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歌響起的同時,也代表著校園裡的莘莘學子,今日之後大多數人都將正式步入社會,在人生角色轉換之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畢業典禮,邀請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創始人姚仁喜致詞,他提及面對生命的未來,要培養靜定的力量,才不致於隨波逐流,唯有自我覺知、體會生活上的美,才能從消費主義操控下解放,不論開心或辛苦,以遊戲人間的心情勇往直前,就會更自在。(本文以閱讀形式還原演說現場)
我很榮幸今天來參加陽明交通大學的畢業典禮。在此,先恭喜 2023 應屆畢業所有的同學,諸位今天終於結束了漫⻑的求學過程,即將步入社會,不再需要熬夜準備考試了!恭喜大家!
我的三個小孩比諸位同學稍⻑幾歲,所以我也還記得在他們大學畢業時,我複雜的心情,因此,在此也要向在場既歡欣又焦慮的父母們,致上最誠摯的敬意。你們都辛苦了!
說到既歡欣又焦慮的父母,幾年前在我們的女兒、老大,要離家出國念大學的時候,我跟我太太這兩位焦慮的父母都有滿腹的叮嚀想要 download 給她。但是,我跟太太的個性及性向完全相反。首先,我們在性別上完全相反,除此之外,我是極簡派,「簡單純粹」是我的座右銘,而她卻是極豐派: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除了準備滿桌的 ⻝物之外,她還要送上禮物,才勉強覺得足夠。
培養「靜」和「定」的力量,來面對人生任何挑戰
結果,為了叮嚀女兒,她動筆寫了這 一套 27 萬字、厚達四冊的《傳家》,當然也給接下來也要出國唸書的兩個弟弟;而我寫了不到 270 個字的一頁「爸爸的禮物」給他們,教導他們學會一個技巧,這個技巧就是「靜坐」,希望他們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鄉,能夠藉此而能在獨處時不感到孤獨;也希望他們在未來,能藉此培養「靜」和「定」的力量,來面對人生的任何挑戰。
幾年前,大兒子從美國德州 Rice University 畢業。大兒子跟她媽媽一樣,好客。當天晚上,他就要我在他朋友家裡做一頓晚餐,來招待他吆喝來的十幾個同學。酒足飯飽之後,兒子突然說:「爸爸,你來教教我們打坐吧!」這時,所有的人都已經有點酒意(尤其是我),但是,熬不過大家的要求,我就找了一個房間,花了大約 10 到 15 分鐘,解釋了怎麼打坐。之後,這些年輕人也就各奔東⻄了。我也就把這件事忘了。
三年後,我收到一封兒子轉來的 email,來自當晚酒後學打坐的一位美國白人同學, 他在石油公司任職,工作令人羨慕、收入也很好。他說自從那天開始,他就每天靜坐,這個習慣改變了他的一生,所以寫信來感謝我。信中,他告訴我由於打坐,他非常有收穫,其中,有一句話令我非常感動。
他說他告訴別人,靜坐,就像是「跟自己去約會 going out for a date with oneself」一樣。他也說,他現在不僅自己打坐,也教別人打坐,他還寫了一頁的靜坐說明,最下面還註明:這是根據台灣建築師 Kris Yao 所傳授的。我收到信,對我這無心插柳的結果,感到非常窩心。
又過了大約三年,我又收到他的一封信。他告訴我,他已經離開石油工業,現在搬去了 Colorado 州,成了專職的畫家!在他給我的網站上,除了許多大幅的抽象畫之 外,我看到他的照片:他從當年穿⻄裝打領帶的 all American boy 形象,轉化成滿臉落腮鬍子、極具藝術氣息的畫家了!從他的信中,我幾乎可以感受到他眼中所充滿的自信。
培養靜、定的力量,靜坐當然不是唯一的辦法。舉例來說,培養安靜讀書的習慣、與不聒噪的友人登山健行、去游泳、獨自燒一頓飯等,都可以培養這種力量。尤其在今天所謂的Attention market「注意力市場經濟」時代,我們的注意力都已變成商品。消費社會最不希望我們靜定,反而希望我們不斷地分心散亂,綁架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大家不要輕易地讓自己被偷走了。
我聽過許多年輕朋友跟我說,要「岀去尋找自己」。是的,尋找自己很重要,可是,自己可能並不在外面,而是在驀然回首的燈火闌珊處,也就是在自己的內在。有了靜定的能力,就會有「自信」,就能不隨波逐流。這是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點。
找回美感的心:停下腳步欣賞生活上的美
第二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跟我的職業有關係,那就是美感。但我想談的不是時尚雜誌上的美,也不是藝術拍賣會上的美,而是跟我們非常貼切的,生活上的美。
舉例來說,大家現在三餐都常叫 Uber Eats。我想建議大家,不要⻝物一送到,就打開直接從盒子或塑膠袋裡吃。拜託,把⻝物好好放在盤子裡,餐具擺好,倒杯 水、放好、坐下來,再吃。你沒有那麽忙。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需要以珍惜、欣賞 appreciation 的態度來進行,以某種近乎儀式性的方式來進行我們日常的生活,能加強我們對生活點滴的覺知。無論是泡一杯茶、喝一口咖啡、看著一片飄落下來的枯葉、凝視路邊的一束花、或大口吃炸排骨都一樣,全然處於當下的經驗之中,就會讓我們有美的感覺。
現在的消費主義,無所不用其極地灌輸著你和我,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美的,以致於在塑膠皮上印刷幾個字母、非常醜陋的皮包,也讓大家趨之若鶩,大掏腰包,甚至還讓沒有同樣包包的人自慚形穢!
