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那一夜的昆山:緊急限電、台商跳腳!旺季沒指望了?

#能耗雙控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1-09-28

瀏覽數 78,450+

圖/台商示意圖。陳之俊攝
圖/台商示意圖。陳之俊攝

9月26日那一夜的昆山,沒像往常燈火通明,一連五天,生產線上的機器不再轟鳴作響。限電令讓台商被迫減產、違約交貨,還可能無法獲得客戶的諒解而必須賠償。更不確定的是,工業禁電的措施恐將延續到年底,這原本是業者喜迎歐美耶誕節、新年旺季大單的賺錢時刻......

「這次限電,大家都亂成一團了,」江蘇昆山榮邦機械總經理陳裕盛從微信通話的那一頭說道,但口吻聽不出是憤怒抑或感慨。

儘管去年大陸也有「能耗雙控」限電措施,但今年明顯時程提早了,涉及的省份變多,而且很多企業和工廠事先毫不知情。

以陳裕盛為例,限電前一天的9月25日,還到昆山市政府開會到晚上10點多,隔天早上突然接到限電通知,從當天中午12點以後,暫停供應工業用電到9月底,「各廠反應當然就炸鍋了,因為連富士康都要停工,」陳裕盛說。

在昆山經營20餘年的榮邦機械,主要生產運動器材和自行車零配件,配合政策停工至9月底,生產線停止運作的這五天,產能大約減少1/5。

限電無法如期交貨,成為台商難題

9月27日,昆山高新區舉辦「台商說昆山話」比賽,各企業台商老總齊聚一堂,互相訊問之下,幾乎是統統都受到用電限制,即使A股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昆山城北工業區一位副會長大吐苦水,塞港缺櫃的窘境下,好不容易喬到9月28日的船期,應可如約出貨給韓國的三星,訂單已經完成75%左右,就差那25%沒電可製造。

「如果沒有如期交貨的話,就要賠償客戶,」另一位精密鑄件廠女台幹加入談話補充說:「難怪每個企業都跳起來了。」

還有一家A股台企,早在數年前大量採行太陽能發電,目前已能供應總用電量的60%,因此這一次限電受到的影響比較小,一時之間讓眾人羨慕不已。

台商大本營昆山不少台廠大受限電衝擊。陳應欽攝

台商大本營昆山不少台廠大受限電衝擊。陳應欽攝

政策執行層面「高低不齊」

台商們聊完,忍不住拿紙搧風,由於昆山大規模限電,就連他們在比賽的禮堂裡也不開空調,撐到下午冷氣勉強開了30分鐘,之後又關掉,直到比賽結束沒再重啟。隸屬政府單位的昆山管委會更苦,辦公室早就連續三天沒吹冷氣。

熟知內情人士指出,其實這次「能耗雙控」限電,並非一視同仁,像電子五哥中的某一家大廠就收到昆山市政府的預先提醒,籲請該廠提前加班趕工,以因應即將實施的限電措施。限電措施結束後,該廠也可能被列入10月1日後的「放電對象」。

「我們不是被能耗雙控針對的目標,」代工大廠高管透露,大陸用電量較多的是鋼鐵、石化、水泥等產業,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用電量較少,儘管限電措施是一聲令下,全體製造業適用,但在執行層面會有「高低不齊」的現象。

「很難用民主國家的思惟,去判定共產國家的執政手段,」這位高管說:「有時候,共產國家比資本主義還要資本主義。」

能耗雙控趨嚴的催化劑 

能耗雙控並不是一夕誕生的新政策,先前就已三令五申,為何這一次明顯趨嚴呢?8月12日,大陸發改委印發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的通知,成為其中最核心的催化劑之一。

通知指出,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雲南、陝西、江蘇九個省,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成為一級預警,連續15年排名中國縣級市第一、台廠雲集的昆山,便在「吃下一張紅牌」的江蘇省。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訂閱遠見,贈送24吋行李胖胖箱

而浙江、河南、甘肅、四川、安徽、貴州、山西、黑龍江、遼寧、江西10個省,上半年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為二級預警。

對於能耗強度不降反升的地區,北京中央要求各地方政府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

「如果沒達成中央下達的減排目標,將被問責,地方官是要掉烏紗帽的,」熟知大陸政界遷邏輯的人士指出。於是,這19個省幾乎在同一期間展開降低能耗的行動,而工業用電成為減排必然的選擇。

珠三角能耗「情節不重大」?

輔導台商30年、華信統領企管顧問袁明仁,因新冠疫情,一年多以來沒再去大陸,卻從9月26日起陸陸續續接到大陸台商打來的「求救」訊息,包括廣東東莞的鞋廠和機械廠,以及昆山電子業、印刷電路板行業。

中國政府發布限電措施的微信截圖。袁明仁提供

中國政府發布限電措施的微信截圖。袁明仁提供

「各個地區的限電措施不太一樣,」袁明仁說,像整個廣東省是「錯峰用電」,東莞厚街鎮9月22~26日,每天全時段停止工業生產負荷用電,東莞長安鎮是9月22日~9月24日停電,東莞清溪鎮則是9月22~27日期间執行「開二停五」輪休方案,兩天有電五天沒電。

到了珠海,供電情況又不一樣。

為迪士尼在全球打造三座主題樂園城堡、位於珠海的豪門國際開發董事長簡廷在,接到了廣東電網的兩通簡訊,上面寫著:

「尊敬的客戶,您好!由於目前我省電力供應緊張,為保障電力有序供應,按照『保民生、保公用、保重點』原則,依據本市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的有序用電方案,請貴戶於2021年9月25日、26日調整生產安排,在用電高峰時段(8:00-23:00)停止生產用電。感謝您對電力供應保障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壓力就變很大了,」簡廷在說,比起長三角,珠三角製造業的能耗「情節沒那重大」,但仍然對企業經營造成影響。

根據紅頭文件《廣東省2021年能耗雙控工作方案》披露,各大生產重鎮皆有安排「減排業績」(見下表),到了年底就要完成階段性任務,沒完成者,便趕在最後這四個月「補交作業」,偏偏期間是歐美耶誕節及新年旺單的時刻。

 

袁明仁指出,驟然無電可用被迫停產,對台商不只是減產或無法交貨、違約賠償的困擾,還將負擔工人流失、資金一時週轉不靈的壓力。

流水線停擺,員工閒在那裡怎麼辦?沒班可加,工資降低,人員流動了怎麼辦?

袁明仁說,大陸現在缺工情勢嚴峻,限電將讓工廠流失工人,往後很難再找到人手。

同時,很多台商的資金週轉是靠客戶訂金或自有資金進行備貨,產品出口之後拿到客戶的錢,然後才能夠支付工資和租金等等,假使整體產能只剩下1/3,容易發生現金流不足,甚至週轉不靈的財務危機。

專家及業者臆測,「拉閘停電」有可能延續實施到年底,隨之所引發的骨牌效應,非同小可。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