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陳恆燈突破科系框架,不務正業照樣贏

學長姐帶路3〉擎壤科技執行長 陳恆燈

陳品融
user

陳品融

2023-02-23

瀏覽數 10,550+

圖/陳之俊攝
圖/陳之俊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本文出自2023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五年前,當同學畢業後紛紛進入科技業,陳恆燈卻選擇創業,成立擎壤科技。 他認為,職涯不應該受到所讀科系的限制,找到真正的自我更重要。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這句出自電影《練習曲》的台詞,是擎壤科技執行長陳恆燈從求學到創業,始終放在心裡的自我提醒。 

今年32歲的陳恆燈,曾就讀中興大學機械系、成功大學航太所,五年前,他眼見農村人口凋零,選擇創立農用無人機新創公司擎壤科技,協助農民噴灑農藥,並建立起一條龍的培訓服務,致力於解決農村人口老化問題。

相較同儕多在畢業後進入科技業,陳恆燈卻一反 常態,毅然決然創業。因為對他而言,職涯方向不應完全受所讀科系限制,反倒該翻轉邏輯,以「用以致學」的心態,找到真正的熱忱所在。 

同樣的心態,也反映在陳恆燈的求學歷程。從小,他喜歡動手做,比如玩積木、修理壞棄物,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的前路也愈來愈清晰,於是在工程類學科中,選擇偏硬體和應用的機械系。 

進入機械系就讀,對他而言,最可貴的是「工廠實習」和「專題製作」。喜愛設計東西的他,走進工廠,親眼看見機械元件如何製造、加工,才讓他意識到做設計不能天馬行空,需要更加務實檢視手邊的材料;而專題製作,則進一步讓他有機會在既定的框架中,將心中所想付諸實踐。

給新鮮人建議1〉 接觸不同事物,培養軟實力

但其實,離開課堂,才是陳恆燈的天地。「我算是比較不務正業!」陳恆燈笑道,大學期間,他將一大部分重心放在參與校外樂團,雖然沒有薪水拿,又看似跟機械本科毫不相干,但如今身為新創領導人的他回想,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養分。陳恆燈說,讀書時期同溫層很厚,玩樂團反而有機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讓他看見社會的多元樣貌,並在協調樂手、 與廠商溝通等過程中,訓練起如何與不同人打交道。 

還有一段假期,因不想閒著,陳恆燈再次突破同溫層,跑去工地應徵工作。由於身為少數有機械系背景、看得懂工程圖的人,他馬上被賦予管理工頭的任務。一名大學生擔任管理職,挑戰很大吧?陳恆燈強調,重要的還是溝通,透過一一了解每位工頭的想法、好好解釋每個決策背後的原因,並對每個人採用不同管理方法,久而久之,便能獲得工頭的信任。 

總是笑稱自己「能力不強」的陳恆燈,求學時期靠 著不斷向外突破,無形中培養軟實力。家人原先對不愛讀書的他擔心不已,但看見他的成長,也都改觀:「這個小孩子不用擔心了,應該活得下去啦!」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給新鮮人建議2〉 不光是讀書,還要跨出同溫層

不務正業、不愛循主流學習道路的陳恆燈,在當兵時期,便萌生創業的念頭。「那時候目標是一天要一個發明,就把它寫在小本子上。」 

而後,面對人生下一個十字路口——考研究所,陳恆燈起初雖也跟隨眾人,選「有名的」學校,也順利 考上臺大、成大,但臺大只念了一陣子,他看到成大航太所無人機研究室在招募研究員,勾起他的興趣,遂決 定放棄臺大,來到成大。 

「我認為這東西太酷,可以動手做,又能讓飛機 飛起來,」儘管當時無人機在台灣並無太多應用,讀航太出來,又不比電機學生高薪,但光憑「酷」一個 字,就讓陳恆燈甘願投入,也開啟他創立無人機新創公司的道路,更順勢搭上如今的無人機熱潮。 

當然,創業並非一帆風順,對外要說服老農使用無 人機、嘗試新的商業模式;對內則要持續研發產品、擴大團隊,擎壤科技直到第五年終於開始賺錢。儘管跌跌撞撞,又不比科技業安穩,「但就是需要一股衝勁,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真的就不會做了。」 

回顧求學到創業的點滴累積,陳恆燈認為最關鍵的,是「不要只會讀書」,而是找出真正想做的事, 在追尋過程中不斷學習,正如手中的產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需不斷打磨、試錯,學生更應把握大好時光,多跨出同溫層,或到產業實習。 

「不管喜不喜歡都沒關係,覺得錯了換一條路就好,最怕就是沒去做,後悔一輩子!」陳恆燈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