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偷聽電話買股秒賺6000萬?武林高手的內線交易

陳冲
user

陳冲

2022-03-16

瀏覽數 1,15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少年時期,嗜看武俠小說,看到武林高手,為窺知屋內情況,每自屋簷下滑,「勁灌足尖,玉龍倒懸」,幼年的我,不禁嘖嘖稱奇,以為是中國獨有的功夫。及長,接觸資本市場法規時,居然發現洋人也有類似武功,喚作Eavesdropping,英漢字典譯為竊聽/偷聽,是內線交易的一種。

從表面意思言,Eaves就是屋簷,dropping是滴水也是倒掛,英文字典原意hang from the eaves of a building so as to hear what is said within,果然有玉龍倒懸的味道,由此也可見竊聽絕不是件輕鬆的差事。 

上週(3月中旬),媒體傳出一則內線交易起訴案例,由證券交易法觀點,很有教育意義,可作為警世教材之用也是Eavesdropping罕見並且典型的案例,當天媒體標題是S董驚爆贈女友7.8 她一肩扛:偷聽電話買股賺6000。  

依起訴書所載,梳理與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一構成要件有關之案情如下:T公司的S董擬將公司讓售與D公司,某日S董在女友家休息時,與併購團隊電話討論案情,女友聽到T公司要出售,乃利用S董平時所給的7.8億元,於消息未公開前,買入T公司股票,獲利約6000萬元

S董女友因涉嫌內線交易被提起公訴,新聞一出引來關注,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S董女友因涉嫌內線交易被提起公訴,新聞一出引來關注,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購股資金雖來自S董,但S董對女友上述作為並不知情,檢察官基於認定之事實,將女友提起公訴,女友是證交法的Insider,但非傳統觀念的內部人而是民國77年(1988)修法後,參照美國法增列的自內部人獲悉消息之人(Tippee),並且還是個勁灌足尖,倒懸屋簷的武林高手只是現代高手不必精通輕功罷了。  

證券交易法第157條之一,禁止內線交易,該條規定各種態樣,其中第五款則是從前四款所列之人獲悉消息之人

消息如係內部人例如:董事告知,或許有之,但如係偷聽而得,則較罕見,因為參與併購事務的人,多有職業上的警覺,一般均謹言慎行,消息不易外洩,非內部人會不小心聽到的機會不大,所以Eavesdropping的內線交易不多可作為教材的案例自然少見,加上本案金額不小,可以想見國內許多學者都在研究。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投資大眾對內線交易的認識,一般常見的是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大股東(但須持股10%以上利用重大消息牟利,這是第157條之一前兩款的範圍,再來就是第三款基於職業關係知悉利多或利空消息之人,常以會計師、律師、精算師為例。

內部人較易忽略的是第四款,喪失身分未滿六個月者,數年前即有一位金融機構董事長因離職後三個月賣股而被訴。至於第五款,正如前述,出現頻率最少,尤其是無意中聽到,見獵心喜,以致誤觸法網。 

數位時代,偷聽已不需要倒掛於屋簷,但另一方面言,上市櫃公司的Insider,處理可能重大影響其股票價格的消息更宜慎重其事,不應隨意甚至為炫耀,而在不適當地點談論這些material information,可能誤傷他人,更可能會傷害資本市場。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原文刊載於新世代金融基金會網站,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