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讀者做調查對象
上期「遠見」獨家調查以大學生為對象比較不客觀,因為他們有功課、活動多,比較沒有時間注意這方面的問題,才會有很多人沒意見,不作答的比例很高。
建議以後多用讀者做為調查對象,因為「遠見」讀者涵蓋面較廣,比較能真正反映民意。
台北 賈世明
進一步探索長老會動向
頃閱貴刊本期(編按:七十七年一月號,十九期)「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也歸上帝?」一文,有幾點意見:
一、前一陣子長老教會牧師走上街頭,令人對這樣的組織非常好奇,這篇文章解了我胸中部份的疑惑,但我更想知道這些牧師的意見是否能代表台灣的二十一萬教徒(根據文中資料)?他們未來的動向如何?希望「遠見」能做進一步的探索。
二、我建議促成一次執政黨和長老會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讓彼此之間的「對立」和「有理說不清」得到化解。如真能如此,應該是社會的福氣。
台南 陳克明
吳祖光精神
元月號遠見以十二頁的篇幅,報導中國大陸劇作家吳祖光及他的妻女新鳳霞、吳霜的故事,讀完令人直呼過癮,意猶未盡。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夫妻之愛、父女之情等人性光輝,不曾因政治的迫害而褪色。吳祖光下放北大荒三年,過著非人的生活,卻認為是「好事」。他這種不論遭遇多麼惡劣,都可以從中找到積極因素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希望遠見以後多刊登類似吳祖光這種第一手資料、在別的報章雜誌所看不到的報導。
左營 張家瑋
願接待大陸青年遊台
閱完元月號「遠見」高希均教授寫的「大陸留美學生向台灣獻策」一文,感觸頗多。
海峽兩岸的中國人理應作更多的接觸與瞭解。文中提及兩位大陸青年思想家回大陸前有意到台灣參觀旅行,若能實現,個人樂於請假一週接待,請轉達個人的這項誠意。
屏東 陳明德
遠見調查轟動海峽彼岸
千山要我轉告:他非常滿意他這篇「吳祖光笑看冷暖人間」的登出。只有幾個校對的疏忽,他很諒解。
他說「遠見」的民意調查有時轟動海峽的那一邊,他也從來沒有見過像「遠見」那麼大方用照片,太棒了!勇往直前。
美國 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