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近年愈趨緊張,逼使全球地緣政治環境重新洗牌,以往遊走於兩國的許多國家已被迫選邊。面臨美中關係緊張,新加坡如何自處?前往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年度大會的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9月20日接受了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知名主持人安曼波爾(Christiane Amanpour)的專訪。他強調新加坡有自己的國家長期利益,不會追求美中代理人地位,也冀盼拜習會早日實現,進行實質對話。
拜習一定要見面,實質對話
面對安曼波爾提問,新加坡要如何在美中兩強之間維護國家利益,維文強調,新加坡與美中各自擁有良好關係已久,美國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及最大的服務貿易伙伴,中國大陸則是新加坡最大的貨物貿易伙伴。星國是中國大陸的重要投資者,同時也在美國進行投資,對新加坡而言,美中兩個大國和睦相處就是最好的世界。(the best possible world is one in which the two big boys get along.)
但是美中兩國要如何和睦相處?維文提醒這不是一廂情願可以期望,或對美國總統拜登(Joseph Biden)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施加壓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就他曾經分別親自接觸過兩人的經驗來說,美中兩國都不願意發生戰爭,目前根本問題在於美中缺乏「戰略信任」(strategic trust)。
維文指出,兩國互動的一部分是雙方必須假設對方最壞的情況,並採取預防性措施,這些預防性措施通常會被一方視為潛在威脅,另一方再採取反制措施,目前美中關係的危險之處在於缺乏有效溝通,使得「(認知危險)升級的螺旋」(an escalatory spiral)不斷升高。
新加坡始終建議,美中元首需要更多的面對面互動,因為面對面交談、握手和坦誠對話的效果無可取代。不只新加坡,全球都企盼拜登與習近平見面接觸,互相坦誠對話、交換意見,穩定世界局勢。
如此一來,才是美中真正戰略對話的開始。
維文回顧40年前的冷戰時期,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同為核武大國,彼此存在著戰略克制和威懾,為了世界和平,美蘇必須進行限武對話。
現今,國際情勢變化如此迅速,美中兩國仍尚未真正地評估對方,只有當兩國元首見面互動、建立戰略信任後,才能建立防範措施,防止兩國走火入魔(lose the plot),最後摒棄「否定和侵略的互動方式」。
舉凡全球性流行病、氣候變遷、人工智慧等議題,相關國際規範、永續發展目標若沒有美國和中國大陸,前述議題無法進展,維文高度期待拜習會能在2023年11月中舉行的APEC舊金山元首峰會中實現。
新加坡不做美中的代理人
安曼波爾觀察到,中國大陸政治體制似乎愈趨嚴格,新加坡外交部前常務次長比拉哈里(Bilahari Kausikan)曾公開表示,假若新加坡華人愚蠢到相信習近平所提的中國夢,新加坡成功的多元種族社會凝聚力將被破壞,一旦遭到破壞,就無法再次凝聚,安曼波爾好奇新加坡政府如何看待中國大陸對於東南亞華人族群的影響?
對此,維文認為新加坡是個年輕的城邦國家,具有多元種族和語言,既不是中國人,不是印度人,也不是馬來人,當然也不是美國人。他相信星國人民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新加坡認同感,彼此可能說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膚色,但一旦來到新加坡,會意識到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
其次,新加坡避免以「二分法」了解世界,新加坡的戰略優勢在於:文化自豪感、語言能力、理解並欣賞東西方文化,部分人可能認為有機會影響新加坡,但其實前述特質都已融入星國的文化基因。
至於中國大陸對華人的影響,這是新加坡需要注意的事情,也開始採取適當預防措施,但維文相信新加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最重要的是新加坡清楚自身的長期國家利益就是不成為任何國家的藩地或代理國。
據此,新加坡坦誠對待並處理對美、對中關係,明白地告訴美中雙方,兩國對於星國的長期國家利益都至關重要,而星國有屬於自己的長期國家利益,新加坡不會兩面討好美中,「而是扮演建設性且誠實的仲裁者」(We play a constructive, honest broker role.)。
維文:聯合國角色吃重
由於這場專訪適逢聯合國每年9月的大會會期,安曼波爾注意到2023年的聯大會議除了美國總統拜登之外,習近平和其他常任理事國的元首都缺席,她好奇新加坡在美中兩大強國關係降溫之際,新加坡在印太地區感受到的壓力有多大?
維文提醒,新加坡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微小城邦國家,具有多元種族、語言特點,獨立以來始終以務實的方式感受外在環境。歐洲的俄烏戰爭仍未休兵,食物和能源不安全、氣候變遷、數位革命以及人工智慧的風險,也在全球各地上演。
上述各種問題已遠遠超出美國、中國大陸或歐洲獨立處理的能力與範圍,維文認為,現階段比人類歷史任何時期需要全球領導力(global leadership),更需要世界團結一致。
聯合國是一個有能力應對多重挑戰的組織,即使重要領袖缺席,但各國外交團隊都在兢兢業業地處理危機,人類應該慶幸目前生活在一個能夠即時傳遞消息的時代。
安曼波爾也請教維文,聯合國能夠處理俄烏戰爭或氣候變遷的重要議題嗎?維文僅表示,俄烏戰爭大幅占據國際討論版面已是2022年的擔憂,在2023年,儘管戰爭仍在持續,但各國已能正視這場戰事是對《聯合國憲章》的正面挑戰,對於新加坡這樣的小城邦國家也構成風險,因為維護領土完整是各國政府神聖的任務。
至於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方面,維文擔憂全球進度已經嚴重落後,沒有努力達到《巴黎協議》的承諾,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對於人類的威脅層出不窮。新加坡是個島國,位於赤道以北一度,在新加坡的夏日正午,每個人都是大汗淋漓,假若世界變得更為炎熱,對新加坡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星國恢復毒品交易死刑
專訪最後,安曼波爾對於新加坡人權問題提出尖銳的問題,她指出星國對於包括與毒品有關的非暴力罪行恢復了死刑罰責,引起了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的注意。
2022年,新加坡執行了一名馬來西亞男子的死刑,根據這位男子的律師表示,當事人的智商僅69;另外,星國也在2023年夏天執行了1名女性的死刑,為過去20年來首見,她希望維文對此說明。
面對質問,維文依舊保持一貫的優雅態度強調,星國對於毒品走私的處罰非常嚴厲,對於每一個因毒品走私遭執行死刑的案例,他都感到非常遺憾、不快樂,就算在美國,毒品問題也是真實存在的。
其次,維文說明新加坡的許多鄰國就是毒品種植和加工之處,實在沒有寬待毒品相關罪刑的理由,如果對毒品走私不採取堅決立場,貿易量是GDP三倍的新加坡勢必成為全球毒品交易的集散地,甚至或將遠渡重洋抵達美國境內。維文再度強調,新加坡並不以執行死刑為樂,只是對於毒品罪行必須抱持非常嚴格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