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程建人揭密外交博弈:台灣與密國建交真值得?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3-03-23

瀏覽數 28,900+

密克羅尼西亞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取自聯合國官網
密克羅尼西亞總統帕努埃洛(David Panuelo)。取自聯合國官網
00:00
00:00

自蔡政府執政以來,邦交國數量一路下滑至14國,近日宏都拉斯也出現倒戈傳聞;與此同時,南太平洋小國密克羅尼西亞卻傳有意與台建交,當前的情勢,宛如看到李扁時期,兩岸外交爭奪戰重演。未來這場外交大戰,台灣可扳回一城?與密國建交真值得?《遠見》專訪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做詳細解讀。

程建人,曾於李登輝時代末期出任第14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並在首次政黨輪替時擔任陳水扁時期駐美代表。兩岸當時大打外交戰,程建人主責台灣與帛琉等國建交事宜。

他表示,自1949年大陸建政以來,兩岸對峙,皆致力於外交拓展,限制對方,因國家利益及本身力量影響。台美及中美關係也是關鍵。

回顧歷史,中華民國經歷三波斷交潮:首波為大陸建政後,英國等國與北京建交;第二波為1964年法國承認北京,骨牌效應促使其他國家陸續與中國大陸建交;第三波為1971年時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訪中,受美國影響,台灣退出聯合國,此後外交愈發艱辛。

美國態度劇變,反過來要求他國勿跟北京建交

讓程建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國1971年改善對中關係後,台北就憂心對華府即將與北京建交,直至歷經越戰、水門案等一系列事件落幕後,拖到1978年底,華府才正式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我們一度擔心美國是不是也會勸其他國家與大陸建交,美國說不會,但事實上美國與大陸建交後,確實影響到其他國家與大陸建交。」

美國原本認為拉攏中國、就能改變中國,提升自身利益,但從小布希時代開始,美國就發覺中國的轉變,未必有益於美國國家利益。

程建人感嘆,記得多年前小布希到大陸訪問,就跟自己的官員說,沒想到大陸的進步這麼快;如今美國已將中國視為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他強調,過去,台灣希望美國不要影響其他國家與中國建交;如今,反過來,台灣擔心美國會被動,甚至主動希望其他國家不要與中國建交。事情變化之快令人意想不到。

近期,宏都拉斯轉向與中國建交,程建人認為這並不意外。他表示,宏都拉斯是該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甚至有的時候沒電,還要向另一個窮國尼加拉瓜買電。」迫切需要外援。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美國必定會介入協助台灣。然而,程建人表示,大陸目前實力強大,美國能幫助台灣的程度尚不確定。
至於密克羅尼西亞,與其他南太平洋小國一樣,曾是列強的殖民地或二戰後的託管地。美國對密國具有巨大影響。若台灣與密國建交,密國對外援需求相對較少,「比較容易處理」。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3/15在推特發表聲明說,她已指示外交部長雷處理與中國建立正式關係事宜。總統府提供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3/15在推特發表聲明說,她已指示外交部長雷處理與中國建立正式關係事宜。總統府提供

邦交國若歸零,再怎麼自稱「我是一個國家」作用也有限

未來台灣有無機會循「密克羅尼西亞」模式與更多國家拓展外交關係?程建人認為,受美國直接影響的小國就這麼多,密國模式應該只是一起特例,就算美國有意協助,循這種模式能建交的國家數量也不會多。同時,由於兩岸關係轉壞,北京對台灣也就不再客氣,邦交國「能拉就拉」,未來的外交戰場,對台灣仍然艱辛。

而與這些小國建立邦交的主要意義,最主要是還有國家承認台灣,假如將來邦交國再減少,就算他國對台灣更友好、交往更多,從《國際法》來看,「沒人承認你是個國家,不管自己再怎麼說,作用也有限,」這是一個最重要,也看不見的意義。程建人強調,「辦外交不用錢是不可能的事情」,問題在於錢要怎麼用?如何用?以及用在哪方面。這項議題對台灣來說又更複雜,因為受限政治因素,金援友邦跟軍備一樣,變成一筆不得不投入的經費,而友邦對台灣不時索求無度,現階段更容易遭到輿論撻伐與民眾批評。

「就像是軍備的購買,我們花了多少錢?不光是對台灣,對全世界來說都是一個問題。」每當他想到在戰火中的烏克蘭,傷亡無數、家園被毀,「這麼多武器投下去,為什麼不能將這些東西改做別的有意義、對人類發展與生活有幫助的事情?」

程建人指出,愛因斯坦講過一句話「全世界有兩樣東西是難以改變的,一個是宇宙,另一個是愚蠢;但宇宙有可能改變,人的愚蠢永遠不變。」講到這裡,程建人發現自己離題了,但像這類的艱難選擇,正是擺在全球主政者眼前,都必須要深思的課題。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