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趙少康/黨意不能與民意隔絕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8-05-15

瀏覽數 12,050+

趙少康/黨意不能與民意隔絕
 

本文出自 1988 / 6月號雜誌 第024期遠見雜誌

去年中共的「十三大」在全世界造成相當大的衝擊。那時我剛好去美國國會做遊說工作,看到美國的電視、報紙幾乎都用頭條、頭版來報導。特別是中共幹部的年輕化、隔代接班的順利,使國際上印象非常深刻。

這次國民黨十三全大會具有相當特殊的意義,因此我特別談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要選黨主席,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後黨主席要不要任期限制?主席過世誰來接位呢?我想黨主席倒不必規定任期,因為黨章規定很清楚,黨主席是由黨員代表大會來選。我們只要規定,幾年召開一次黨員代表大會,自然黨主席就必須選,就算是連任,也必須要選。

黨主席任期三年

所以,我建議應該三年開一次,配合立法委員任期。我希望將來我們的國家能慢慢朝內閣制走,那麼以後的閣揆必須是國會裡多數黨的領袖,否則他的政策在國會裡會遭到挑戰,得不到支持。

再下來就談到中央委員和中常委。以前的選舉,是上面交下來一個參考名單,選舉只是形式上的,這樣是不是就是「黨員全國代表」大會呢?

我們既然對抗共產,民主是不得不走的道路,國家要談民主,黨要不要談民主?所以,我認為國民黨要先從自己做起,反求諸己,再談社會、國家、整個政策的民主。

國民黨現在非常想民主,但是又怕民主,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他很願意大家來選,但是又怕選的人不是他想要的,怎麼辦?

上次我特別跟執政黨內部建議,國民黨一定要面對一個問題:不要說黨中央喜歡的人,民眾不喜歡;黨中央不喜歡的人,民眾喜歡,那麼黨意就和民意隔絕了。國民黨很怕,萬一這些在行政上很重要的人選不上怎麼辦?這些是必須考慮的,但是我們仍然覺得要朝民主的方式邁進。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國民黨如果沒有做到多元化,還是和五十年前革命的時候一樣,很多選民就會到別的地方去找能夠代表他的。美國最近的選舉已經有半數的選民叫獨立選民,是以候選人取向,另外有百分之三十以上叫單獨意見取向,只要候選人政見有反墮胎、反槍、環境保護、反抗…,就投他一票。這是很情緒化的。台灣很快的會走上這條路。

再談到幾個問題。內閣是否要改組、國民黨內部和政府的年輕化問題、怎樣用經濟實力拓展外交的問題、國會問題、環境問題、社會福利問題、貪污風紀問題……,這些問題在十三全大會也應該要討論。

台灣不可能遺世獨立

另外就是大陸政策問題,這可能是個相當重要的議題,因為今天台灣面臨的問題,一是大陸問題,一是外交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又合而為一,就是「中國問題」。

今天我國的儲蓄率已經超過四0%了,最近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調查說,大家對半年內很有信心,但是兩年後會降低將近二十個百分點。

我常思考為什麼有這個問題。今天台灣包括資本家和一般人民在內,很多人對前途有一種不確定的感覺,為什麼?因為中國問題不能解決。很多人說,我不看中國問題,我只看台灣問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政治人物,千萬不要自以為台灣可以遺世而獨立,遺世而獨立就羽化而登仙了。

所以處理大陸問題要有步驟、有計畫,但是現在沒有,做得很亂。今天世界上除了我們還有兩個國土分裂的國家:南北韓、東西德。韓國至少有「國土統一院」,西德有「德德關係部」,都是專門來思考、從事這件政治工作。

【遠見 x 未來少年】全家一起培養國際視野>趁週年慶入手加送1期,還送《未來少年》知識庫!

無可拖延的事

我們有「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但是實際上並沒有達到實質規畫的作用。所以,我覺得,將來怎麼樣對於大陸問題有個短、中、長程、明確的政策和步驟,已經是無可拖延的事。

我也很同意,我們先從經濟開始,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提倡的「經濟反攻」、「經濟統一」。像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談「大東亞共榮圈」,談了半天,還是失敗。但是今天日本經濟對世界的影響,絕對超過當時軍事對世界的影響。

大陸上的同胞就是我們的同胞,假如我們能夠想辦法從各個角度來刺激他們,使他們的生活改善,只要生活改善後,自然會要求人權、要求民主、要求參與,你擋都擋不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著手,我覺得是最為「四兩撥千斤」的辦法。而且台灣的優勢就是經濟,所以不要口號,先從經濟開始做起。

關心台灣人民福祉

我想,有個問題我們要思考。今天,中共也好、台灣也好,都喊「統一」,但是,不要為統一而統一,只是為統一而統一,為大中國主義而統一,這是很危險的。

為什麼要統一?今天的統一,不是為統一而統一,而是為了台灣的生存和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今天,你不統一他,他就有可能要統一你,他統一你後,台灣就完了,我們不願意生活在他們那種生活方式下。這個道理,我覺得政府一直沒有講清楚。

而且,台灣這麼小,我們今天是小而強,但是我們希望做到大而強,往那裡去「大」?何必捨近求遠,就是大陸!

很詫異的,我幾次到中南部演講,扶輪社、青商會,或是一些中小企業,一談到大陸,每人都充滿了希望,有些希望也許是不切實際的,不過沒有一個人贊成台獨。

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光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共打不打我們還不一定,但是至少會封閉台灣海峽,到時他還跟你做生意、給你優惠嗎?很難啦!今天,如果我們抱定以我們的方式來統一大陸,他至少是開放的,有無窮的希望在那裡。因此大陸對我們是個危機,但也絕對是個機會,它現在落後,但潛力是很大的。

美國新聞週刊曾做過一個專題:二十一世紀是太平洋地區的世紀。在這個報導中,大陸幾乎是重心。專題分析,將來太平洋的中心一個是日本,一個是中國大陸,那麼台灣要扮演什麼角色?

台灣對大陸的貢獻

二十一世紀的太平洋世紀,台灣準備好沒有?預備扮演什麼角色?將來在中國大陸改革的歷史或過程裡,台灣要扮演什麼角色?我們要置身事外,譏笑他們的改革都是假的,只是掩飾馬列主義失敗的藉口呢?還是積極來參與,大陸要改革,我們台灣幫助你改革?

台灣在大陸的改革中,應扮演積極的角色,而不是置身事外。他們有反對改革的,也有主張改革的,我們要不要去幫助主張改革的,讓他們在大陸上能夠成功?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將來對大陸有非常大的貢獻,我相信大陸人民不會忘記台灣對他們的協助。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