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3G執照花落誰家?

洪淑珍
user

洪淑珍

2001-12-01

瀏覽數 14,600+

3G執照花落誰家?
 

本文出自 2001 / 12月號雜誌 第186期遠見雜誌

收聽數位音樂播放(MP3)歌曲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娛樂,一首三分鐘的MP3歌曲,如果用無線應用軟體協定(WAP)手機下載需要四十一分鐘,技術比較進步的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手機需要九分鐘,但是如果你拿的是最先進的第三代行動通訊(3G,third generation)手機,只要十二秒。

這些由交通部電信總局測試出來的數字清楚點出了3G的優勢:速度快,兼具傳輸數據、彩色動畫和影像,顯然不是目前第二代泛歐數位式系統(GSM)的單純語音功能可以比得上,因此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和信電訊、東信電訊(包含霖園集團)、大眾集團、東森寬頻七個集團無不使盡全力,積極爭取3G執照。

「我們評估3G很有價值,3G是未來趨勢,而且數據是未來通訊的主流之一,我們一定積極參與(投標),不會缺席,」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呂桔誠信心滿滿地指出。電信總局局長簡仁德也指出以後的發展趨勢,「目前全球語音約占全部電信業務75%,data(數據)25%;五至十年以後,data(資料)與content(內容)會成為主流,達到80%,到時候語音通話可能根本不用錢。」

工研院電通所提供的資料呼應簡仁德的看法,2005年全球行動網際網路市場收入約為220億美元,台灣3G行動網路商機約為新台幣138億元,2010年大幅成長到3222億元。

經濟、大環境不利發展

國內業者對3G市場興致勃勃,卻也擔心相關技術和手機在世界各國遲遲未能順利推出(目前只有日本NTT DoCoMo10月在東京推出全球第一套服務),加上今年8月份歐洲的Broadband Mobile公司(由芬蘭Sonera公司與挪威Enitel公司合資成立)宣告破產,成為全球第一家尚未提供服務就破產的3G業者,更為3G的前景添上一層陰影。

《遠見》雜誌訪問了數家台灣業者,他們不願透露何時可以獲利,原因之一是3G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高風險。以歐洲為例,發展3G遭受挫敗與昂貴的執照金額脫不了關係,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去年花了好幾十億美元的天價搶下3G執照,由於服務遲遲未能推出,付出的標金根本不能回收,落到利息負擔沈重,幾乎造成財務危機,使得英國電信在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的股價從過去一年來最高110.75美元,重挫到50.52美元(11月16日收盤價)。德國、荷蘭等其他歐洲國家的情況也相差不遠(見頁218表一)。

有了前車之鑑,台灣的業者變得非常小心,依照分析師和業者預估,3G要成為主流商品最快還要等到2004年、2005年,換句話說,如果明年第一季執照能夠順利拍賣出去,最起碼需要兩年時間營收才能明顯上來,難怪業者對於底標金額十分關心。

交通部認為五張執照總共新台幣336億元(每張介於76億元至42億元)的底標價和最近才剛拍賣完畢的新加坡、香港比較起來還是便宜,然而所有業者仍舊炮口一致瞄準交通部。遠傳事業發展暨投資部整合技術服務處協理谷元宏表示,「現在這種大環境要找336億元,企業主的壓力非常大,股市不好,增資很不容易。」主計處上個月才把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將向下修正到負4.2%,逼近史上最差紀錄1975年第一季的水準。至於明年,許多外資研究機構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從谷底小幅回升到1%~2%。

業者、政府互相較勁

和信企業發展處協理魏士晉提出了第三代行動通訊和第二代的比較,「2G是基本服務,不必做市場調查就知道消費者的需求很高(1997年開放之前,兩、三萬人在中華電信排隊等門號是常有的事),但是不見得每人都需要3G。」

拍賣3G執照的金額政府會用來補貼國庫,拍得愈高愈能幫助消化債台高築的政府赤字,一位不願具名的業者從這個角度批評底標金額,「拿3G執照費來填平財政破洞,像是丟5毛錢去補5億元的漏洞一樣。」

分析師指出,其實業者埋怨金額太高是可以理解的,他們希望藉此形成輿論壓力,使交通部壓低底價,降低未來營運風險。港商荷銀證券研究部協理王嘉樞認為,「底價愈低對業者愈有利,表示下檔風險比較低。」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對於業者的批評,電信總局當然有話要講。簡仁德表示,與香港、新加坡的面積和人口比較,台灣公布的底標價一點都不貴,況且台灣業者實力雄厚,每一家都賺錢(今年前三季中華電信稅後盈餘285億元,台灣大哥大將近130億元,遠傳雖然調降2001年財務預測,全年仍達65億元,和信沒有公布數字),反觀香港,六家行動電話業者只有一家賺錢。

