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晶片對決:敵人不只中國?台灣挑戰在哪?一次看懂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23-03-15

瀏覽數 17,800+

疫情以來的晶片荒,讓全球見識了台灣台積電的半導體價值,卻也引發了全球晶片戰爭。台積電提供
疫情以來的晶片荒,讓全球見識了台灣台積電的半導體價值,卻也引發了全球晶片戰爭。台積電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疫情以來的晶片荒,讓全球見識了台灣台積電的半導體價值。但,也引發了全球晶片戰爭。包括美歐日中等國,最近紛紛決定在自家打造晶圓製造基地。台灣身為全球最重要半導體製造基地的地位,就將被取代?未來面對的敵人不只中國,還有更多?哪國的野心最值得擔憂?本文集合關鍵書摘與業內說法,帶你全盤了解。 

當美國去年祭出一連串的對中晶片禁令,讓全球半導體股應聲大跌,當地政府積極邀請台灣台積電赴美設廠,更讓人深感背後複雜居心。這也讓各國半導體製造競合研究,已成一門顯學。

到底,正在全球興起的半導體設廠競賽,背後凸顯了各國哪些布局策略?為何台灣目前居於下風?以下是集合半導體專家楊應超、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新書《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等關鍵書摘,提供的友善解讀。你想知道,關於晶片戰爭的所有重要資訊,這裡一次解答。

為何全球各國都需要半導體?哪些產品裡用得到它?

尹啟銘在《晶片對決》一書中指出,疫情以來,晶片荒帶起了各國的擔憂,許多人才發現半導體的重要性。主要是,半導體其實在近幾十年來全球數位科技的世代演進,一路從個人電腦、網際網路、行動通訊等都扮演重要角色,甚至今年最夯,未來十年內也最重要的人工智慧,也預計少不了它。

資料來源:摘自《晶片對決》一書,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料整理,2020年12月25日。

資料來源:摘自《晶片對決》一書,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料整理,2020年12月25日。

而在2020到2022年全球半導體的產品市場結構中,則包括了汽車、個人電腦、手機等通訊產品;電視與遊戲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都需要半導體。

也難怪,半導體已經深入到生活中,許多關鍵產品與科技發展都需要它,各國政府自然會擔憂,若下次晶片荒再來,自己國家裡若沒有半導體製造基地,對整個國家的產業與科技發展都是負面衝擊。

全球半導體製造大國除了台灣還有誰?敵人為何不只中國?

為了發展半導體自主,許多國家地區都積極在切入半導體產業,誰會成為台灣最新的敵人?首先,對岸中國大陸,想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常挖角台灣人才已不是新聞。不過,尹啟銘在《晶片對決》書中分析指出,因為開展較慢,實力相較於台灣還有一段距離,所以看起來駭人,但先進領域短期內威脅不大。至於印度也有興趣參與,但是現在基本上還沒有真正開始,也沒有威脅性。

至於全球目前真可稱為晶片大國的,尹啟銘分析,除了台灣,還有美國、日本與南韓。而這三個晶片大國,對台灣影響甚鉅。為何他認為,這裡面,日本是盟友,韓國是台灣主要競爭對手,但是最需擔心的卻是美國態度?請見此文解讀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全球目前的半導體供應鏈分布占比如何?為何一看就知美國擔憂?

而若從目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分布來看,尹啟銘指出,美國在研發領域領先;台灣、南韓與日本則專注在晶圓製造,中國大陸則是製造後段的基地,包括了封裝、組裝與測試,但也積極布局晶圓製造中。而美國相對來看,只有研發強,製造就需要高度仰賴東亞與中國大陸。也因此更讓美國政府高度擔憂,去年除了對中國祭出晶片禁令,更決定回頭在自家重建半導體製造基地。

美國打晶片戰爭背後思維,為何他們認為不能過度仰賴台灣?

而在《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賽局,解析地緣政治下全球最關鍵科技的創新、商業模式與台灣的未來》一書中,身為美國塔夫茨(Tufts)大學國際歷史教授的作者克里斯‧米勒則直指,美國該自製半導體,不該依賴台灣。

主要是他認為,當半導體已形同新時代的石油,而整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也只能掌握全球四成原油市占時,台灣台積電一家業者,卻能吃下55%晶圓製造的市場大餅,在先進製程占比更高達92%!讓一個海外企業擁有這樣的獨占性,對美國來說太危險。他更曾公開質疑台積電高層對於台海局勢的評估,太過樂觀。

另外,米勒認為美國自從50年代以來的半導體研發,從來都切不斷政治與軍事淵源,因此本就應該適度作地緣政治避險的規劃,完整解讀可見此文

半導體專家楊應超看法:當台積電在美蓋晶圓廠,對台灣挑戰多大?

2022年12月6日,台積電完成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的移機典禮,背後更透露美國政府積極將台灣半導體實力,移植當地的野心。到底業內專家怎麼看?台灣未來要保住半導體競爭力,挑戰多大?

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也是半導體專家,更碰巧是旅居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長達40年的移民,距離台積電新廠只有一小時車程。在美國看完移機典禮後,他卻坦承「我有點擔心了」。其實,他主要有三點擔憂,此文完整呈現他的觀點。

如此看來,全球各國正搶進的晶片戰爭,確實值得深入研究與關注。未來發展還有得瞧。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