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普通人出了校門進入社會,這是真正屬於自己能夠掌控的人生第一階段,一個人不再依賴家庭和親友的經濟支援,獨自在社會存活。一般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工作換取收入,來度過「生存」階段,要順利再進入「生活」、「生錢」及「價值的傳承」階段,則充滿挑戰。(本文摘自《小資族房地產交易勝經》一書,作者:胡偉良,以下為摘文。)
第二階段:生活
人生的第二個財富階段也就是生活階段,從新人混到老鳥,在特定年齡階段,人生開始發生了轉變。奠定了一定的收入基礎,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或財富有了積蓄,開始組建家庭,事業趨於穩定的進步,這時就進入了人生的第二個階段,生活階段。
這時候有了一定的積蓄,不僅僅是錢,還有人際關係、人情資本,對社會和經濟的運行也有了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到這個階段,想在財富之路上有所作為,就一定需要計劃。
要不要買房,為結婚築巢?以後孩子要上什麼學校?父母年紀大了手上的錢夠不夠用?要不要自行創業……
生活階段,「生活的重點在增加收入」,除了「聰明地選對產業與企業」,拿到高薪外;下班斜槓,兼差兼職「增加第二份收入」以累積資本,並開始主動打理和規劃自己的財富,用前瞻性的思維去進行相關的(投資或創業)準備。
以買房為例,在生活階段購置的,用於自住的房子,只是生活資料,沒有流通性可言;房子,因為有負債,在資產報表上面,只能算是銀行的資產。
生活階段,以一個成年男性為例,大概30至35歲,差不多這五年時間裡面,會出現「明顯的財富分化,事業分化,和社會地位的分化。」生活階段,開始主動打理和規劃自己的財富,用前瞻性的思維去進行相關的準備,這很重要。
接下來就是設定目標,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比如5年之內和自己的另一半實現買房結婚,組建家庭,然後隨著孩子的年齡,為購置學區房或者教育投資進行準備……,這個階段才是年輕人真正啟動買房的階段。
透過第一階段的努力投資自己,這時要選擇一個值得投入的好產業(當前薪資較高的幾個產業包括:科技、醫療、金融……)和好公司;倘若你過去的學經歷限制你在好產業、和好公司發展,那麼你更需要加倍努力,讓自己成為這個不是那麼誘人的產業、公司裡面的頂尖人物(前5%的人才)。
雖然炒房、炒股可以帶來財富,但是除非你是富二代,否則我要強調,「工作才是正財」!「上班單槓,聰明地「選對產業與企業」,拿到高薪;下班斜槓,「增加第二份收入」,並拉出職涯安全網。
正財的目的是提高資金準備率,做投資理財時才容易穩定軍心、長期應變。生活階段實現穩定以後,手上財富也開始進入穩定持續增長的狀態,此時就進入了可能實現「階級躍升」的生錢階段。
第三階段:生錢
客觀來說達到這個階段一般也有一定的年齡了,基本上能進入這個階段的群體,大多在35、40歲以後,甚至更大。到了這個階段,生活的重要事項就成了「投資、資產,還有增長」。
生活階段,開始主動打理和規劃自己的財富,用前瞻性的思維去進行相關的準備,這很重要。這時候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資產,或者投資渠道,並且能對可能出現的財富增長和風險,有一定的確定性和承受力。
到了生錢階段,是人生財富之路開始踩油門的時候,踩油門以前,摸清楚路況,充分熟悉車況,做好應急方案和應變措施,接受安全教育。
真正的投資,特別是成功的投資,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這個過程中,必然有很多彎路和陷阱,此時要懂得借鑑別人失敗的經驗,提前預警。
在投資這件事情上,交學費、承擔風險、親身體驗必不可少,成功的投資和優質的資產,除了親身體驗外,沒有太多的訣竅。
「生錢階段的資本,不是錢,而是時間和學習」
在這個階段,建立好真正屬於自己的投資紀律和資產邏輯,是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要務。
生存階段和生活階段透過投機發財,短期內獲得大量財富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基本上都很難維持住財富,只有真正到了「沒有負債,或者負債完全可控」的情況下,才是最成熟的生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