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中市長 胡志強:文化,的確是門好生意!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4-09-02

瀏覽數 30,100+

台中市長 胡志強:文化,的確是門好生意!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文化,的確是門好生意」這個題目是《遠見》給的,我很喜歡這個題目。真正要講就得從創意開始,要談文化就要談創意。

創意從「頭」開始。我競選的廣告文宣就是用圓形的地球、太陽餅、籃球和我的「頭」做對照,台詞分別為「國際地球村 宏觀的胡志強」「在地的太陽餅 在地的胡志強」「年輕活力 行動的胡志強」,這個廣告的發明人充分利用我的優點,創造了台灣第一張富有創意的選舉海報。

在如此奇怪的競選海報和觀念之下,我覺得我是用創意、活力、新觀念競選、當選,然後開始面對一個城市。

今天要講的不是雙城記,而是一個文化城的新生命,台灣之心,閃亮其「中」,台中就是台灣的中心點(heart of Taiwan),給人家熱情、活力的感覺。不過說到台中不能只想台中,要想成一個中台區塊,苗栗以南、雲林以北,一共有六百萬人。這六百萬人以台中為中心,畫一個圈,北到苗栗、南到雲林,都只要一小時左右的車程就能到達,很多國外的城市都是以一小時車程為生活半徑,所以我們覺得台中最少要做到中台區塊的中心;最大則要變成整個台灣的中心。

很少人知道台中市的西部地區,約一、兩百公頃的範圍,我稱為「九次元交通」,它包括台中港海運中心、中二高、高鐵路運中心、中彰快速道路、清泉崗空運中心、中山高、都會區捷運系統、台鐵都會交通中樞、中投快速公路等,很少有一塊地區有這麼密集的交通網絡,這就是台中發展的最大潛力。

我常講台中「三、二、一」。「三」是城市人口排名第三,次於台北和高雄,去年3月台中市剛滿一百萬人,而且人口每月增加約一千人;「二」則是都會面積排名第二;「一」則是《遠見》雜誌調查「國內民眾最願意居住的城市」,第一名就是台中市。

五大感受激盪出市政理念

做市長有什麼感受?大概有五種感受:第一是我突然間接觸到一個新觀念──「區塊發展」與「都會競爭力」,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麼人呼應。我做新聞局長、外交部長時,天天想的都是國家競爭力,但當全世界的大公司在考慮投資設廠、開會、展覽、旅遊時,它是在城市之間選擇?還是在國家之間選呢?

沒有城市競爭力,哪來國家競爭力?中央政府到現在還不會統計一個城市的總生產值,所以我們都不曉得台北市或其他城市一年的輸出。但是當你遇到大陸的縣市長,跟你握手問候同時,馬上就可以說出他們城市一年的出口為何。其實,城市競爭力與國家競爭力是互補的。

第二種感受是──如果你要在國內勝出,先在國際出名。例如打棒球在台灣得到冠軍,沒有人注意,一得到世界冠軍,馬上引人矚目;城市也是一樣的,必須於國際間先有競爭力、先出名,把地球村當舞台。台中、台中,就是站在舞「台中」央,這是我們要好好努力的。

再來第三個觀念是a city with a face,一個城市如果沒有特色,便無法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台灣有三大都會區,那北部主要的特色就是政治和金融;南部是產業、貨運、海運;而台中一定是朝藝文、學術方向走。我常問自己,當別人去過台中後,會不會記住台中這張臉?

第四個觀念,我們都說企業化政府,一個企業化的政府就是要幫人民賺錢,你必須幫自己找到很好的定位,如中部六縣市是消費之都、天生的服務中心、創意產業發源地等。這也因此引出第五個觀念,一個好的城市必須三合一:「show me the money」,城市能賺錢,才能在「繁榮進步」和「理想家園」中,追求經濟發展和優質生活。

政府就是要會賺錢,例如,在某處斥資預算投資,規劃內五年後全部賺回來,這就是一個好政府。不然,哪裡有錢做發展?市政要靠市場,要做market study(市場研究),評估能不能把錢賺回來。市長就是店長,這是我深切的體會,我身為一個市長,不能幫台中賺錢的話,台中絕對沒有建設。

三大願景四大主軸

而台中市的願景是什麼呢?就是文化、經濟、國際城,透過四大主軸來發展,第一是定位:創意、活力、文化城,要把文化帶到生意、帶到經濟。第二是雙軌策略,包括中科和古根漢;第三是優質家園,這是最起碼要做到的,不能為了做文化,而忽略治安、交通、環保……。最後是效率政府:廉正、便民、競爭力。

有句話說「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我覺得「長」也沒用,要真真正正地放在心裡,從民眾的角度看問題,才能讓大家覺醒,為城市建立共識。

根據《遠見》7月號對台灣城市競爭力的調查,台中市排名第二,僅次於台北市,不過台中市一年的預算約為新台幣280億元,低於台北市許多。調查還指出「政府效率」方面,台中市從上年二十名升至第四名。且只有台中市的暴力犯罪發生率明顯下降,我一上任就把警察局長找來,要求確實做好兩件事——控制暴力犯罪、降低小汽車失竊率。

