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士去年來台居留人數達1萬813人,年增幅達84.6%,寫下統計來新高。房仲業者指出,香港過去幾年紛擾不斷,反送中運動催化下,加速了居留人口轉進台灣。住商機構引用陸委會統計資料,港澳人士來台人數逐年升高,以去年來看,港籍居留許可人數達1萬813人,年增幅達84.6%,定居許可人數也達1576人,
要讓對話成立,關鍵是對於各種和自己既定認知不同的主張,不馬上貼標籤,而是能先換位思考:「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說、這樣想?」,因此《遠見》試著「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來試著了解00世代。「人生觀」來自一個人從小到大所受教育與思辨的累積,「世界觀」建立自國際連結與資訊取得,「價值觀」來自對社會、未來
屏東縣枋寮鄉公所鄉政顧問李孟居昨晚接受大陸中央電視台專訪,李認罪是台諜,並控訴是被枋寮鄉長陳亞麟「騙去」香港支持「反送中」。陳亞麟昨晚說,李孟居還活著令人振奮,這很清楚是「被(中共)自白」的行為,「人在對岸,很多事情身不由己」,對於被騙過去一說,陳亞麟反擊「中共說的話能聽嗎?」陳亞麟昨晚獲悉李孟居現
港版國安法不僅是香港人的事,有些條款可擴及全球外國人,堪稱納管全世界,已引發各國迴響。從企業到藝術層面,南韓社會已在尋找對策,但真的能「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嗎?中國強推港版國安法,於6月30日深夜23時後即刻生效,短短二、三日內,香港當地就逮捕了300多位當權眼中的「異議者」,包含三位公務人員停
美中大戰延燒,戰場從關稅、科技,延伸到金融。隨著中國強推「港版國安法」,點燃中美下一回合的戰火,兩強究竟會戰到什麼程度? 美中兩大強權之戰,從2018年吹響號角,時值川普上任第二年,掀開美中經濟衝突的鍋蓋,先是祭出關稅戰,雙方互相加徵5~25%的貨物關稅。接著,美國又為半導體技術流向中國,
「港版國安法」火速通過到立法實施,僅兩個多月時間。正值中美兩國激烈交鋒,回歸23年的香港如何夾縫中求生存?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23週年,說好的「一國兩制」「50年不變」,迄今還沒走到一半,就已隨著「港版國安法」通過,加速步入歷史。過去一年來,成千上萬的香港抗議者上街遊行,觸發這座中國半自治城市數十
反送中運動至今一週年,雖然最具爭議的《逃犯條例》在去年10月已撤回,但一年過後,迎來的卻是港版《國安法》。香港人沉痛表示,「一國兩制已死」,而隨著時間過去,加上疫情影響,港人抗爭力道逐漸衰弱,對於前景感到悲觀。去年夏天,對香港人來說,絕對是個慘痛的季節。時間回到2019年6月15日晚上,一名男子從香
眾所矚目的《港版國安法》草案,中國人大會議今日毫無懸念以壓倒性同意票數通過,完全無視美方擬取消香港零關稅的警告,川普又會如何反擊呢?「香港自治史上最黯淡的一日!」港版國安法表決結果一出,香港網路社群哀鴻遍野。為期七天的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今天(5月28日)進入尾聲,下午3點進入壓軸階段,表決香
美國表示將取消香港關稅特殊待遇,用來回擊大陸對香港實施國家安全法,不過香港經濟日報分析,香港賴以生存的貿易、金融、商業根基都可能喪失,更可怕的是,多國可能跟進,從此丟掉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地位、失去大陸轉口港價值,成為「半封閉」城市。報導引述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白明(Ju
港版「國安法」為香港埋下隱憂(編按:已在28日表決過關),移居台灣成了香港人追尋自由、尋求庇護的首選。但香港政治難民,不見得能在台灣找到避風港,為什麼?去年9月「反送中」事件後,來台居留的香港人攀上高峰,至今年3月為止,每月來台居留的港人都維持在600人以上。光是去年,來台居留的港人達5858人,足
中國大陸21日突然公布,表示將在十三屆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提出「港版國安法」表決議程,而該法將針對「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外部勢力干預」進行立法,中國政府此舉也使香港再現大規模抗議人潮,示威者擔憂此法將動搖一國兩制和港人自治,而此法也深受國際關注。Q1:香港國安法具體內容是什麼?大陸全
編按: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嫌恐嚇記者及非法集結,今早遭香港重案組逮捕。「肥佬黎」黎智英不只是叱吒媒體圈的壹傳媒創辦人,他更是大陸黨官媒箭靶怒指的「禍港四人幫」之首、CIA特工。然而,他年幼從廣州偷渡到香港,從紡織廠打工,拚到經營成功的服裝連鎖品牌「佐丹奴」,直到1989年天安門事件讓他開始思考政治
新加坡目前新冠肺炎病例達72例,是除了中國大陸以外病例最多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交通樞紐,飛機起降頻繁,每80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降。許多陸客因為香港發生反送中示威,轉而前往新加坡旅遊。因此,即使新加坡政府反應迅速,該國仍成為大陸以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英國BBC報導,英國和南韓的許多新冠肺炎病例
