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楊元慶 直接挑戰IBM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3-04-01

瀏覽數 18,400+

楊元慶 直接挑戰IBM
 

本文出自 2003 / 4月號雜誌 第202期遠見雜誌

聯想少帥,真的很帥。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身穿深色POLO衫、剪裁合宜的獵裝外套,談吐間,聯想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散發出自信、大氣的氣質,輕易地將他對於資訊科技(IT)產業的熱情,渲染到身旁的每一個人。

2月中旬,帶著近千億元訂單的楊元慶,旋風式地造訪台灣。「短短四天,拜訪將近二十多家台商!」一位替他安排在台行程的業者觀察指出,狂熱於工作的楊元慶,不放過每個可以做生意的機會,從一大早吃早餐開始,到晚上十二點多回到飯店,隨時隨地都保持著最佳戰鬥狀態。

二十四歲進聯想、三十歲不到就接下聯想集團的個人電腦部門,三十六歲時,楊元慶已經是聯想創辦人柳傳志的第一接班人。

2001年4月20日,聯想少帥楊元慶從柳傳志手中,接下印有「聯想未來」的大旗,正式宣告中國第一大電腦公司進入了「楊元慶時代」。

在柳楊二人的世代交替領導下,連續四年,聯想居於大陸民營企業前十強霸主地位,並被美國《Business Week》評選為全球第八大資訊科技企業,而楊元慶也被譽為亞洲之星。

但他並沒有沈醉於這些讚譽中,相反地,聯想在2002年拿下中國大陸30.7%的電腦市占率之後,楊元慶苦思著要讓聯想跳上另一個階梯——十年內擠進全球前五百大企業、進軍資訊科技服務業、建構跨資訊產品的平台。

從產品導向的電腦品牌廠商,轉型到服務導向,是楊元慶為聯想定下的十年計畫。

現代徽商講求執行力 

祖籍浙江,但在安徽出生的楊元慶,血液裡流著與紅頂商人胡雪巖相同的徽商血統;嚴謹、堅韌的性格以及講求效率、執行力,是楊元慶的領導風格。從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國新生代企業家的戰鬥力。

楊元慶相當重視效率與執行力,甚至連運動時也都很講求效率。他並不喜歡悠閒高雅的高爾夫球,激烈的網球運動才是他最愛的運動,「因為網球是最高效率出汗的活動,」楊元慶強調。

楊元慶雖然很大氣,但卻絲毫沒有傲氣。

「心胸開闊,虛心學習」是他的一大特質,幾乎每位供應聯想產品的台商,都稱讚楊元慶身段柔軟。一位從1996年開始就與楊元慶生意往來的台商指出,楊元慶沒有大陸企業家常有的自大與傲氣,總以為「做到中國第一大,就是世界第一大」。

「很肯低下頭來學習,是他能持續成長的原因,」緯創資通董事室特別助理吳思本中肯地指出。

再造企業文化 

楊元慶接任聯想集團的掌門人之後,再造聯想集團的企業文化,新文化是未來聯想邁向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重要根基。

十五年的資訊科技產業歷練,讓楊元慶體悟到開發市場、創新產品,或許不是最難,對企業領導人來說,最難的是如何建立好的企業文化,讓公司在不斷地擴充中,仍能保持當年的創業精神與彈性。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在接受《遠見》雜誌的獨家專訪中,楊元慶滿懷憧憬地談到他為聯想訂定了「服務客戶、精準求實、誠信共享、創業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其中,創業創新是他最重視的企業文化。

聯想於1984年由柳傳志創辦,十九年內從一家員工十多人、代理國外電腦產品的小公司,快速躍升為擁有一萬多名員工、2002年營業額突破30億美元的龐大集團,但也逐漸喪失創業階段的熱情。

有鑑於此,楊元慶希望重拾艱苦創業時的精神。楊元慶指出,透過鼓勵員工輪崗(轉換職務),可以讓員工上緊發條,隨時保持對工作的熱忱。

此外,聯想也積極鼓勵員工出去創業,如員工想要發展某種業務,但聯想集團內暫時沒有發展這種業務的想法與需求時,楊元慶會鼓勵員工先出去創業。如果新事業經營得好,聯想再將新公司買回來。「企業永遠都在創業,要保持創業時候的激情,」楊元慶說。

積極建立跨產品平台 

雖然聯想穩坐中國最大的電腦品牌寶座,但是缺乏資訊科技先進技術卻是楊元慶心中的痛。以個人電腦(PC)起家的聯想,正面臨到電腦產品微利化的衝擊。聯想電腦發展腳步逐漸趨緩,單靠改善內部流程,降低成本的方法似乎已走到盡頭,到底聯想未來大躍進的成長動力在哪裡?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楊元慶的心頭。

過去,「貿(品牌)、工(製造)、技(技術)」的聯想發展策略,聯想僅擁有在中國的電腦品牌優勢,面對IBM(國際商業機器)、惠普(HP)、戴爾(Dell)的國際大廠激烈競爭,顯得相當弱勢。「高科技的企業沒有技術不行。我們現在不僅發展產品的技術,還要發展一些前瞻性的技術,」楊元慶強調。 

在個人電腦趨向同質化、利潤微薄的狀況下,聯想必須殺出一條血路。楊元慶將聯想的產品線劃分成信息終端產品(電腦、手機、數位相機)、後台產品(伺服器、網路儲存產品與技術)及資訊科技服務。

發展無線關聯技術 

為了串聯這三大產品線,聯想積極投入發展「無線、關聯技術」,希望能夠走一條技術創新的路線。

聯想在最近幾年積極透過合資、併購的方式,跨入無線通訊與資訊科技服務領域。

2002年2月底,聯想與廈華電子合資1億5000萬元人民幣,成立聯想廈華移動通信科技公司,正式進軍手機設計、生產領域。

聯想集團策略投資部策略業務發展總監盧建軍指出,第一步,聯想要讓所有的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家電都「連結」起來。簡單地說,聯想就是要建立起跨電子產品的平台。然後逐漸擴展到實現所有的硬體、網路資源的連結、互通。

一般人都認為聯想的最大競爭對手是戴爾,但在楊元慶的心中,藍色資訊巨人IBM才是他最敬重的對手與學習目標。「我們還是希望自己未來能更像IBM,」楊元慶說。

或許,目前聯想距離IBM的技術差距還是很遙遠,很多電腦資訊廠商可能會對於楊元慶想要挑戰IBM的想法,感到嗤之以鼻。

事實擺在眼前,聯想擁有中國大陸持續高度成長的電腦市場,正當台灣、日本、韓國的資訊廠商受限於全球電腦市場萎縮之際,聯想卻可以利用龐大的電腦內需市場,支撐先進的技術研發,大幅縮短與日、韓、台業者之間的差距。「大陸的電腦市場,得天獨厚地提供了聯想十年內的轉型支援與力道,這是台灣廠商所沒有的機會,」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說。

看準時機,三十九歲的少帥楊元慶正邁開大步,向躋身世界五百大企業的夢想推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