在交通方面,包括了公車、停車、塞車、地鐵、台鐵、高鐵、海運、空運、三通等問題急待解決。高鐵大概明年就會通車,一旦通車,台中市到台北只要四十分鐘;台中市到高雄四十五分鐘,到時台中真的變成台灣的中心。若再有一條鐵路通到花蓮,台中到花蓮只要四十分鐘,花蓮便成為我的郊區。

這是一個文化創意的時代,我們要把台中變成一個創意、活力、文化城!英國政府在1997年正式成立文化體育媒體部,文化創意產業自此成為國家政策,1997年便成文化創意世紀元年。

我們再看看上海的文化經驗,上海在英國之前就開始動了,從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等充實建設,吸引外資,擴大市場。上海在1990年至1995年的文化建設投資額為1億2400萬美元,到了1996至2000年再投資兩倍資金。之後上海得到不錯的回收成效,2001年會展收入2億2300萬美元,交易額達68億2000萬美元;2003年還爭取到2010世界博覽會。

都柏林投資1億5000萬美元,改建都柏林大教堂為音樂啤酒吧,吸引七十二家新企業在教堂吧周圍落戶,創造了一千兩百個就業機會。西班牙畢爾包是最近最有名的城市更新經驗,有人問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師蓋瑞(Frank Gehry)說,你想把美術館蓋成什麼樣子呢?設計師拿了一張紙搓一搓,再把它丟在桌上,那就是他想要蓋的樣子。古根漢美術館的特殊外觀與收藏,吸引無數人前來參觀,使一個城市完全復興。

不只台灣,整個亞太地區好像也沒有辦過真正受到國際矚目的藝術節,像愛丁堡藝術節、荷蘭爵士音樂節、德國慕尼黑啤酒節等,這些節慶都可以帶來很高的經濟利潤。

談文化,基礎建設不可廢

談到台中古根漢,最近社會討論讓我看起來好像一個「失意漢」或「負心漢」。其實談文化以前,基礎建設要先做好,古根漢園區、國家歌劇院、流行音樂中心、圓形戶外劇場、國際棒球場、極限運動場等六大硬體建設我們都正在進行中。

●古根漢園區:我漸漸不再講古根漢美術館,而是講古根漢園區,因為它包括了三個館、四棟建築。不僅是古根漢和我們合作,俄國聖彼得堡冬宮、奧地利國家美術館也計畫在台中設分館,所以是三個館;另外再加上國家歌劇院、新市政府、新市議會共四棟建築,就成為一個古根漢園區,如果做得好,會成為全台最前衛的建築。

我們找來二王一后設計古根漢園區,其一是蓋畢爾包古根漢的蓋瑞,他已初步同意幫我們蓋市政中心和市議會;第二是諾威爾(Jean Nouvel),要替我們蓋國家歌劇院;另一位女士是哈蒂(Zaha Hadid),她幫我們設計古根漢美術館,這個作品的一部分已使她得到世界建築界的諾貝爾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普立茲克建築獎)。

哈蒂的古根漢美術館設計超前衛,包括有一棟建築會移動,這是世界上第一棟會移動的建築;此外隨著條紋設計的天窗擺動,內部光線變化萬千,使得展覽品讓人產生特殊的感受。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國家歌劇院:國家歌劇院則是一個方格子的設計,外觀以黑色花崗岩內含金屬細粒砌成,中庭水景映照,有一個演奏廳就是在水上。國家歌劇院白天看起來是黑色建築,偶爾會閃光;到了晚上,因為內部用紅色布置,透過窗戶、燈光會顯現出黑、金、紅交織成的特殊景象。

●青少年流行音樂中心:台中要蓋一個青少年流行音樂中心,將運動、購物娛樂、科技混在一起,特別找來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艾倫(Stan Allen)設計。這個中心將設有Nike Town,Nike Town在芝加哥參觀人數破百萬人;這裡還預計設有受到青少年廣大歡迎的LEGO land。我們計畫是30億元政府預算;17億元民間投資,當時行政院要拿出100億元在北、中、南各設一個青少年流行音樂中心,如今我們想的,可能已經超過行政院當時的構想。

●圓形戶外劇場:要成為文化藝術城,一定要有戶外表演的圓形劇場,這裡設有一萬五千個位置,全部是綠建築,沒有鋼骨水泥,可坐在椅子或草地上,與自然融合。這個案子下個月就會發包,明年底或後年初落成。

●國際棒球場:台中缺一個國際棒球場,目前我們已規劃好,預計兩萬個座位,也是下個月發包動工。

●極限運動場:已於今年1月啟用,讓飆單車、滑板、直排輪、攀岩等運動愛好者,有發揮熱情活力的場地。

在硬體建設外,更要有好的軟體計畫,例如舉辦台中文化季,其中包括台中燈會、維也納愛樂表演、爵士音樂節、馬友友絲路之旅、巴西嘉年華、城市閱讀等,現在也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活動,但是等辦了十年、二十年以後,台中真的會成為文化城。