業者加強整合

分析師預期3G市場初期將以商用和娛樂為主,例如視訊會議(video conferencing)、明星照片、歌曲、圖片。大眾集團專門負責3G市場的世界全通就鎖定十七至三十歲的族群,消費能力強,也勇於嘗試新鮮事,世界全通執行副總經理俞基訓指出,「台灣early adopters(喜歡嘗試新產品的人)滿多的,預計超過10%以上,以現有第二代行動電話一千八百萬用戶來算,即有一百八十萬人,市場相當大。」

世界全通可能是對3G發展最樂觀的業者,俞基訓以韓國為例,韓國去年底推出3G服務,今年用戶數即可達到三百萬人,預估明年上看一千萬人,後年一千八百萬人(韓國人口為台灣兩倍)。世界全通希望明年底、2003年初即可提供3G服務,至於自行設計的3G手機,樣品已由韓國三星電子做好了。俞基訓在台灣、美國已有二十七年電信相關經驗,他預估3G手機價位將由今年最高的350美元,降到明年250美元以下。

世界全通選定某家韓國公司(分析師預期是三星)做為一起競標的夥伴,因此鎖定八百兆赫的執照,採用CDMA 2000技術,CDMA(分碼多路進接)系統是由美國奎爾公司(Qualcomm)研發成功,目前只有南韓傾全國之力加以發揚光大。不過,全球分碼多路進接用戶集中在韓國,將來如果沒有其他國家的業者加入,分碼多路進接手機和電信設備的價錢很難降得下來,世界全通推動3G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除了世界全通之外,其他業者看好的是W-CDMA(寬頻分碼多路進接)平台,這種技術由GSM直接延伸出來,大哥大業者可以利用現行的基地台,成本較低。分析師表示,3G的進入障礙之一是取得基地台,目前行動通訊業者各有三、四千座,爭取3G執照較為有利,但是這意謂著有意爭取執照的東森處於不利地位,一位權威的業界人士指出,「東森光靠固網,沒有行動電話,是非常不利的,除非跟行動業者結合。」

只有分區執照的東信電訊也是業界點名可能與和信、世界全通等其他團隊合作的對象。基於市場和節省成本的考量,遠傳、和信、世界全通認為七家的整合避免不了,將來業者很有可能運用的策略是整合成五個競標團隊,每家按照底標價各分配一張執照,不用炒高執照價格,來個皆大歡喜、圓滿解決。電信總局規定10月19日開始收件,12月18日截止,簡仁德預期所有業者會等到最後一天才繳件,究竟有哪些團隊遞件要等到最後才會揭曉。然後12月底由審查委員會召開初審,兩個月後公布通過初審的業者,一個月後競價,當天就可以決定得標團隊(見表二)。

價格是關鍵

魏士晉指出,手機、系統、內容、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四者密切配合是3G無線寬頻成功很重要的條件,和信和中華電信領先其他業者,已經在今年相繼推出2.5代的GPRS上網服務igogo與emome,將來升級到3G市場比較有利基,加上和信背後有超級王牌NTT DoCoMo(擁有和信約21%股權)支持,和信對於經營3G有相當把握。最近有報導指出,兩家GPRS用戶數加起來其實不到一萬人,成效不佳,不過魏士晉否認這個數字,表示今年成長很快,實際用戶遠超過一萬人,而且明年人數還會繼續增加。

遠傳雖然沒有推出2.5代技術,不過重點將會放在照顧客戶,減少引進3G技術對客戶帶來的衝擊,「我們的致勝之道在於帶領客戶一起熟悉新技術,」谷元宏表示。世界全通則是計畫由國外引進高速遊戲(high-speed games)和視訊服務(video services),而且提供平台讓content provider(內容提供者)測試,進而設計出有附加價值的內容和軟體來吸引使用者。

世界全通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原因是同屬於大眾集團的大眾電信,經營成效非常傑出,連簡仁德都很讚賞。大眾電信宣布PHS(以64k高速無線上網、超低費率、超低電磁波為號召)用戶數將在年底衝到十五萬人,比11月中旬的十萬人成長50%。

3G的市場接受度如何,能否打敗目前第二代93%的普及率,價格絕對是很重要的因素,景氣低迷,願意付高價使用3G服務的人可能寥寥無幾。簡仁德指出,如果3G服務收費比2.5G GPRS超過25%以上,競爭力其實就很薄弱。

台灣開放3G執照的時間比歐洲、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亞洲國家來得晚,但是卻幸運避開了瘋狂搶標的熱潮,隨著通訊市場衰退,業者反而有足夠時間找設備商、要求最有利的價錢,同時選擇成熟的系統技術,降低經營風險。

到底台灣3G市場將會如何發展?競標價格是高是低?關心的不只是台灣而已,也將成為亞洲尚未開放3G市場的觀察指標,「全世界整個焦點都已經移到台灣了,」谷元宏表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