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的里斯本,氣溫飆破四十度,卻無減葡萄牙人對於歐洲盃足球賽的熱情;因為只要打敗荷蘭,將是葡萄牙百年來首次踢進歐足賽冠亞軍決賽。
同時間,緊鄰球場的贊助商接待中心,身為歐洲盃足球賽IT贊助商的明基歐洲區總經理李文德頂著艷陽,正以主人的姿態,熱絡地歡迎來自歐洲各國的經銷商。
不到三年,明基成功地拿下世界第三大賽事——歐洲盃足球賽的贊助權,透過歐洲盃的電視轉播,也將BenQ紫色廣告看板,映入全球十多億球迷的眼中,而幕後的操盤手正是李文德。
六年時間,李文德深耕歐洲市場,2003年歐洲明基業績衝破2億5500萬歐元,明基品牌三分之一業績來自歐洲,今年更要挑戰7億歐元的新高。
初次拜訪李文德,原本以為應該是一位高大豪氣、身穿名牌西裝的總經理;但是,迎面而來的卻是一位中等身材、客氣隨和的專業經理人。在訪談的過程中,李文德爽朗的笑聲不時地渲染給周遭的人,儼然是BenQ「享受快樂科技」的實踐版。
隨時做好準備、勇於面對挑戰,是李文德給予人的最深刻印象,處女座的他,從旅遊業轉戰科技業,一路屢造驚奇。
十五年前,李文德在美國拿到學位之後,放棄了外商、證券業豐厚待遇的工作,卻選擇進入宏?,「做外銷,能幫台灣多賺一些外匯,」李文德笑著說。
1994年,李文德被派到紐西蘭,整頓宏?分公司的營運,一待就是三年。雖然紐西蘭只有五家IT經銷商,營收也極不起眼,但李文德卻在紐西蘭積極磨練市場營運經驗。
李文德對於市場觀察相當仔細,「一般人只重視『正』物流(訂單出貨),卻沒有顧到『逆』物流(產品回收、收帳)。」於是,他全力調整宏?紐西蘭分公司的物流作業流程,三年內,紐西蘭分公司開始轉虧為盈。
一夕易幟,acer變BenQ
調回台灣後,沒多久,李文德又被調派到歐洲分公司。
當時,宏?與明基尚未分家,共用acer的品牌,靠著宏?長期經營通路的優勢,李文德在歐洲銷售產品無往不利;但是他仍投入相當多的心力,研究歐洲的通路生態與消費者需求。
李文德觀察歐盟市場的形成,「當時我就在規劃,有一天我當上了歐洲總部總經理,要如何經營占全球IT市場三分之一的歐盟市場。」
2001年底,明基宣布以BenQ品牌,行銷全球。過去共用acer品牌的明基產品,一夕間,易幟為BenQ品牌。
2002年上半年,是李文德在歐洲推廣BenQ品牌最尷尬的階段,一方面要跟通路商維持合作關係,另一方面,要加強新品牌對消費者的宣傳。
歐洲通路商雖然大都能夠瞭解明基已經從acer變成BenQ,「但是消費者都混淆了,明明同樣的產品,昨天還是acer,今天怎麼變成了BenQ?」李文德說,那段期間,他不厭其煩地跟客戶「洗腦」,爭取經銷商對明基「享受快樂科技」的認同。
為了快速打進歐盟市場,李文德採取Hub marketing策略,先集中火力在倫敦、巴黎、米蘭、維也納等九個重點都市設立分公司,深耕當地市場,再由這些都市將BenQ的品牌輻射出去。
此外,明基不打價格戰。明基在歐洲慎選經銷商,嚴格控制產品的市場價格,防堵經銷商倒貨,破壞價格。
善用歐洲人管理市場
高度本土化也是歐洲明基的另一項特色,九個分公司總經理都是當地人,兩百人的歐洲明基團隊,來自台灣僅十人。
為了引進理念相同的人才,李文德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來招募當地的專業經理人。李文德舉例,明基德國分公司總經理Michael Grote,就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數次的懇談,涵蓋家庭背景、宗教與市場的經營,話題還聊到願不願意屈就明基的奧迪A4配車。最後,他終於答應一同與李文德打拚。
建團隊、擬定經銷策略之後,歐洲明基的下一步,就是要把BenQ的品牌深植到消費者心中,爭取認同。
歐洲明基除了贊助歐洲盃,一舉打響BenQ的知名度外,還在歐洲各國贊助足球活動、全歐DJ大賽,希望將「享受快樂科技」的訴求,與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結合。
「BenQ是少數真正經營消費者關係的台灣科技業者,」里斯本Media Markt(歐洲最大3C連鎖賣場)資訊產品銷售負責人奧利華拉(Ricardo Oliveira)指出。
在這場歐洲盃行銷大戰中,有別於可口可樂、嘉世伯啤酒都搶在里斯本機場入境大廳,大張旗鼓地打廣告;擅長逆向思考的李文德卻是逆向操作,在出境大廳做宣傳,李文德分析,「大家下了飛機後,都是急著離開機場;相反地,離境時大都會提前到機場,準備上飛機,出境大廳的廣告效果鐵定比較好。」
晚上十點,裁判哨聲響起,葡萄牙隊在飛戈的穿針引線助攻,羅納多的頭錘破網攻擊下,葡萄牙首度踢進冠亞軍決賽,整個里斯本陷入瘋狂狀態。但是李文德立刻從地主國贏球的興奮情緒中抽離,腦筋正籌畫著明天要一早出發,接待另一批的明基歐洲貴賓。這就是永遠做好準備、冷靜的明基歐洲操盤手——李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