香港反送中歷經八個月,除了港人的生活,還改變了什麼?它引以為傲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否穩如泰山? 2020年到來那一刻,全球都在歡慶,唯獨香港以號稱百萬人上街的示威遊行度過。反送中至今已八個月,然大小遊行從未間斷,曾經是東方最閃耀明珠,塵埃卻愈蒙愈厚。香港執業律師任建峰觀察,對比八個月前,
年中陸續造訪新加坡和香港,台北也歷經了選舉。看到三個華人社會的變化,背後最大的翻轉力是青年。香港暴力事件在台灣選舉後似乎冷了下來。過去入關,要排隊半小時,現在不到10分鐘。問起機場服務員香港狀況,他說:「沒事的,香港不會有問題的!」觀察香港從英國統治到97年回歸,一位資深媒體人分析,「年輕人抗議發展
2020總統大選進入倒數。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選前之夜,選在總統府前的凱道舉辦,共有53萬人參與。今晚最大的亮點是80位青年首投族與首次聚集的「英眼部隊」亮相,最主要目標是催年輕人務必返鄉投票。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10)日晚上在凱道前舉行選前最後一夜造勢晚會,對照一天前同一地點,對手韓國瑜的
2020年,從台灣到世界,有哪些趨勢是你不能錯過的?《遠見》採訪本土專家,並彙整權威媒體對來年的各種預測,包括《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時代雜誌》(Time)、《財星雜誌》(Fortune)、《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連線雜誌》(Wire
2019年台灣代表字選出了「亂」。如果問我,我會選「糊」。因為這一年,有人故意模糊真相,有人不明真相糊塗了;有人裝糊塗,有人真糊塗。2019年華人世界最大的事,非香港「反送中事件」莫屬。在香港大學9月的開學典禮上,劉寧榮教授發表主題演講:「客觀與理性,香港困境的思考」,他提到原來有600位同學入學,
2019年的台灣又「亂」了!外有中美貿易戰等嚴峻考驗,內有2020總統大選,政治攻防、假新聞肆虐,讓「亂」字繼2008年後,再次獲選「年度代表字」。《遠見雜誌》與「遠見研究調查」一年一度的「台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全新出爐,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反送中」成關鍵事件,對台灣社會影響深遠,導致民意的「西瓜效應
六個月以來,香港社會持續動盪不安,流血衝突在香港各地遍地開花,因此,有不少港人思考移民海外這個選項,而距離香港僅一個海峽之遙的台灣,就成了港人移民的首選之地。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的資料顯示,來台居留的港人與「月」遽增,人數不斷創新高,顯現移民台灣,已成香港居民的現在進行式。反送中街頭運動持續六個月,來台
每天都有朋友傳來香港暴亂的影片,有的是黑衣青年打劫超市,也有對著不同意見的長者潑汽油點火的恐怖鏡頭。剛從香港採訪傅高義教授回來的同事說:「中文大學校園變成戰場了」。事情已經持續了半年,沒人知道未來如何發展和結束。連香港恆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在談到這件事都說:「香港是中國人的悲劇。」「我也沒有能力想出一
哈佛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中日研究專家傅高義,日前出版新書《中國與日本》,希望發揮旁觀者優勢,書寫中日都能信服的交流歷史,讓兩國彼此了解,改善關係。他的夢是什麼?11月11日的香港很不平靜。俗稱「反送中」抗議運動,進入新高潮。蒙面黑衣的勇武派發起三天「大三罷」,癱瘓各大交通要道,要讓全港罷工、罷課
1935年出生於大陸的金耀基,二歲跟著母親逃難。1949年到了台灣,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政大政研所,再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970年他受聘於香港中文大學,直到擔任中文大學校長後退休,總計定居香港近50年了。多年來,他深入研究中國與華人社會的現代化議題,觸及文化、社會與政治等核心,是此刻少數可
香港區議會選舉昨天深夜結束,投票率創歷史新高,達71.2%,逾294萬人投票,民主派大勝,創下多個回歸以來的紀錄。本屆共有1090名候選人競逐全香港18區共452個民選議席,根據最終選舉結果,泛民主派取得壓倒性席次,取得385席,親中建制派則慘敗,只拿下59席。.今年登記選民增加約40萬
香港示威行動再升級,戰火延燒至大學校園,不少大學也宣布即起停課、提早結束學期。國內各大學也伸出援手,接收在港就讀的海內外學生來台就讀,連日已有上百通電話諮詢來台就讀或任教的諮詢電話。其中,台大已有451人申請成為隨班附讀的訪問生,清大、中山大學甚至有香港教授申請來台訪問。香港反送中運動情勢惡化,港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