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官員要求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澄清(clarify)「走入白宮」一說,引起各方揣測,2024年總統大選,各組候選人都遵循「赴美面試」的傳統,長久以來政界流傳「美方喜歡的人不一定當選,不喜歡的一定落選」。2012年蔡英文結束訪美之行後,也被金融時報寫了一頓,2020年韓國瑜甚至連美國都去不成,這是不是敗選的主要因素,有待歷史解答,但台灣總統參選人,「突然很怕美國」,似乎路人皆知。
卡哇伊版「大拜拜」?政治人物訪日追求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總統大選起跑後,訪日成為熱門關鍵字,4月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率先展開「科技經濟政治開拓之旅」,拜會經團連,見了自民黨前幹事長甘利明等大咖,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6月出訪,見到了日本前首相、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重量級人士,賴清德最早在日本展現了所向披靡的人氣,4月「信賴台灣之友會」日本關東分會正式成立,7月「全日本賴清德後援會」要掛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搭上末班車,8月訪日。
近年日本國會議員、地方議員訪台非常頻繁,不少政要都有直接對接我方高層的本領,台日關係已不限於外交系統的平台,日本智庫也時常邀請學者參訪,在安保、兵推、經貿等領域,進行廣泛的接觸。政務層級的往來最吸引鎂光燈,台日政治人物的合照顯示出豐厚的日本人脈,如有幸被扣上「知日」標籤,更是加分。
美國說不押寶,日本押寶台灣總統大選嗎?
台灣無法直飛華盛頓特區,從舊金山轉機要16個小時;台北直飛東京只要4小時;在美國英文不流利,搞交流很有壓力,在日本就算不會說日文,雙方比手畫腳也會被說「很可愛」。訪日成為台灣官員和民意代表展現外交能量的「捷徑」,日本企業對台灣做足了研究,傳到總部的資訊都很全面,長年累積的台日民間友好,成為官方、半官方往來時的潤滑劑,所以,每當官員跟民意代表訪日做業績,日方也很清楚我方「要什麼」。
然而,當訪日層級拉高到總統參選人,這位將來必須帶領台灣,在特殊國際處境下還能趨吉避凶的人,他/她的日本知識應該要被嚴格檢驗,端出什麼交流成果,檢驗標準也必須拉高標準。
誰是真正內行人?最早去的,就是日本通嗎?
「副總統賴清德線上參加7月29日的「全日本賴清德後援會」,據傳有現任國會議員參與,形同一場海外造勢大會,淡江大學日本政經研究碩士班教授蔡錫勲分析,2022年,賴副總統有去參加安倍喪禮,所以日本高層對他有所認識,礙於副總統身分,這次無法以總統候選人身分前往日本造勢。至於日本政界所認識的賴清德,是他個人政治實力,還是對民進黨路線,蔡錫勲認為,「賴清德的對日關係,相當程度是繼承了民進黨的對日關係遺產」。
賴清德在台南市長、行政院長任內對日本事務展現高度興趣,也導入日籍人士,定期諮詢,更在立法院佈建了對日交流團體,不過這些都沒有超越,海外獨派長年奔走,無私分享日本人脈、資源的「豐厚遺產」。2022年7月賴清德破天荒以現任副總統之姿,親自赴日弔唁並參與家祭,前國策顧問金美齡暗批相關單位沒做事,「用多少台灣人稅金,應該做比我多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的工作」,「我做什麼事情都自己掏腰包」,不能說是情緒發言,自有其背後的意涵。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修讀了不少日本學分,不只是卸任前出訪沖繩,早在2012年,柯文哲第一次參選,當時堅持用無黨籍身分,就曾訪問大阪和東京,向兩位無黨籍的地方首長取經。直到2016年,柯文哲才如願見到大阪市長橋下徹,兩人相談甚歡,柯文哲算是國內少數和日本維新會有接觸的政治人物,橋下雖然已經隱退,但日本維新會的政治版圖越來越大。
蔡錫勲指出,綜觀柯文哲訪日5天4夜的行程,旋風類似當年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希望之黨」,訪日期間,因為和台灣媒體合作關係密切,很多媒體配合「直播」,造勢很成功。
如何讓訪日成為硬底子功夫,不是只沾醬油?
侯友宜陣營啟動「先訪日、後訪美」模式,由於起步晚,這個訪日行程是外交速成班,還是格局的展現,也令外界相當好奇。直言之,選舉年的訪日,意義不在於見到什麼層級,日本政治人物沒有責任替哪個候選人造勢,重點也不是動員多少僑界人士投票,這些都是傳統窠臼,只是對「自己人」交代。大選年的訪日,最不容易之處,是如何獲得對方「敬重」。視訊會議如此發達,仍要見上一面的理由在於,在相對受限交流時間中,把已經內化的知識、政治路線、遠景,展現在日本自民黨和非自民黨人士前。
蔡錫勲強調,侯陣營在7月31日到8月2日將訪日3天2夜,扣掉前後搭飛機,實際只有2天2夜,侯陣營拜會「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以及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也將到新宿區百人町的東京媽祖廟參拜,「這些行程都柯P重疊」,「如何不讓日方感覺像是沾醬油,顯得格外重要」。
台灣走不進華盛頓,走得進東京嗎?
無論是訪美面試,還是訪日秀日文,中華民國台灣的總統參選人,如果理解到台日關係的重要性,也是好事,台日關係當然受到整體國際環境跟區域情勢的影響,但不是從屬於台美關係或是兩岸關係,當政壇湧現「知日派」,也要檢驗誰是真貨。
「現階段看起來,柯P陣營造勢成功,賴陣營繼續經營,侯陣營沾醬油」蔡錫勲總結。
(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