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民意,我必須開宗明義的指出所謂民意就是公意,也就是多數人共同的意願,而這種公意一定也是符合國家利益的。
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一定要充分尊重民意,我們今天最大的問題是個人的利益或黨派的利益常凌駕國家利益或眾人利益,以至許多公共政策是由少數人在閉門造車。
公共政策不能閉門造車
缺乏民意基礎的公共政策往往讓民眾覺得事不關己,沒有參與感,不能產生利害與共的認同,導致許多公共政策無法貫徹執行,大筆公帑也常被毫無意義的浪費掉。
至於應該怎樣來建立健全的民意管道,我認為要從最基層的村里民大會開始,也就是從下而上,里民大會之後提交鄉鎮代表大會,再提交縣議會、省議會,最後轉到中央的立法機關或行政機關。
像現在宜蘭縣有兩個最熱門的話題,一個是台電要設火力發電廠,一個是台塑要來投資六輕廠,都可以透過里民大會來讓民眾瞭解。
火力發電、六輕,這些都是很專業性的問題,必須借助非常公正而客觀的專家向民眾說明,解釋其中的利弊得失。一方面做環境影響評估,一方面擬出替代方案。
如果說評估的結果是火力發電廠設在蘇澳,對國家總體經濟損害最小、利益最大,也應該誠誠懇懇向民眾說明,我相信多數人都可以接受。透過這種管道決定出來的公共政策,一定會受到全國人的支持。
另外像影響更大的核能發電廠問題、水果進口問題,相當具有爭議性,我認為在制訂公共政策之前,應該透過公眾的聽證會,廣邀學者專家參與討論,並透過非常客觀公正的傳播媒體來報導。
如果透過這種方式還沒有辦法決定的時候,不妨舉行全民投票,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民意才能真正反應到公共政策的制訂上。
我必須強調,今天要落實民意基礎,除了政府的努力、專家學者善盡知識分子的責任之外,大眾傳播媒體是最重要的一環。但非常不幸的,現在仍有部分大眾傳播媒體在誤導民意,甚至製造民意。
傳播媒體製造民意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這是我在宜蘭縣政府親身的體驗。宜蘭縣有相當多的景觀資源,尤其從頭城到礁溪一段,因為是斷層地形,有一系列的瀑布,這些瀑布統統都在公有的林班地裡面,也就是說都是公共的景觀資源。其中有兩個瀑布,一個是新豐瀑布,一個是金銀瀑布,有兩個商人相當有眼光,在很多年前他們就先占為主,自己拿了錢去開發,把路堵起來收錢。
他們占用公地,甚至私有林地也買了一部分,然後趁勢竊占這些河川地、公有林地,大興土木,經營起遊樂區來。當地民眾很是反感,因為過去進出這裡都是免費的。
在我上任之後,我們就取締,因為我們不容許國家的公產被私人霸占,但是宜蘭縣的民意代表一面倒,認為縣政府既然沒有能力開發觀光事業,為什麼不讓民間來開發。
我說讓民間開發可以,但這兒統統是公有土地,你民間要開發,提出計畫書來,然後依照政府的工商法規去申請營業。
在他的土地上,他可以開餐廳請客人來坐,但是不能在原來公眾通行的道路上設一個關卡,收買路錢。取締之後,民意代表卻一面倒,後來甚至連報紙也一面倒,幾個報紙的地方公論,都一再修理我們,說什麼地方要倡導觀光,結果是打擊私人投資。
這件事讓我感觸很深,今天報紙沒有發揮社會公器的力量,沒有站在客觀的立場,很多事情都往偏差的方向誤導民眾,這一點我很遺憾。
今天很多人對公共政策表示不滿,動不動就訴諸遊行示威,其實也是很無奈的做法,因為民意沒有適當的管道來表達,又很容易受到誤導。
假如這是一個真正的自由開放的多元化社會,本來就會有各方面利益的衝突,但這種利益衝突應該讓它公開化,經過全民的討論評估,讓社會天秤做一個最好的取捨。
(符芝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