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教育有多重要?
我國已開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政府大力宣傳此時代終身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一起來從事終身教育,不斷地提升本身的技術,以免落為失業族群。
但是沒有失業威脅的人便不需要終身教育嗎?終身教育到底有多重要?我國沒有員工職業生涯與薪資變化的長期追蹤調查,但美、加有此類的調查。
從加拿大最近的一項追蹤調查資料中,我們可以得知成年的員工其教育程度愈高者,薪資愈高(頁100表一),但是,更重要的是員工進修與薪資水準的密切關係。
表一的數字告訴我們,年齡四十歲以上的員工,只要他進入大學修讀學位,並且在第三年的調查時完成他的大學教育,在第五年調查時,他的薪資可以高達加幣3萬7667元,比那個從第一年開始便已有大學文憑卻沒有進修的員工的年薪加幣3萬7189元還要多,其原因是因為這個不斷進修的員工,他所得到的知識比那個五年前已完成大學教育的員工更新、更先進,因此他的薪資也較高。
同樣地,當我們比較一個專科畢業生沒有進修,另一個沒有專科文憑卻有進修且在第三年調查時完成專科學業者,其薪資在第五年調查時亦超過已有專科文憑而沒有進修的員工。表一的訊息非常清楚,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員工不但要比誰的教育程度高,更要比誰在不斷地進修,只有不斷地取得最新的知識與技術的員工才能生存。
低教育程度的員工,低終身教育的意願
雖然終身教育如此重要,但是國內外的資料均顯示:教育程度愈低的員工,他們追求終身教育的意願愈低,矛盾的是,這些低教育程度的員工是最需要終身教育的族群,因為他們的工作最容易被新技術或開發中國家的勞工所取代。
為什麼低教育水準的員工反而不願意接受終身教育呢?因為他們的教育投資報酬率低,缺乏接受終身教育的誘因。在表二(頁100),我們比較一個四十歲或以上的成年員工,如果他們發覺自己教育不足,而要回校完成其高中教育時的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自己負擔所有的學雜費與所有在學期間所損失的薪資,如此他的教育投資報酬率是負0.1%;但是如果政府補助他所有的學雜費,他的教育投資報酬率轉變成正0.1%;假如政府補助他所有的學雜費與在學期間所損失的薪資,則他的教育投資報酬率會上升到7.4%。同樣地,對一個回校攻讀學士學位的員工而言,他在上述三種情況下的投資報酬率,分別是4.8%、5.3%與25.9%。
換言之,教育程度愈高的員工,終身教育投資報酬率愈高,因此他們願意接受終身教育。
如何誘使低教育水準的員工從事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是如此重要,但是對教育程度低的員工其投資報酬率很低,該如何提升他們從事終身教育的誘因?很簡單,政府補助低教育程度員工終身教育的經費與部分在學期間薪資的損失,減低他們從事終身教育的成本,提升他們教育投資的報酬,以減免所得稅的方式鼓勵企業提供低教育程度員工,從事終身教育的帶薪假期。鼓勵員工在加班時,將這些加班時數儲存起來,到某時期轉換成終身教育的時數;並鼓勵學校開設在職專班、進修班。此外,教育部該以補助方式鼓勵學校研發新教材、新教學方法,提升對成年人教學的效率,如此員工可在較短期間內完成其學業。
總而言之,政府應對低教育程度者補貼其所有進修費用與學習期間所損失的薪資,而教育程度愈高者,愈不需要政府對回流教育的補助。
政府補助低教育程度人士從事終身教育時,其經費好像很貴,但是政府應把提升勞動人口之終身教育做為重大基礎建設的一種,它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會比任何實體物質高,政府應予以慎重的考慮。
(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