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是最重要的圖形元素,其操作練習特別具啟發性……
霍夫曼《平面設計手冊》——
Armin Hofmann, Graphic Design Manual
點是平面藝術的基礎,能引導視線、吸引注意、納入或排除。一點色彩強調,甚至能讓設計或構圖生動起來,荷蘭畫家維梅爾就以發展此道聞名。
圓點或圓圈,和方形、三角形共同組成基本三形狀,卻常被視為其中最神祕迷人者。圓形不同於方形或三角形,沒有支開眼光的角度,因此顯得完整純粹。金柏麗.伊蘭姆(Kimberly Elam)在《網格系統》(Grid Systems)一書提到:「圓圈是視覺上最有力的幾何圖形,人眼無可避免地受吸引。即使非常小的圓圈,也會掠取一定的關注,故必須酌量小心使用,以免勢壓整個構圖。」圓點有著如此引人注目的特性,因此也被運用在速限等指示型路標。
點在平面設計的重要性
圓圈具有這樣的能力,意味著設計師可利用圓點捕捉並集中觀者的注意力。圓形可以當作框架,裁除多餘的資訊,像文氏圖那樣指定納入的內容,以此為唯一要務。點還主動引導我們找到更多、也許更重要的資訊,像是文章結尾處吊人胃口的刪節號,或目錄頁的指示。
圖/原點出版提供
彼得.葛瑞格森工作室(Peter Gregson Studio)書籍封面:
為當代巴爾幹小說家設計的書封。當中裁成圓形的影像令人聚焦於特定細節,且失焦的畫面亦使觀者更認真察看。
圖/原點出版提供
圖/原點出版提供
Poulin+Morris 環境標誌:
為紐約雪城的新屋公共傳播學院設計的環境標誌,利用小圓點添加視覺質感同時,又不至於氣勢過盛。
線條
如果說點是結構與分析的最主要元素, 線就擔負建築重任。線條進行連結、表達、承擔、支持、聚集和保護,還能交叉以及分支。
霍夫曼《平面設計手冊》 Armin Hofmann, Graphic Design Manual——
線條的相關思辨,推動發展了平面藝術的重要原則。數世紀以來,思者琢磨於如何將線段分割為和諧比例,衍生出黃金比例等答案。15世紀逐漸興起的消失點、透視線和視平線,則代表線條運用對藝術的革命。透視是文藝復興藝術與先前中世紀作品的分辨特性之一。
圖/原點出版提供
斯科勒斯- 威代爾(Skolos-Wedell)海報設計:
為慶祝蕭邦(Frederick Chopin)兩百歲誕辰製作的海報《蕭邦 200》(Chopin 200),以一系列抽象線條表現琴鍵。此設計贏得第二十二屆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特別類金牌。
轉到螢幕上
線條能引領目光,進一步為設計提供方向感與導航性,可作為不同元素間的傳輸帶或連結帶。
螢幕上的設計往往要求比印刷設計更直接,因為螢幕是相對動態的媒體。線條有辦法動態串聯內容,故常運用在螢幕介面設計。
圖/原點出版提供
圖/原點出版提供
圖/原點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版型研究室:學會平面設計中難懂的數學題&美學邏輯,最基礎的版型理論》,加文.安布羅斯(Gavin Ambrose)、保羅.哈里斯(Paul Harris)著,莊雅晴譯,原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