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55.6萬件,難怪蘇揆拚治安
3月15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語出重話,「半年內,如果全民沒有感受治安好起來,我將辭職下台,並且永遠退出政壇。」
國內治安,的確一年比一年壞。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1999年全國刑案(包括竊盜、暴力犯罪)發生件數38.6萬件;到了去年,已增加至55.6萬件。同期,刑案犯罪嫌疑人數也從18萬人上升至21萬人。即使蘇貞昌本人,四年前家中也曾遭竊現金百餘萬元。
治安變差的原因,包括家庭功能不彰、社會風氣不佳、價值觀偏差、經濟問題、貧富差距拉大等。
卡債風暴 今年消費緊縮200億
卡債風暴持續發酵,不僅銀行業難過,就連汽車業、百貨業、和通訊產品業也是傷痕累累!行政院主計處推估,今年民間消費恐將減少新台幣200億元。
其中,汽車業受創最重。今年1~2月累計營收,與去年同期比較,和泰衰退15%,裕隆、裕隆日產、中華三家都衰退約20%。
百貨業也好不到哪去。以遠百為例,今年1~2月累計營收新台幣34.2億元,也較去年同期減少8.1%。
通訊產品的買氣也下挫。以聯強通訊產品為例,今年1~2月累計營收38億元,便較去年同期下降12%。
私募股權基金搶進台灣各大產業
此刻,亞洲正興起一股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熱潮,台灣是主角之一。
近年來,國內不少產業背後都有私募股權投資,包括媒體業者、金融業、傳統製造業、高科技業、及生物科技等。例如,股王益通便有法國NBP 亞洲投資基金、和匯豐直接投資等私募股權投資。
私募股權資金來自特定人士,股東單純,自由度高,可為投資的企業帶來資金、財務操作、經營管理專業,卻也惹來爭議。《富比士》(Forbes)指出,有些私募股權找到機會,甚至介入經營,圖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