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
把觀光業當高科技扶植
不管大陸觀光客來不來,我們應該儘早修改行政組織法,設立「觀光部」來整合。
政府在政策上對於高科技產業極盡能事的優待,但是對觀光完全沒有獎勵,甚至還扣娛樂稅,沒有體認到觀光事業才是國家的命脈。
而且既然開放觀光會帶來人氣,代表整體經濟的信心度,所帶動的GDP產值效應,在房地產是投資1塊錢,可以貢獻4塊錢,觀光業的貢獻度是8塊錢。
2000年全球觀光產業就業相關人口是兩億,到2010年是兩億五,平均每三十人就有一人從事觀光業。以台灣來說,照理應有八十萬人從事觀光業,但目前相關從業人員不到六十萬,所以觀光可以增加二十幾萬就業人口。台灣的地理位置絕對是亞太地區最好,在西太平洋七大城市中,台灣平均飛航時數是兩小時,新加坡卻要四小時,但在發展觀光業上,台灣卻是東亞最後一名。
傳統產業幾乎都去大陸,政府花了好幾千億打造竹科,給予租稅優待及獎勵政策,但在短短的三年內,個人電腦製造業者已經去了90%以上,未來不靠觀光產業要靠誰呢?
發展觀光產業可以讓我們的土地更漂亮,可以讓我們社會變得富而有禮,因為不斷的教育訓練,我們也會比較有國際觀。(賴冠丞整理)
台灣觀光協會副會長李清松
殺價拖垮台灣旅遊市場
在旅行社流血競爭下,有些團費已經殺到一天40美元,不到新台幣1500元。現在尚未全面開放,旅行社就已經殺價到這種程度,將來一旦全面開放,台灣旅遊體制搞不好就瓦解了。
其實大陸觀光客的收費並不低。以參訪名義來台觀光的團費,平均一天100美元。收費不低,但大陸觀光客享受的服務品質並不好,就是因為申請的環節太多,而每個環節都要費用。
目前光是在邀請函上蓋個章,就要價一人350美元。
陸委會核准的參訪團總是在十到十五人之間。十個人、五間房,跟飯店談,只能拿到散客價;其次,一輛遊覽車能載三十五人,現在只能載十人。如此一來,大陸觀光客的團費怎能降下來?(宋秉忠整理)
中華民國百貨零售企業協會理事長鍾琴
觀光要像賣場講究差異化
香港和新加坡都以購物做為觀光的促銷手段,而台北的購物環境與新、港相比,有它獨特的人文氣息、舒適感。許多香港人和大陸人就是因為要體會誠品書店的獨特人文氣息而來到台灣。唯有突出這種氣氛,台北的百貨業才能與香港免稅的優勢競爭。
政府過去只重視製造業,忽略百貨業的發展。加上台灣沒有免稅優勢、限制大陸觀光客入境、媒體一天到晚播報社會亂象、「觀光客倍增計畫」主要針對國民旅遊、國際宣傳不足……,難怪台灣百貨業者接觸不到國際觀光客。
未來開放大陸觀光客,台灣的百貨公司必須針對大陸客人,進行差異化服務,其中,特別是接待人員的再訓練,否則過境香港的大陸觀光客為什麼要到台灣購物?
只是想歸想,台灣的百貨公司現在都還沒有真正去落實。(宋秉忠整理)
高雄餐旅學院旅館管理系助理教授蘇國垚
飯店應該請熊旅揚、趙薇上課
許多飯店都說大陸觀光客將帶來龐大商機,但是想想看:飯店的菜單有簡體字嗎?飯店設施介紹有簡體字版嗎?房卡有簡體字嗎?點菜的員工懂大陸人的口味嗎?
認真的業者應該找「大陸尋奇」主持人熊旅揚和「台灣人在大陸」的趙薇,給員工上上課,教他們如何接待大陸觀光客。四川姑娘特別不喜歡被人叫「小姐」;大陸觀光客喜歡台灣人稱他們是「國內來的客人」;而且,「領導」不是亂叫的……。
論條件,台灣的國際飯店,像晶華、西華、君悅、亞都,不比國外差,但即使是這些五星級飯店,到現在,都還沒有訓練他們的員工如何接待大陸觀光客。
到底我們是歡迎大陸觀光客,想讓他們瞭解我們台灣人的想法呢?還是只想著他們的「錢」?(宋秉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