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的位置剛剛好在中間,均衡地坐落在台灣的中央。具有全省連鎖店規模的王品牛排,企業集團總部設在台中。王品牛排總裁戴勝益透露,全省分店店長從各地前來開會花費的交通時間差不多,「早上九點開會,大家幾乎都在七點半出門,準時抵達台中,」戴勝益說。
但是,過去的二十年來,台中市是台灣西岸的地理中心,卻是文化的邊陲地帶。
過去,包括羅浮宮、黃金印象等超級大展都跳過台中,「頂多有些偶像歌手或是團體的演唱會,」台中市勞工局長賴淑惠很感慨。
台中不是沒有藝術文化的愛好者,但是,眾人的眼光總是集中於台中的鋼管辣妹、色情酒店。
台中有些很有特色的餐飲形式,成為台灣的流行文化帶領者,但是,這些流行文化,只能風靡一時,「台中的流行文化,扎不了根,」建築師姜樂靜持平地說。
一年半以前,台中市民選擇胡志強擔任市長,台中的藝文活動突然濃厚起來了。
從台中市爭取古根漢美術館、卡瑞拉斯、小提琴家林昭亮等世界首屈一指的音樂家到台中表演,重量級的藝術明星,讓台中市民的文化視野愈形寬闊。「大台中文藝復興時代來臨了!」出身中台灣、曾獲遠東建築師獎的姜樂靜說。
愈來愈多的國外藝術界人士,開始注意到台中這個城市。「文化才是台中市的定位,」胡志強說。
文化,讓國際級藝術家主動表示願意來到台中。今年4月初維也納愛樂室內交響樂團2003年亞洲巡迴演出活動,把台中市定為首演的第一站,這場台中市開埠以來最具分量的交響樂團演奏會,讓中台灣的愛樂人為之瘋狂,觀眾的熱情,更引爆了指揮家祖賓.梅塔(Zubin Mehta)的回應。這位國際知名的大師級指揮家,出席演出後的酒會時主動說,「等台中市的音樂廳蓋好,我很樂意做開幕表演。」 被《聯合報》定義為「文化市長」的胡志強,引述這位國際指揮大師的承諾時,臉上掩不住欣喜的笑容。
因為文化,祖賓.梅塔自動表示願意再到台中來。也因為文化,台中的名字出現在《亞洲華爾街日報》和《倫敦金融時報》。「那是因為古根漢的緣故,」胡志強說。
一年多以前,胡志強在歐洲碰到古根漢董事會的董事時,提到希望爭取古根漢在亞洲的台中市設分館,董事回答一句:「台what?」當場讓胡志強很尷尬,也凸顯台中市在國際間根本沒有知名度。
一年以前,台中對國際文化界人士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是,因為台中市積極爭取古根漢,突然和上海、巴西維多利亞(Victoria)和阿根廷羅沙利歐(Rosario)站在同一個舞台。「我們和這些城市一起爭取成為下一所古根漢的主人,」胡志強說。
爭取古根漢台中分館的可行性評估快要完成時,美國古根漢基金會執行長克倫士(Thomas Krens)與建築師努維勒(Jean Nouvel)三度抵達台中市,與市府討論未來台中古根漢美術館的設計構想及建築型式等等。
台中市成為愈來愈多國際藝術人士聽到的名字。「只要台中與世界接軌,台中就會走入國際,」胡志強說。
文化的硬體建設很重要;除了古根漢,胡志強還要蓋一個大型的表演中心、戶外劇場,可以容納一萬五千人。
台中市籌建國家歌劇院的計畫,已獲得文建會同意,這座戶外環形劇場,不僅是台灣唯一,更將是亞太地區的文化地標。除了歌劇院外,旁邊還要建一座小型音樂廳;台中市四年的文化預算比例,會愈來愈高,「四年內提升到台中市總預算的3%,」胡志強說。
由公共政策起步建造硬體,在此同時,民間的文化力量也在茁壯中。台中市的公共文化意識是由政府和民間共同攜手完成的;胡志強帶來了朝氣,他希望台中因文化而光明,但民間的力量才能真正底蘊台中的文化根基。
風化一度成為台中市的標記
早年曾有文化城之稱的台中,十多年前卻被貼上風化城的標籤。
分析這段不光榮的背景,台中人認為,台中的色情行業領先其他地區,和產業、地方區位都有關係。「土地投機熱讓很多人一夜致富,」一位老台中人談到了十多年前的台中投資,也是投機狂潮。
金錢遊戲讓很多人迷失,也形成色情行業的產業鏈,導致「風化」一度取代台中「文化」發展的位置。
這位老台中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歷任台中市的執政者對都市發展的認知錯誤,以為運用土地重劃、投機性的活動就能帶來高倍數獲利。這種虛構、浮誇的經濟榮景,造就了台中色情娛樂產業的盛行。
風化台中,不是真的台中。
但這裡大多數的居民,都和從小在台中長大的胡志強一樣,不喜歡美麗的台中市被貼上「風化」的標籤。
台中市是許多台北人心目中的祕密花園;台灣高鐵公司董事長殷琪小時候逃家,總是躲到台中流浪,台北市長馬英九也表示,對台中很有好感。
從空中俯瞰大台中,像是一個綠意盎然的大公園。和台北同屬於盆地地形,西北角的台中公園是一叢綠,市郊是一環環青翠的綠;綠川、柳川流貫其間,頗有古詩的意境。
台中的樹種繁多,猶如自然植物園,梅川園道接近中港路的茄苳公園裡,有千年的茄苳樹、五權園道內有輕擺的楊柳,白鴿群毫不懼人漫步在綠地間。
