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美加經貿協定都拿下!鄧振中曝台灣對外往來有望「變正常」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3-11-07

瀏覽數 2,300+

長年浸淫在經貿談判戰場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接受《遠見》專訪。蘇義傑攝
長年浸淫在經貿談判戰場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接受《遠見》專訪。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半年內接連與美國加拿大談完經貿協定,國際局勢劇變下,台灣正逐步打破過去「走不出去」的窘境。在與他國無邦交關係、簽署經貿協定無前例可循,台灣如何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未來這樣的國際往來將愈來愈常見?

「我們過去沒有跟加拿大簽訂什麼東西可以抄,跟美國的也是,什麼東西都要自己想,現在做的事情通通都是沒有前例的。」長年浸淫在經貿談判戰場的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辦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接受《遠見》專訪,直指台灣現在的對外經貿處境,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借助加拿大科研能力,台灣產業能進一步升級

喜的是,隨著一個又一個經貿協定的出爐,代表台灣又開闢新天地出來;但憂的是,這些方法都還在摸索中。「美國的(模式),加拿大不一定能完全適用,美國和加拿大的模式,跟別國談也不一定用得上,都要去摸索,」這些對前線的經貿談判人員,都是一種壓力。

這次台灣跟加拿大簽訂的投資協議,與過去傳統的投資協議大不同,內容涵括中小企業、婦女、原住民權益在內,屬於一種高標準的經貿協定。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指出,台加投資協議是一種新的投資協定,透過這次和加拿大的談判,「包括寫法等各方面,我們都學到了很多。」

隨著各國「全面性」、「進步性」等字眼正成為國際經貿潮流,這次和加拿大談判投資協議所練好的基本功,將在未來更大的經貿談判戰場上,發揮助力。

鄧振中說,待雙方團隊將協議條文譯為中、英、法三種語文版本後,並完成相關行政程序後,台加投資協議即正式上路,「不會拖太久」。更重要的是,隨著這項投資協議的實施,將強化台加雙方的經貿交流,台灣企業若能藉此利用加拿大強大的科研能力,產業體質將有望進一步升級、變得更大更強。

這次台灣跟加拿大簽訂的投資協議,與過去傳統的投資協議大不同,內容涵括中小企業、婦女、原住民權益在內,屬於一種高標準的經貿協定。Unsplash by Tom Carnegie

這次台灣跟加拿大簽訂的投資協議,與過去傳統的投資協議大不同,內容涵括中小企業、婦女、原住民權益在內,屬於一種高標準的經貿協定。Unsplash by Tom Carnegie

加拿大過往被低估,深具潛力

「加拿大強調平等、包容,是一個穩定的社會;教育的品質也很高,學費跟美國比也相對便宜,因此整體的研發能力並不輸美國。」他強調,加拿大過往跟台灣一樣被Underappreciated(低估),台商若能著眼這點而赴加拿大投資研發,運用該國的研發能力,「能讓我們的企業更強。」

儘管在國際供應鏈重組的當口,各國多多少少有「貿易保護主義」的態度,對他國的投資審查日漸嚴格,特別是來自中國的投資,但這一方面的擔憂,對台加雙方來說無需特別顧慮。

「現在每個國家一看到中國的投資就會好好的審,台灣的投資則沒有這個現象,從來沒有聽說加拿大要嚴格審查台灣,只有一直表示歡迎。」岔題談到中國對美歐等先進國家的投資受挫,鄧振中笑說,中國投資若大一點,對許多國家來說,「是不來也擔心,來了更擔心,」愈審愈嚴,範圍也愈廣,「以前都說你(中國)要來投資,買地多好,地又搬不走,現在不行了,買地也要審查,審得好緊。」

台灣與各國「堆積木」,尋求正常國際交往模式

他強調,台加投資協議除提供雙方企業更多的投資保障、降低中小企業的投資門檻外,對台灣來說,這份投資協議是一個向外展示的證明:台灣可以跟加拿大簽高水準的投資協議,而能與加拿大簽投資協議,「本身就是一個意涵。」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過去我們都很難跟其他國家簽協定,現在有一個簽了以後,一個加一個這樣慢慢累積起來的話,就變成國際對台灣有更大的認可度。」他補充,台灣與加國深化交往,必然招來中國的反對。

例如這次宣布台加投資協議談判完成後,中國外交部隔天就發聲明譴責,但各方還是可以尋求一個平衡點,這點將對他國有很大的示範作用。

半年內接連與美國、加拿大談完經貿協定,若有其他國家持續發展,台灣就有機會能有正常的國際交往模式。蘇義傑攝

半年內接連與美國、加拿大談完經貿協定,若有其他國家持續發展,台灣就有機會能有正常的國際交往模式。蘇義傑攝

美加成功後,台灣國際交往慢慢變正常

「你看我們現在跟美國可以簽,跟加拿大可以簽,如果還有其他的國家繼續發展下去,漸漸的台灣才會有一個『正常的國際交往』的模式。」鄧振中強調,這些雙邊、區域的經貿協定,在正常的國際關係下,多是在「邦交的結構」下發展出來的,與台灣跟他國的經貿交往模式差異巨大。「我跟你沒有邦交,要簽經貿協定要跟誰簽?」代表處跟代表處簽,台灣代表處代表政府沒問題,但對方國家的代表處,有商會、非政府組織等五花八門的樣態,這就成為一個問題。

這次加拿大與台灣談判投資協議,加拿大的代表處官方意味濃厚,派駐的官員為該國外交體系指派,「代表性愈鞏固,代表政府的意涵愈重,」從這個層次來看,雙方代表處簽署協定,「事實上還真的是一個白手套而已,這個對我們之後做國際關係很有幫助。」

他也相信,台加雙方現在均希望提升彼此的關係,雙方都有意願,但關鍵是方法,必須找到企業利益、對台關係、對中關係的平衡點,若能尋求平衡點,不排除未來雙方也能簽訂類似「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經貿協定。在美、加之後,台灣目前也正在加強與英國的經貿對話,不久有望迎來又一好消息。

突破多年的外交困境,台灣的經貿團隊正摸著石頭過河,與各國的經貿協定跟著一個又一個出爐,多年努力終於有所成果,刻下「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又一實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