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整個政治展望,應該是自解嚴後進入一個重組階段。我一直認為掌握時代特質,判斷就可以很清晰,今天台灣的變,到底是從什麼變到什麼,必須先弄清楚。簡單說,台灣提從封建社會進入真正的民主社會。大家以為封建經西周、東周後就結束了,事實上不然。
所謂封建,在我看來是個金字塔。解剖來看,一群人組織成一個社會,如果每個人都是硬磚,中間的水泥是什麼東西,就是時代的本質。封建社會中,人際關係的黏著劑(水泥)是血統。血統決定一切,這就是宗法社會。
我敢講中國的封建社會一直延續到最近。金字塔型的血統關係,整個是個大家庭;在這裡面,沒有任何兩個人是平等的。男女、親疏、遠近、尊卑,都不可能平等。一切權利義務關係皆由身分出發,上對下是權利大於義務,下對上是義務大於權利。身分最高的人,只有權利沒有義務;身分最低的人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我再提一個西方的說法,盧梭、洛克認為,當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這個人的權利可以無限大,若有十萬、百萬個人,權利都無限大的話,會天天打架;因此聰明的人教大家交出自己的天然權利,共同組織一個社會及政府。這個政府必須保證當天然權利兌換成法律權利時,沒有耗損。仍能保有遷徙自由、言論自由等。在這樣一個社會中,是不可能有兩個人不平等的。
台灣正是從金字塔型的封建社會進入民主陣痛期,金字塔要打碎、打垮,垮了以後的磚頭要鋪成操場跑道,我們正在做這個工程。所以強人沒有了,權力瓦解了,很多人很懷舊、很害怕,希望有新的強人。但新的強人如果出現會很悲哀,因為歷史又重演了。
如果去掉強人,而權力慢慢瓦解,會有兩種新的情況:一是民間團體很強,接下權力,使其多元化,把一塊塊磚頭變得可以鋪地,二是一垮掉後,亂成一堆,整地整不好,又沒法子蓋起來,這很危險。
現在我們剛好在這時期,歷史上千載難逢的機會被我們碰到了,我們拋棄了陳舊的金字塔,社會再也沒有一些人是只有權利沒有義務,也不會有人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現在社會很亂,大家都一樣大,有點像盧梭、霍布斯描述的先民狀態,「everybody against everybody」,但最後會反省回來,要有共同信賴的東西,大家才能活下去。
於是需要建立共識:共識的建立,新聞媒體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新聞媒體如果能把握時代的本質,以此為前題去分析,而且以引導舊時代、建立新時代為目標,社會自然就會受影響。
(謝佩芳記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