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不到一季,就已進入民調支持率30%保衛戰,究竟為什麼?
南韓素人總統尹錫悅上任,不到一季,期間鬧出不少議論,不論是選戰前所言將實施「清算(文政權)說」、搬遷總統府、與前任囚禁的總統們的「互動」,抑或近月來的核電議題;乃至6月底在北約峰會與拜登握手時,拜登無視笑臉的尹氏,「無眼神交會」握手,而撇頭與他人會談的場景,皆引起南韓國民熱議。
然而,就我看來,尹錫悅目前最大的難題,應該仍是國民關切的內政問題,先不論我們先前言及南韓近日來外食費的激增趨勢,諸如「萬元炸醬麵」、「一條3000元的紫菜包飯」年代即將到來,乃至政府為了控制物價通膨,所實施的多次升息手段。
如最近的一次,為南韓央行於本月(7月)13日,又再度宣布升息兩碼,將基準利率由目前的1.75%上調至2.25%,這也是1999年南韓啟用利率來做為貨幣政策主要工具後,時隔23年,再次一度升息兩碼。
除此之外,眾所皆知,因最近國際經濟波動大,韓幣面對強勢美元,節節敗退,諸如本月15日當地韓元匯率,時隔13年後,韓元兌美元匯率再度跌破1320元等,這些現況都一再顯示著南韓國內外經濟,正面臨嚴峻考驗。
南韓職場菜鳥與老鳥的距離:2.87倍的工資
但面對國際經濟的波動,吸引我注意的是,尹錫悅與內部官員的協調似也出現鬆動,造成府院溝通不易局面。
起因在於上個月底,韓國雇佣勞動部長李正植(音譯)針對現存的兩大制度:工資工齡制度、工作時間制度,召開「勞動市場改革方向」記者會,宣布將進行大規模「改革」發言。
而前者改革,主要是面對逐漸高齡化、退休年限後延的韓國社會所做出的改革計畫,因為目前韓國超過千人的大企業與國營事業,有將近70.3%都採用工資工齡制度,因此導致職場新鮮人(工作不到1年),竟與工作長達30年勞動者的工資差距高達2.87倍,薪資分配不均嚴重。
此數據比起鄰國日本的2.27倍還高呢,參考的另外一個數值則是歐盟的1.65倍,故高層認為有改革之必要。
同樣地,後者則是針對現行韓國「加班」工時進行協調,因韓國現行法定正常工時每週為40小時(一天約為8小時),而每週加班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
因此換算下來,勞動者每週最多就工作52小時;而此項「52小時週工時」(주 52시간 근무제)也是先前執政五年的文在寅政府,最受好評的勞動政策,因為文在寅一口氣將每週最長的工作時間68小時縮短為52小時,少了16個小時。
尹錫悅打臉兩大勞動改革,府院協調出問題?
然而,但勞動部部長所提出的「加班」改革,乃是試圖在此框架內(「每週」加班不能超過12小時),改以「月」為單位,如第一週加班15小時,而第二週9小時、第三、四週都為12小時,總計加班時數為每月48小時,即沒有違法。
反對此改革的否定論者認為,此政策間接允許雇主可要求勞動者當週加班時間超過12小時,違背了先前「週52小時」框架外,可能因勞動者每週工時不固定的增減,徒增職安風險;而另一方面,肯定論者認為,此新制以「月」為大單位,取代舊制的「週」,可增加勞動者、雇主調配工作時間「靈活性」,把工作時間自主性回歸到勞資雙方,打造出雙贏局面。
然而,就在這兩項改革案浮上檯面,引來支持、反對論者爭論之際,卻沒想到此不到24小時時間,馬上遭到最高長官尹錫悅打臉,認為勞動部所提出的兩項改革計畫,並非官方正式立場,甚至引來尹氏微言,認為勞動部在宣布這些大規模改革計畫,並未事先跟他進行匯報,反倒是他透過了媒體報導,才得知此消息。
這樣的尷尬場景,也讓不少人擔心起,是否府院資訊落差、協調不合。
而上述這一個多月的外交、內政風波,也馬上反映在尹錫悅的支持率。據最新的韓媒《京鄉新聞》 報導,尹錫悅的支持率低落到30.2%,而整體受訪者(1022未成年受訪者),不滿意尹錫悅執政度,已經高達67.2%,而這些數值,實在是值得新手素人總統尹錫悅深思。
(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