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聯準會為抑制高通膨不斷升息,已續升息12碼,使得台灣壽險業淨值大幅下降,創史上新低,也讓許多投資人及保戶神經繃緊,甚至有七家壽險公司的淨值比已低於法定3%門檻,究竟這樁「淨值危機」影響有多大?
其實,目前外界所看到的「淨值比」是無法反映壽險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由於目前台灣正處於會計公報接軌的過渡期,壽險業在IFRS 9公報下,資產面按市價計價,受到升息影響反映債券價格下跌資產縮水,但負債面要到2026年才能接軌IFRS 17,以致無法以公允價值反映升息對負債的「正面影響」。
又壽險業的保險合約動輒長達20、30年以上,負債的存續期間均較投資的債券長,預估升息對保險負債公允價值之減少,將大於債券下跌之影響程度。
若真要考量升息對負債的影響,保險公司在金管會要求下,也都有試算接軌IFRS17的淨值比,大多可回升至3%以上,因此目前壽險業應無立即危機,必須持續追蹤觀察。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