同時,盡量拒絕使用罐頭情感的語言或 emoji 表情符號,也是讓我們發展覺知的必要方式。所以,下次,有人用簡訊跟你說他一胎生了 8 個小孩時,寫下你真正的感覺來回給他,而不要用一些免費而醜陋的 8 個表情符號回給他。
擁有自我覺知、體會生活上的美,才能從消費主義所操控的美感概念解脫出來,才能達到「自由」。
以遊戲之心面對生命,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最後,我再說個故事。我的孩子們小的時候,有時候會玩大富翁。有一次,玩著玩著,大兒子 JJ 玩到幾乎沒籌碼、快要脫底了。他的姊姊跟弟弟調侃他,說:「你快要窮到沒飯吃了!」。JJ 個性多愁善感,聽到這個,突然悲從中來,真的大哭起來。他把遊戲當成真的了。
但是,我們也都把遊戲當成真。Yuval Noah Harari 在他《人類大歷史》這本書中,提到「集體虛構的想像」這個概念。基本上,他說,我們智人 Homo Sapien 有一個物種的獨特能力,就是會集體相信、並且會努力去從事虛構出來的想像。在一次CNN 的訪問中,主持人請他例舉有什麼是這種集體虛構的想像,他回答說:「一切」。是的,一切。舉凡⺠族、國家、經濟、正義、公平、神權、人權…一直到大富翁,都是人類虛構出來的,然而我們傾注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鍥而不捨地相信、從事,不斷強化而無法撼動。
他舉了美國〈獨立宣言〉作為例子。這篇被奉為⺠主圭臬的文本,其中最著名的「每個人都被平等地創造出來,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Harari 將這句名言之中,所有所謂的「集體虛構的想像」去除之後—這些「集體虛構的想像」包括:被創造、造物者、賦予、不可剝奪的權利、自由、幸福等,而純粹只用生物學的事實來描述的話,會變成:「每個人演化各有不同,出生就具有某些可變的特性,其中包括活著和追求快感...」。可是,〈獨立宣言〉卻是多數人認為讓人們可以提升合作效率、打造美好社會的基礎。
然而,諸位不要誤會。雖然是集體虛構的想像,但我們還是要誠心以赴,認真從事,因為我們別無他途。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隨時提醒自己,這一切,都只是遊戲。就像在座的父母親們,在你們幼年時,跟你們玩沙城堡的遊戲:這裡有公主,那裡有鱷魚,英俊的王子從這邊騎馬而來...他們知道這都是虛構的,但他們跟你們一樣認真地玩,一樣地開心。
諸位從今以後步入社會,會要面對很多挑戰,有些時候會過得很開心,也有些時候會過得很辛苦。但是無論如何,隱隱約約地知道這都是一場遊戲,會讓我們「自在」,也會讓我們對所有從事這場遊戲的夥伴們,不論他們知不知道這是一場遊戲,生起同理之心,甚至利他之心。所以,以遊戲之心面對生命,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三點。
古人說:「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我們能靜定,就能產生自信;能覺知美,就能自由;能知道一切都如遊戲一般,就能自在。能夠自信、自由、自在,就能狂狷不羈、遊戲人間。一個社會缺少狂者,就會顯得溫吞;缺少狷者,就會充斥鄉愿。遊戲人間不是遊手好閒,更不是狂妄自大,而是志氣高昂、灑脫豪放、無拘無束、勇往直前地面對人生。
以此,跟大家共勉。願你們都有最美好的前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