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20大後的「獨裁者陷阱」!習近平任內將攻台?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2-10-26

瀏覽數 32,300+

習近平在20大得到第三任期,滿潮都是習家軍。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取自中國政府網
習近平在20大得到第三任期,滿潮都是習家軍。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取自中國政府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中國20大落幕,從胡錦濤被離場、七名政治局常委全是習家軍,讓人對習近平的集權一身不寒而慄。而不管習近平是作到2027年抑或2032年,他會不會在任內武統台灣仍讓台灣人惴惴不安,到底習近平的邏輯會是什麼?

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被架離、7席政治局常委全被習近平人馬掌握,中共二十大在兩大驚嘆號下畫下句點。在眾人輕鬆看待這場政治秀,冷眼看待胡錦濤的下場,其實兩岸關係未來走向與台海局勢的發展,更值得注意。從本次結果來看,兩岸確實已走進深水區,台灣人被迫面對命運分岔口。  

不可諱言,習近平打破過去幾十年建立的規矩,讓中共從開放走向更極權的路線,加上美國又頻繁示警中共即將武力犯台,台灣民眾必須做好充分心理準備。

「從理性來看,中共要很快動手武統台灣不太可能,只有一個可能,誤判。」二十大落幕,國內多個學術、智庫,隨即展開多場研討會,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在國策院座談會中指出,習近平當然希望在他的第三任期內併吞台灣,完成統一大業。但看到俄烏戰爭中,歐美各國如何齊心協力援烏抗俄,這對習近平肯定有嚇阻作用,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習近平應不至於貿然出手。

但令人擔憂的,是習近平在二十大中「大獲全勝」,7常委都是習近平的人馬,包括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很可能讓整個黨內缺乏糾錯機制,容易讓習陷入「獨裁者陷阱」。

從近年習近平強行將國安法套在香港上,讓香港不再是一隻生金蛋的金鵝,或者是恐嚇台灣引起國際反彈等等事件,未來習近平大概率會持續這樣的強硬方針,這也會增加誤判的風險。

和統為主基調,習近平無主動武統意圖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則從軍事角度分析,認為習近平目前並無主動對台實施武統的意圖。他強調,從習近平的二十大報告,以及先前《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等講稿,可發現習口徑相當一致,基本上仍強調「和統」,但不放棄軍事手段。

也因為習近平多次作出類似的聲明,馬振坤指出,若中共決定要武力犯台,「決不可能採取偷襲手段」,這是因為中共對台要從和統轉為武統,是重大的政策轉變,習近平必須明確做出宣示,因為這不僅涉及到解放軍,還牽涉到龐大的黨、政、軍體系,包括全國性的政治性動員、意識形態動員等等,牽一髮而動全身。

人事部份,習近平這次任命張又俠、何衛東兩位具實戰經驗的將領,擔綱軍委副主席,代表習近平要求軍隊現代化建設腳步加快,並非是要對外用兵。因為以解放軍性質,當中共要對外用兵時,政治控制非常重要,那兩位軍委副主席,其中一位必須是政治幹部出身,來嚴密控制軍隊內部的政治思想。從兩位軍委副主席都是作戰軍官出身,代表習近平並無對外用兵的準備。

馬振坤預測,未來中共在台海周邊的施壓力度,「達到一個爆發衝突的臨界點就停止」,但一定會比過去還強烈,共軍機艦會更頻繁侵擾台灣周遭海空域,甚至國軍外離島船艦運補任務也可能受到干擾。這樣的新常態,將加大兩岸軍事衝突的風險。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中共對台三巨頭出爐,促統不會只是口號

「從對台政策來看,中共對台三巨頭已經明朗,分別是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副組長王滬寧、秘書長王毅。」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認為,擔任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具備頂層設計、對美工作兩項專長,由他來處理對台政策,代表中國大陸一定是積極在做對台總體工作的戰略部署,穩步推進統一進程,「不會只是一個口號,而是會化為實際作為。」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張智傑攝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張智傑攝

另外,北京也很清楚,要處理台灣問題,無非就是反獨、促統,其中,對美工作是重中之重。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王滬寧不但是擅長頂層設計、戰略部署的理論家,也是對美國最有影響力、對習近平最有影響力的決策者,台灣必須審慎來面對未來這個佈局。

張五岳也強調,從這屆的二十大人事佈局來看,習近平並沒有培養接班人,代表他的任期「一定不會只到2027年,至少到2032年」,因此外界在談習要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是在五年任期內,還是在長期任期內,這兩個要區分清楚。」

由於北京方面認為,只有強化武力準備,才能防範外部勢力干涉及台獨,並以武逼談、逼降、逼和,武力準備是反獨促統的最核心武器,「一定會做」;但北京同樣認為,5年內完成和統、武統的機率均微乎其微。

因此張五岳分析,在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這5年中,北京會做的,一定是希望在推動統一這項議題上取得歷史性的進程,不讓統一停留在一個口號或宣示的階段。

張五岳認為,北京最可能透過「民主協商」的方式,來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儘管這套作法,並不能反映台灣的主流民意。

台灣部分,必須在美中關係、中共國家發展、兩岸關係互信及實力對比這三個制約下,做出有效因應,是未來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