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大企業諸如Google、Apple、Meta等,往往提供友善的園區與工作環境,台灣也能跟進?現在,許多工業區面臨轉型課題,台灣設計研究院團隊領軍,要重新設計這些工業區,屏除過往傳統老舊形象,甚至變公園還能遛狗。
你對傳統工業區的印象是什麼?
「從沒踏進去過」「大卡車多」「圍牆高聳」……這些是一般民眾普遍會有的印象。但這樣大眾不熟悉的地方,卻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命脈。
只是,全台現有60多個工業區,不少已老舊,也面臨轉型問題。但工業區內往往多數都是私人廠商,如何創新,已成關鍵議題。
同時間,全球許多科技大廠的園區,早已擺脫了以往笨重又充滿高牆的設計。例如,英國早就有針對工業區的現代化改造;而矽谷企業諸如Google、Apple、Meta等,更創造了許多台灣人親臨都會羨慕的友善園區與工作環境。
為何一樣在研發關鍵科技產品,歐美業者可以讓園區如此宜人,同樣扮演全球手機、筆電與半導體重要供應鏈角色的台灣卻不行?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