輯希克(Michael L Hicks),由於從紐約搬家到加州,以前搭地鐵變成開車,又因為疫情在家辦公,結果就此大大減少外出步行機會,迅速變胖。
因此,他在2023年8月實踐日行萬步一個月,看身體狀況能否改善。雖然周遭有朋友好心勸他,日行萬步是日本計步器公司的行銷廣告而已,實際上走那麼多恐怕有害,但是他查了一些研究,認為超過60歲的人才需要小心,於是決定堅持下來,並且用數位工具天天測量健康數據。
最後,希克整個月走了高達37萬6千步,平均下來一天超過1萬兩千步。他表示,每天通常要花70到80分鐘才能走完,確實挺耗時間。不過,他發現自己一個月內竟然少了3.2公斤,還是在不刻意節食,會帶全家吃高碳水晚餐的情況下!另外,他的靜止心率和血壓也一個月內明顯降低。這些數據讓希克非常滿意。
■ 美國媽媽愛瑞兒(Ariel)在YT上天天分享自己日行萬步歷程一個月,並且堅持不刻意節食,想看看單純運動是否就能改善。 結果,她執行1個月後,發現帶來不少好處,包括:睡得更好;心情也變好。即便她沒刻意節食,很自然降低用吃甜食排解負面情緒的頻率。
■ 習慣養成教練Youtuber迪維拉(Matt D'Avella),2023年花30天實踐日行萬步,並且拍下影片紀錄,結果他發現日行萬步最大挑戰是得找出時間走完,事實上,他在這段期間,每天平均走了約1萬2000步,但是到最後,不論體重,血壓與靜止心率都沒任何改變。
不過,當他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挑戰失敗心得時,反而引來許多網友熱情在下留言分享自己日行萬步,成功促進健康的心得,還鼓勵他應該繼續執行,就可以慢慢看到效果。
■ 一些熟齡人士,長期實踐日行萬步,竟然出現一些健康問題。日本健康專家建議步行太多,可能反而有害。
光是走路就能預防變胖!醫生揭露12種健康效益
從各方研究來看,是否需要日行萬步,需要看個人健康狀況與年齡等條件而定。根據布來罕婦女醫院心臟康復科主任史卡力(Hicham Skali )指出,不需要萬步,只要願意定期常走路,已經可以達成以下12種身心理健康效益:
4點調出正確走路姿勢,還沒減肥身材就顯瘦
根據哈佛醫學院的建議,以下4點,可以讓你走路保持正確姿勢,不造成運動傷害。甚至光是改善姿勢,就可以在沒減肥成功之前,就有拉長身軀,讓身材苗條顯瘦效果。
啟動減肥計畫:如何完成每日走路目標?
據統計,美國民眾一般大約只走2000步,但是要達到健康效益產生,依據各方研究最少也要2500步。覺得很難嗎?專家建議將步行融入日常生活。例如,選擇走路上下班、在午休時散步,接送小孩或者使用步行會議。另外,更建議找朋友一起陪你走。這些小改變不僅能幫助達成目標,也能增加日常活動的樂趣。
如果還是缺乏動力,美國衛院提出一個12週的步行鍛鍊課程設計,可以從一週4天,每天10分鐘開始。完整菜單可從這裡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