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學習是一輩子的

林婉蓉
user

林婉蓉

2002-04-01

瀏覽數 52,150+

學習是一輩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2 / 4月號雜誌 第190期遠見雜誌

態度親切,舉止優雅的怡富投顧董事長宋文琪,不會給人「女強人」的壓迫感,而兼具男性的果決與女性的柔美。

不到五十歲的宋文琪,當選過第三屆「金彝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第一屆傑出工商婦女,今年還升任整個集團的大中華區基金行銷主管。

東吳外文系畢業後,宋文琪踏入社會的前十年都在做行政工作,然而知所不足的自覺與強烈的求知欲,讓她從不停止學習,在金融專業領域開創自己的一番事業。

邊做邊學

強烈的求知欲讓宋文琪從小就清楚自己要念大學。初中畢業時,父親認為女孩子考護專、當護士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宋文琪明確地知道自己希望考高中、念大學。「因為我想知道更多東西,見更多事物,將來有更多空間,」宋文琪為自己爭取到念高中的機會。

大學畢業後前十年,宋文琪在工作上學習。宋文琪的第一個工作是貿易公司的祕書,從打字、後勤、行政、會計、倉儲,到對外聯繫、爭取代理、結匯、報關,有太多東西可以學。

兩年半後,宋文琪和朋友合開貿易公司,擔任行政經理長達七年半。最後,宋文琪心中強烈的求知欲望又燃起,希望能學更多、見識更廣,於是想出國留學,充實自己。「那時候我像池塘中很安逸卻不滿足的魚,一天到晚想到海裡面看看,」宋文琪描述當初的心情。

後來宋文琪的留學計畫未能成行,卻進了怡富投顧。已婚的宋文琪,當時家中有八十多歲的公公,以及兩個兩歲和三歲的小孩,捨不下家庭單飛,於是成為台灣第一家外商證券投資顧問公司(怡富)的第二號員工。

那時候宋文琪看著報紙廣告找工作,將目標設定為國際化公司。她認為進入怡富這樣的金融機構,在專業(金融)和語文上,都有很大的學習空間。「我最擔心自己不自覺,不知道自己少了什麼,多了什麼,糊裡糊塗過一輩子,」知所不足的特質,讓宋文琪有目標、有效率地學習。

過去以個人意志領導同事的宋文琪,十三年前坐上怡富投顧副總經理的位置後,開始覺得自己溝通和領導能力不足。於是宋文琪自費參加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班,開啟十多年的管理學習之旅,陸續上了卡內基管理策劃班、政大企家班、倫敦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管理班、政大CMBA(Continued MBA)。

凡宋文琪上過的課都沒有白上的。上完卡內基管理策劃班後,她就養成訂立三年工作目標的習慣。

宋文琪的第一個三年計畫是當上外商金融機構的總經理、學習完整的管理專業、高爾夫球打一百桿以內,並維持好身材,穿衣尺寸絕不超過歐洲三十八號。宋文琪不僅達成目標,還遠遠超越。

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在卡內基的訓練中,宋文琪還學會表達。以前宋文琪總是隱藏自己的感受,將自己封閉起來;現在宋文琪瞭解,要獲得同仁的合作,要先把心交給他,才能有回饋。「從此我願意把自己打開給別人看見,表達自己的感謝,承認自己的錯誤和挫折,」宋文琪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事。

政大企家班的課程,則把宋文琪管理所需的相關知識都教了一遍,也為她十多年的工作做一個總整理。

這讓當時升任總經理的宋文琪,有信心應付更多挑戰,而老師和同學都在課堂上發問、講評的互動教學方式,也被她應用在管理工作的執行上。

網路和電子商務的崛起,又帶領宋文琪重回校園。新經濟的衝擊和新世紀的趨勢,讓原本對網路和電子商務一竅不通的宋文琪,進了政大CMBA。「再去上課,學一些新把戲,」宋文琪希望在上課中,從老師和同學那邊得到啟發。

宋文琪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直接應用。2001年年初,她在怡富集團內部推行「學習型組織」,全體動員,希望以「學習」打造鋼鐵的團隊,培養新競爭力。「我們不能用以前的方式和能力在新時代中競爭,那就不一定會贏了,」宋文琪說。

宋文琪在公司內開了八十多種課程,分為三大主題,每個員工都要修滿三十小時。去年達成率173%,平均每人修五十二小時。公司的教育學習預算,每人每年高達15000元。

不知道是很痛苦的事

無知的痛苦,讓宋文琪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運動員的毅力,讓宋文琪終身學習。「不知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宋文琪說。

宋文琪認為壓力來自於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應付問題。尤其是工作上需要的知識,宋文琪如果不知道,會覺得非常痛苦,因為無法和同事討論,提出有用的建議,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宋文琪最恨別人跟她說,「跟你講你也不知道。」她的理念是「不會就學」。

宋文琪擁有運動員的耐力和毅力,能夠不間斷地持續學習,而且一定做到。其實宋文琪在學生時代是短跑選手,不僅跑得快,也很能走,可以從台北車站走到位於外雙溪的東吳大學。

宋文琪一直像運動員般,總是不斷達成目標,超越自己。怡富投顧總經理蕭碧華認為,運動員的訓練嚴格,需要極大的耐力和毅力挑戰自我極限,而宋文琪一直保留運動員的特質,不斷為自己訂定更高的目標。「她在創紀錄的過程中,一直往上爬,」蕭碧華形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