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mRNA科學劃時代創新技術,莫德納助攻新世代科研人才養成

樊語婕
user

樊語婕

2023-11-20

瀏覽數 10,800+

圖 / 「2023 莫德納mRNA青年高峰會」邀請由左至右台大北護分院家醫科醫師曹玉婷、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中)、全球高管搜尋專家 Morgan Philips 博禹總經理楊于佩、莫德納全球總部AI轉型專案負責人 Adrian Masson及裕利醫藥集團台灣總裁周志鴻共商mRNA 醫學時代新樣貌。
圖 / 「2023 莫德納mRNA青年高峰會」邀請由左至右台大北護分院家醫科醫師曹玉婷、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中)、全球高管搜尋專家 Morgan Philips 博禹總經理楊于佩、莫德納全球總部AI轉型專案負責人 Adrian Masson及裕利醫藥集團台灣總裁周志鴻共商mRNA 醫學時代新樣貌。
00:00
00:00

提到莫德納,很多人都是從新冠疫苗開始認識,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莫德納不僅是一間製藥公司更是一家高度應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新創公司,更因為擁抱AI走出與傳統藥廠不一樣的路,也為生物醫學創造了新的可能性。

新冠疫情期間,莫德納mRNA新冠疫苗橫空出世,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突破,不僅促使mRNA疫苗得以快速研發上市,在因應新冠病毒上立下大功,更為下世代醫療的新方向揭開新序章。當mRNA醫學新時代來臨之際,AI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未來生醫創新人才的樣貌又是什麼?

深耕mRNA技術的莫德納,於日前首度舉行了「2023 莫德納mRNA青年高峰會」,也是第一次與台灣青年朋友面對面交流,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表示,希望透過這次活動,除了帶領更多年輕人認識mRNA科學,進而對新技術、新科技產生好奇與熱情,同時期待有更多人擁抱AI數位工具,為台灣各領域注入新動能。

疫苗里程碑,見證mRNA科學的無限可能

在日前公布的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由mRNA技術創始人卡瑞柯(Karikó Katalin)和魏斯曼(Drew Weissman)共同拿下,不僅令人好奇,新冠疫苗仰賴的mRNA技術,為何會成為劃時代的技術亮點?

簡單來說, mRNA會將訊息傳送給核醣體,告訴核醣體要產生哪些蛋白質,因此透過人造mRNA技術發展出的疫苗,能將新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mRNA送至人體細胞製造出棘狀蛋白,藉此驅動人體產生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2023 莫德納mRNA青年高峰會」邀請台大北護分院家醫科醫師曹玉婷(左)及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右)分享mRNA未來發展創新突破技術。

「2023 莫德納mRNA青年高峰會」邀請台大北護分院家醫科醫師曹玉婷(左)及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右)分享mRNA未來發展創新突破技術。

然而事實上這項超過40年的研究,為何遲遲無法突破?台大北護分院家醫科醫師曹玉婷解釋,「因為人工合成的mRNA會造成身體嚴重的發炎反應,也因此卡瑞柯和魏斯曼博士最大的突破,就是找出經過修飾的核甘酸,成功克服免疫系統發炎。」

若從製藥角度來看,mRNA技術具有幾項優點,第一,製程速度快,第二成分單純製作簡單,第三則是機動性高、應用更多元。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黃立民分析,正是因為上述優點,除了新冠病毒疫苗與流感疫苗外,mRNA目前也多元應用在免疫治療研究上,包括新興傳染病、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神經退化疾病與癌症等。

「尤其,mRNA利用基因定序應用在癌症個人化治療上可望開啟新頁。」正如目前莫德納與默克藥廠合作以mRNA技術研發出的全新癌症治療疫苗,就是希望加速癌症治療的突破性創新。

然而即使mRNA疫苗有許多優點,但也有其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須保存在極低溫(莫德納疫苗零下20度)的環境。也因此疫情期間,疫苗冷鏈配送的技術和設備至關重要。

有著多年疫苗配送經驗的裕利集團,在這次疫情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裕利醫藥集團台灣總裁周志鴻表示,「為了配送新冠疫苗,裕利採用了全新的包裝技術與設備,除了訂立相關配送流程、作業細節更導入IT系統為替每批疫苗建立完整的冷鏈配送履歷,透過冷鏈技術的創新,確保疫苗品質不受到影響。」

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強調莫德納不只是間製藥公司,更是一間新創高科技公司。

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強調莫德納不只是間製藥公司,更是一間新創高科技公司。

AI驅動創新研發,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面對挑戰企業必須勇於創新與變革,才有機會脫穎而出。正如因為COVID-19,莫德納不僅開創了mRNA疫苗技術,也因為積極運用AI,讓原本需耗時10年的疫苗研發,卻用不到1年完成,更在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發布的《2023年全球50大最創新公司排名》排名第六, 讓莫德納這樣一間十年資歷的生技新創公司贏過許多世界級藥廠。

莫德納台灣總經理李宜真表示,莫德納不只是一家製藥公司,更是一家高度結合AI與數位化的新創公司。「我們積極擁抱AI,不僅透過AI協助藥物研發製造,企業內部的員工也善用最新的科技應用在日常工作上。」

莫德納全球總部AI轉型專案負責人 Adrian Masson指出莫德納推出的生成式系統「mChat」,積極讓公司內部同仁提升未來數位競爭力。

莫德納全球總部AI轉型專案負責人 Adrian Masson指出莫德納推出的生成式系統「mChat」,積極讓公司內部同仁提升未來數位競爭力。

莫德納全球總部AI轉型專案負責人 Adrian Masson也強調,「莫德納靠著龐大的數據資料平台,對內部數據做更有效的分析與利用,幫助企業本身思考數位化的可能性,也讓員工在學習AI的過程中,保持探索心和創造力,持續成長並為企業提供更多價值。」

他更進一步指出,因為AI的高度發展,讓莫德納重新思考工作與學習方式,尤其與AI溝通、下指令等協作能力,將大幅提高生產力與效率。也因此今年開始,莫德納的所有員工都必須接受15小時的AI培訓,同時莫德納更推出自己公司的生成式AI系統「mChat」,不到一年時間, mChat 使用率在企業內部也迅速增長至60%以上,積極將AI融入到日常工作流程中。

全球高管搜尋專家 Morgan Philips 博禹總經理楊于佩(左)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右)指出,善於使用AI工具將會是未來人才重要能力之一。

全球高管搜尋專家 Morgan Philips 博禹總經理楊于佩(左)及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右)指出,善於使用AI工具將會是未來人才重要能力之一。

AI浪潮正席捲各國企業,面對未來競爭力,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認為,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去接受AI,而是不會用AI的話勢必會被淘汰。年輕人不應限制自己的想像力,反而要去做各種的嘗試。全球高管搜尋專家 Morgan Philips 博禹總經理楊于佩也強調,AI時代下雖然會有許多工作會消失,但也創造新機會,同時也更加凸顯表達能力與跨領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這就是AI無法取代的部分。

mRNA在醫學的領域上是劃時代的創新,提供世界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來對抗不同的疾病,AI的出現也是如此,當所有產業都需要會使用AI工具的人才,台灣更需要積極、熱情地擁抱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無限潛力。看見台灣在生醫與科技的實力,莫德納將會更積極與產官學合作,加速技術發展對抗未知疾病,同時啟動人才培育與實習生計劃,以實際行動推升台灣mRNA技術的創新躍進。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