從歷史看台中,這塊豐腴的盆地,原來是平埔族岸裡社的聚落,他們沿河散居,直到明清以後,漢族移入墾殖,才開始發展。
日治時代,日本人以「京都」做為台中都市規劃的藍本,奠定台中成為台灣中部的政治中心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台中雲集著社會精英,他們或投身政治社會運動、或埋頭文化改造運動,讓當時的台中地區(大台中州),成為全台灣的文化中心。
企業、文化人都愛台中
豐沛的文化、歷史背景和地理中心位置,讓台中成為一個可以兼容並蓄的地方。
企業人和文化人都愛到台中呼吸、吸收養分。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只要到台中,就會到無為草堂;戴勝益每週一次躲在無為草堂思考。
從人的品質來看,台中市是知識水準很高的地方,台中市的教育人口,十五歲以上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者占72.5%,僅次於台北,十五歲以上識字率更高達98.03%,是全國第一。(表)
在台中,隨時可能遇見功力媲美幾米的美術、藝術家。台中得旺公所的藝術工作者陳世強,用淡彩繪出台中美術園道的街景;他創作的小女孩芭布拉和一隻鴿子,引領人們進入台中藝文空間、還有三十五家個性商店的故事。
文化,是一種價值、一種品味,也是一種教養;在台中街頭,隨時可能碰到追求理想甚於一切的教育人。
台中松竹國小的老師賈心梅,為了學生在暑假期間能真正認識校園及台中市的植物,課餘時間就騎著摩托車或步行走遍台中街道,為學生蒐集與校園裡相同的植物。
這是台中教育人的自我要求,這是基於追求提升學生素質的價值觀,而不只是教學的熱忱。賈心梅用細筆一筆一畫地素描出街道路樹,讓學生和校園裡的植物互相對照,「這樣才能讓小朋友曉得,他們在校園和街道上看到的是同一種植物,」賈心梅老師說。
台中民間文化的力量很蓬勃。兩年才蓋好、位在大墩十街的養慧學院,足與東海大學的路斯易教堂相提並論的建築,引起國際級的建築雜誌多次報導。
作家李歐梵把咖啡館和書店視為一座城市的文化指標。「無為草堂、耕讀園、春水堂這些台中茶文化,」這些都是亞都麗緻飯店集團總裁嚴長壽眼中,台中的資源。
但是,台中茶文化也有瓶頸,嚴長壽認為,台中茶文化沒有自己的文化,沒有方向,只能成為別人的影子。
文化可以變成商機來經營,沒有文化就不會有深度,也無法創造差異性,「沒有文化就不會讓人欣賞,感動人心,」嚴長壽語重心長地說。
文化是很好的素材,可以增加附加價值,但是要把視野放進生活。「具有指標性的人物應該要當仁不讓,站到前面來,」嚴長壽強調。
台中市過去的問題在於沒有機會接觸國際級文化的滋養,讓精緻文化和生活文化齊頭並進,讓生活文化具有美感,是台中市文化升級的重要課題。
胡志強最大的帶領作用就是讓地方人士打破地方格局,讓台中有機會成為國際城市。
馬英九認為古根漢博物館到台中就是很好的願景,「成功的話,台中會有一個文化地景,對整個台灣都有幫助,」馬英九說。
文化能讓台中成為國際城市
姜樂靜認為古根漢博物館到台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不管能不能成功,爭取古根漢這件事能讓台中人知道,文化能讓台中成為國際級的城市,」她說。
從小在台中長大、念書時在台北,選擇在台中定居的姜樂靜分析胡志強高票當選台中市長的主因,在於他以文化為台中找到一個很好的定位。「他知道文化是個好生意,」姜樂靜說。
兩年前,胡志強競選台中市長時,就以文化做為競選主軸,他進駐台中市府之後,也積極重新建構一張新的台中文化地圖。
以國際都會的標準看台中,台中當然還不能稱得上是個國際城市。至少當外國人到台中時,還沒法找到一本像樣的藝文資訊導覽(文化地圖)手冊或是旅遊地圖。
對國外觀光客具有吸引力的台中美術園道,雖然製作了導遊手冊,美園道商店街協會理事長羅友竹坦誠地笑著說,「我們忘了做英文版!」
維也納愛樂在中興大學的演出活動中出席的觀眾,有人穿晚禮服,也有人穿牛仔褲,「活動更久一點,台中人會懂得怎麼穿,」台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總幹事朱蕙蘭說。
台中人知道自己想要轉變的企圖心。從台中人的表情可以窺見一二。微笑的台中人站在街頭,帶著欣欣向榮的味道。
背景是座大花園的台中街景,油綠的葉子和蒨蒨紅花,陽光斜斜地散落入散發青草味道的廣場園道,台中人散步時不是溜狗就是「溜小孩。」
台中人能體會法國人對美與創造力的真理。法國人相信,財富會消失,權力會更替,生命會凋萎,只有美和創造力永垂不朽,「台中人也是,」熱衷地方文化事務的姜樂靜說。
只要有創意,通往台中的每一條路,都開向美好的未來。「美好之前的努力更重要,」姜樂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