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九合一選舉,一場投票率的決戰!

楊艾俐
user

楊艾俐

2022-11-25

瀏覽數 850+

僅為情境配圖。張智傑攝影
僅為情境配圖。張智傑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九合一選舉週六投票,這次雖是地方選舉,但事關台灣未來國家安全至大,民進黨政府是否仍因抗中保台可以大買美國武器,甚至把青年送上戰場,或兩岸問題有望和平解決,繼續進一步互動,都是民進黨與在野黨之爭。

今年選情不冷不熱,這時靠的是哪黨選民投票率高,就能勝選,因此各黨選民應該踴躍投票。 

近年來,政治幾乎成為骯髒行業,從事政治的人都被冠以「政客」之名。德國政治學者漢娜・鄂蘭早在1960年代就主張,政治參與不是民主社會中公民的消極負擔,而是人們創造歷史的積極權利。

現今很多知識分子、專業人士更以不碰政治為傲,漢娜・鄂蘭也說,民主國家,參與政治、關心公共事務是公民無可避免的義務。

唯有投下神聖一票,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hotoAC

唯有投下神聖一票,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hotoAC

選舉成為投票率的決戰 

放眼國際,越來越多國家選舉已成為投票率的決戰。美國這次期中選舉,本來媒體及民調都預測民主黨會大輸,共和黨會大贏。因為拜登從上任以來支持率就陸續創新低,最後達到36%。尤其關鍵票女性和非裔選民的支持都在流失,更重要的是75%的民眾不相信民主黨可以控制通膨。

媒體也預測共和黨將掀起紅色海嘯,大幅掌握眾議院,參議院也有很大機會奪回。但結果沒有,參議院仍然屬民主黨,眾議院也只領先七席而已。所以共和黨只有掀起一陣漣漪而已。

媒體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共和黨自恃勝利在望,很多支持者根本不去投票,尤其現在很多州都用通訊投票,選民把選票與垃圾郵件放在一起,想起要投時已找不到了。

但是為什麼共和黨人會有如此的估計,持陰謀論者認為是主流媒體引導輿論,而且是故意引導共和黨將掀起紅色海嘯,因為主流媒體多傾向民主黨,如此操作讓共和黨輕敵,而的確共和黨缺少戒心,選戰後來變得鬆散,也激不起支持者的熱情。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民主黨卻把這次選舉列為定2024江山的保衛戰,全黨動員,老邁的拜登多次到關鍵州為民主黨州長及國會議員助選催票,危機意識催出了民主黨支持者的選票。

美國年輕人不喜歡投票,不熱衷參與政治,但此次美國年輕人的高投票率穩定了民主黨原先敗選的局面。據CNN分析,30歲以下年輕族群裡,民主黨得到的投票數比共和黨多28%,可見投票的重要性。

共和黨更因為核心支持者(白人、男性、市郊居民)願意投票,靠高投票率維持了多年的地方優勢,再維持中央優勢。從1992年起,30年來共和黨有12年入主白宮,一半的時間掌控參議院,1/3的時間取得眾議院主控權。

民調易受操縱,投下神聖一票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選民也不要相信民調,認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穩當選而不去投票。民調易受操縱,判讀、樣本都不能準確反映實際選情。例如在台北市長封關民調時,各家媒體的調查對台北市長誰當選都各說各話,很難客觀。

投票者更不要輕信棄保傳言,而放棄投原來屬意的候選人或乾脆不投。26日,不管天氣、不管民調、不管宣傳,無論如何,都去投下神聖一票,決定自己的未來。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傳記及專欄作家,前汕頭大學教授,著有《孫運璿傳》、《郭台銘霸業》、《堅毅之路——吳敦義》;本文原刊載於中時新聞網,經同意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