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降評不是第一次,且這次對資本市場似乎影響有限,美債成交量、規模都持續成長。那麼,台灣9檔長天期美債ETF該續抱嗎?
美國升息進入末升段的同時,市場普遍認為,現在正是美國公債殖利率反轉向下之時,也就是債券價格看漲、可加碼長債的大好時機。
然而,美國長債殖利率卻沒有如預期反轉,而是持續緩步爬升。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週一度揚升至4.198%,創9個月的波動高點,雖目前回穩到4.05%,仍逼近十年最高水準;而2年期債券的殖利率也在4.79%,逼近5%整數大關。美元指數則為101.6左右。
8月1日,全球知名評級機構惠譽下調美國頂級3A信用評級之後,全球股市瞬間打了大噴嚏,但很快就止穩。股神巴菲特,第一時間就表示會再持續加碼美債,「唯一問題是我們是否繼續買進100億美元3個月期或是6個月期國庫券,」他說。
在美國政府擔保下,美國公債被視為是全世界最安全、甚至無風險的投資之一。通常其債息上揚可能削弱股票的吸引力,再加上美國經濟轉好,華爾街陸續收回悲觀看法,也使得投資人對美國公債抱持信心。
根據摩根大通最新出具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經濟正以穩健的速度擴張」,不再認為美國將在今年步入衰退。但該報告也提醒,美國將迎來一波發債潮,根據其財政部公告,8月8日將發行420億美元3年期債券,8月9日發行370億美元10年期債券,8月10日則發行230億美元30年期債券。
發債潮是否引發債券價格進一步走低,值得市場觀察。
國內9檔美債長天期ETF,愈長愈胖?
此外,惠譽調降美國債評之後,會如何影響投資情勢,需要調整手上的投資部位嗎?
以台股投資而言,國內不少投資人是透過ETF持有美債部位,目前共有9檔,而規模前3大ETF包括:元大美債20年(00679B),已達1067億新台幣,且多次申請增加額度、是國內最大規模;國泰20年美債(00687B)規模348億、凱基美債25+(00779B)規模272億等。
其他家投信如:群益、富邦、中信、復華及永豐等也發行追蹤彭博或ICE的長天期債券指數商品,除復華為AA評級,其餘皆強調是AAA評級,採取季配息,今年以來成交量均相當可觀。
從美債降評後續觀察,上週一度小跌,但很快就回彈。8月7日最新掛牌、號稱為小資族量身打造的統一美債20年(00931B),由於發行價格僅要每股15元,等於一張為1.5萬元,為同類型 ETF 中最低發行價,以及其他兩大特色:唯一一檔具收益平準金機制、同等規模下最低經管費等,募集期就獲得萬人搶購、84億資金,在8月7日掛牌首日也衝出6萬多張成交量。
長天期美債殖利率仍居高不下
2022年受到聯準會密集升息影響,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但價格卻大幅下跌。按照歷史經驗,美債價格通常會在聯準會升息尾聲落底回升,因此也吸引不少投資人趁機提早進場布局,就是希望能參與美債價格反彈的行情。
而在法人、散戶的強力買盤支撐下,美債降評的影響也相對有限。
但要固定領息,又想吃到資本利得的甜頭,還是別忘了觀察後續走勢。
Truist Advisory Services共同投資長Keith Lerner已提出警訊,他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4%以上,將進一步吸走股票資金,讓已偏高的股票估值回檔修正。
換句話說,美股市場接下來是否震盪加劇,甚至回吐獲利、拉回點數?很值得投資人繫緊安全帶,先做好風險規劃。
專家提醒,美股波動也勢必影響台股。想追捧台股長天期美債ETF的投資人,得先瞭解商品特性,在波動市況下,賺價差並不容易,可先以「領債息」為主要的長抱策略。此外,因為是長天期美債,也得留意持有期間的市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