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避免落入「多做就是好」的時間管理陷阱,Why比What更重要

究竟你要的是什麼?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3-11-22

瀏覽數 1,950+

《大人的青春,就該好好揮霍》/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大人的青春,就該好好揮霍》/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大多數上班族工作都很辛苦,目標究竟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或「擁有更好品質的生活」,又或是大家都以為「賺更多的錢」就可以「擁有更好品質的生活」?空有目標,會缺乏真正的動機。目標,不該只是一個名詞,它必須是一個動詞,而且是現在進行式。不斷持續進行,也隨時在修正。(本文節錄自《大人的青春,就該好好揮霍》一書,作者:吳若權,悅知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設定目標,真的很重要!但常常只聚焦於目標的內容是什麼?或忘了問自己:為什麼?

就像「我的夢想」「我的願望」這類題目,從小學的作文簿,到求職的履歷表,都難免要重新演繹一遍。甚至,不必等到中年才開始設想,現代社會都鼓勵年輕朋友,至少35歲就開始要做退休規劃,想要擁有什麼樣的未來生活,依然被視為自我審視的一項重要課題。

針對「究竟你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確實是要說清楚、想明白!先釐清自己真正的追求,別人才知道要怎麼配合,無論是自處或相處,都因此而有所依據。

即使夢想還很遙遠、願望充滿變數,至少訂出中短期目標,提供努力的方向,也可以讓自己在分配資源與時間上,知道該如何取捨。

徒具形式而不知所以的目標,容易讓人缺乏動力

此生的年華有限,愈是屬於大人的青春,愈要好好珍惜,把握寶貴的時間,下定決心追求具體的目標,確實是很重要的思維。

例如,「工作5年,我要靠自己存到第一桶金。」「我要在半年內減重3公斤!」「35歲前我一定要成家。」「我要準時退休,開始環遊世界。」

初步看起來,這些目標都已經夠具體、而且決心也很強烈,但是後來卻未必都會真正做到,關鍵並非執行的困難度,而是大家都忽略了──

擬訂目標之前,一個更關鍵因素:why比what更重要!

訂出具體的目標,只說明「要什麼!」但卻沒有更進一步追問:「為什麼要?」很容易讓目標流於形式,而無法持續。

有時候,目標還會因此變成一個安慰劑。這很像是小時候買的參考書、課外教材,供奉在書架上當神主牌,想說只要有時間就會看,直到考試前才想臨時抱佛腳,卻來不及好好準備。

「反正,我有訂好目標!」「反正,我知道這很重要!」「反正,我並非盲目無知!」知道它很重要,但做不做得到就是其次,甚至無所謂。

空有目標,而沒有真正思考「為什麼要?」,除了流於自我安慰的形式之外,還有另一個壞處是:缺乏真正的動機。若遇到窒礙難行的挑戰,就很容易放棄。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目標,不該只是一個名詞,它必須是一個動詞,而且是現在進行式。不斷持續進行,也隨時在修正。

目標,不該只是一個名詞,它必須是一個動詞,而且是現在進行式。不斷持續進行,也隨時在修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目標,不該只是一個名詞,它必須是一個動詞,而且是現在進行式。不斷持續進行,也隨時在修正。(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以自問「為什麼要?」來重塑目標,並加深內在動機

除了具體描述「要什麼!」,再進一步確認「為什麼要?」就會找到自己的「內在動機」,也能夠因此更確定價值選擇。

舉例來說,「想要在半年內換一份同性質的工作」,這的確是一個具體目標,但為什麼要擬訂這個目標呢?

可能的原因,包括:不喜歡現在的同事,希望獲得更合理的薪資,追求夠有挑戰的任務,歷練不同公司……把「為什麼要?」想得愈清楚,內在動機也會愈具體地呈現,並提供更大的動力,有助於達標。

根據「目標心理學」的理論,具備強大的內在動機,比任何達標後的獎勵,還更能夠激勵人心。如果你有加薪、升官、或贏得參加競賽的經驗,應該都會體認到:在過程中竭盡所能地參與,並付出一切努力的感動,比起金錢、職銜、獎盃都令人覺得有意義,而且會很喜歡那個認真以待的自己。

長大以後的我們,常常是愈來愈忙,也可能愈來愈茫。馬不停蹄地落入生活的細瑣,卻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或是,誤把眼前的目標,當成另一個目標的策略,這些都可能把自己帶到適得其反的方向上。

例如:以為「賺更多的錢」就可以「擁有更好品質的生活」,雖然「賺更多的錢」和「擁有更好品質的生活」之間,確實存在某種程度(但絕非必然)的關聯,但如果一開始就把「賺更多的錢」當作目標,無論是否達標,都很可能距離「擁有更好品質的生活」愈來愈遠。

若要做好時間管理,需要擬定一個清楚並具有動能的目標,除了回答自己「是什麼」以外,還要說出「為什麼」!

常常問自己:「這真的是我想要的人生?」以及「我為什麼會這麼想?又為什麼要這樣做?」可以避免落入「多做就是好」的時間管理陷阱。

忙而不茫,才能確保自己一直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大人的青春,就該好好揮霍:不再窮忙,擁有富足》,作者:吳若權,悅知文化出版

《大人的青春,就該好好揮霍:不再窮忙,擁有富足》,作者:吳若權,悅知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