我們去年辦台灣燈會,來了六百四十萬人次,十二天燈會預估的經濟收入為新台幣50億元。有人跟我說,阿里山一年的觀光收入為7億5000萬元,才十二天的燈會帶來這麼大的經濟效益,光太陽餅就多賣了1億元。

還有辦巴西嘉年華活動時,十萬個年輕人在街上跳舞,他們拿著啤酒,臉上畫著彩繪與巴西熱舞女郎一起high,這是我們作夢都沒有想到的盛況。

經濟新主流——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毫無疑問的是二十一世紀生金蛋的天鵝。馬來西亞趨勢專家馮久玲說:「生意是什麼?它是生動的主意。」那什麼是生動?生動就是創意與活力。坦白講,今天你有創意和活力,把它和文化結合,就很可能成功。

郝金斯(John Hawkins)在他的書《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談到,包括影視、媒體、廣告、音樂、表演藝術、設計、數位內容、出版、展演設施在內的文化創意經濟,已成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主潮流,平均每天在全世界創造220億美元商機。

以《哈利波特》為例,系列書出版以來,已創下出版界的世界銷售紀錄;且被譯為一百三十餘國文字;J.K.羅琳現在財產估計超過3億英鎊,成為世界第一富婆。

美國費城也重建了七十個博物館、一百二十個表演場所、五十一個展覽館、三十九個藝術中心等;總體經濟上增加了5.64億美元,也增加了一萬一千個工作機會。

如果題目不叫「文化,的確是門好生意」或是「台中市的文化建設」,我就會稱為「泰國餐與星巴克」,這兩個都是休閒飲食文化當中,創造奇蹟的案例。

泰國政府把泰國餐當作商品推薦,希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品嚐,他們營造「異國」(exotic)的感覺,讓人好像到了泰國一樣。泰國政府未來五年將在海外開辦三千家堅持水準的泰國餐館,並研究定位發展,包括平價便餐;中等價位及高級餐飲;此外還在世界各地舉辦烹飪大會與表演,帶動觀光業蓬勃發展。

1987年舒爾茨(Howard Schultz)成為星巴克總裁時,只有六家店,但到了2003年,星巴克在全球超過三十個國家有七千五百間店,營運收入超過40億7500萬美元。舒爾茨認為義大利人迷咖啡是迷人際關係,他鼓勵大家要享受咖啡、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雖然大家都喝咖啡,但星巴克懂得將咖啡變成文化,創造驚人的經濟利潤。

文化創意產業整體投資回收比是一比四,僅有軍火業、博奕業及性交易產業差堪比擬。畢爾包古根漢投資1億2000萬美元建設,開館五年總體經濟回收9億2000萬美元,達到近一比八的回收比。

文化創意產業就是要創造精神加物質的美好感覺,讓人在消費同時,覺得是一種成就。

台灣的文化創意不是沒有條件,我認為有兩個地方要加強,一是業界的整合與協調;另一個我覺得是中央政府沒有盡到責任。

文化要成為活水,資訊流通便成關鍵,台中有四千八百個鄰,每個鄰都要有文化種子,致力流通資訊,讓文化成為「活水」走入每個家庭。

「財富會消失;權力會更替;生命會凋零,只有美和創造力,永垂不朽!」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現場交流

Q:當大家都在看啞鈴的兩端——台北和高雄時,常忽略了台中,你如何在啞鈴的兩端,選擇突破困境的方式?

A:在啞鈴的兩邊都是重點,中間沒有重點,所以有時候是重北輕南;有時候是重南輕北;有時候甚至南北均重,就好像沒有中間。我常說「中部人,你為什麼不生氣?」因為求人不如求己,永遠不會有三個球的啞鈴,所以我必須提出好的願景、規劃,和其他縣市好好合作,共生共榮,這才對大家都有好處。

以前追我太太時,我也覺得自己條件不好,與其去求她,不如把自己的條件變好一點,所以要靠自己。因此即便中間被忽視,只要努力,相信可以改善許多客觀條件,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Q:我是一個文化工作者,在實際推行文化時,常常遇到很多困難,例如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或者有些優質的文化藝術,因為民眾不瞭解,反應並不好;以及缺少文化管理人員、解說員等軟體資源,該如何面對這些困境?

A:文化一定要像活水,一定要有人出來看,台灣人看電視的時間遠超過晚上散步的時間,所以我們要讓資訊流通,鼓勵大家出來看表演。一個生命的孕育和誕生都要經過「陣痛」期,上述這些問題都是陣痛,我們要去面對它,就算有人不喜歡、看不懂,但是我們還是得做下去,只有不斷地做,生命才會誕生,否則要選擇放棄嗎?Never give up!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