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台灣股市一掃二○○○年的悲情,從元旦開盤到二月十六日為止,加權指數大漲了二二‧ 五%,高居全球第二名。這波的行情首先由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引爆 ,在一月三日出乎投資人意料之外的調低了利率 ,接著外資買超台股源源不斷,核四風波停息,再加上二○○○年重挫之後的技術性反彈,使得漲勢欲罷不能,許多個股飆了一倍以上。
然而,基本面至今還沒有轉好的跡象,台灣依賴甚深的美國市場,不是高科技公司警告前景不佳,就是大幅裁員,一連串壞消息意謂著台灣的電子公司獲利情況可能持平或是衰退,況且加權指數已經來到六一○○點左右的高檔,風險相對增加。投資人第二季怎麼操作?哪些股票的報酬率可能比較高?外資常被當成觀察股市發展的指標,他們還會繼續加碼嗎?《遠見》雜誌訪問了二○○一年與二○○○年操作績效名列前茅的自營商、投信基金經理人與具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外資券商,請他們深入分析大盤走勢和將來的操盤策略,最重要的,他們打算買進哪些個股?
群益證券自營部副總經理洪祥文與大華證券自營部協理杜金龍二○○一年一月份到二月中旬的操作績效非常驚人,他們制勝的共同點是加權指數還在五○○○點以下低檔時,大量買進上櫃的軟體公司或是威盛電子等績優股。
指數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快速衝上六○○○點大關,洪祥文也順勢調節股票。他認為這波是資金行情,企業的基本面沒有實質改善,因此最好採取區間操作,短線有獲利就要滿足,不要戀棧捨不得賣出,「獲利一○%就可以賣掉股票,如果不賣,又會回到起漲點。」洪祥文一月份賺了新台幣三‧三億元,二月到中旬進帳了五千萬元。
洪祥文的分析代表著許多基金經理人的看法,六○○○點大概就是高檔,「今年(二○○一年)的操作手腳一定要快,愛賭的投資人波段的報酬率約設在四○%到五○%,比較保守的投資人設二○%至三○%就好,」英商保誠投信台資概念基金經理人施勝發表示。
高點是六○○○點,大家認同的底部則在五五○○點左右,買進股票風險相對較低,這些操盤高手的策略鎖定六○○○點跌得愈深,往下承接股票也愈積極。永昌投信基金經理人吳萬益認為 ,「指數來到這個位置,大家都在等回檔的時機,再逢低布局。」
第二季哪些股票值得買?
哪些股票值得買進呢?《遠見》雜誌邀請洪祥文、杜金龍、施勝發、吳萬益等四位操盤能手與瑞銀華寶證券,共同票選十檔他們最看好、而且打算買進的股票,結果威盛電子、華碩電腦、鴻海精密與中華開發脫穎而出,各得到三票;台積、聯電、旺宏電子、亞洲光學、凌陽科技與美律得到兩票;微星電子、精業等則各得一票(見一三○頁表二)。
這次票選結果顯示了IC設計、主機板、晶圓代工、光纖等股票的前景最受肯定,雖然漲幅已大,但是它們二○○○年獲利良好,又有高配股實力,有機會在四月左右發動除權行情。
金融股雖然有合併的利多,但是只有中華開發和世華銀行上榜,原因是合併行情已經進入尾聲,銀行業壞帳比例偏高的問題依然存在,在沒有更大的利多之前,金融股可能會繼續盤整。瑞銀華寶一位不願具名的策略分析師表示,「合併題材短期來看是利多,但是反映得差不多了,如果經過一、兩年徹底整頓,打消壞帳之後,才會有長期大波段的漲勢。」
美國經濟從二○○○年榮景轉成二○○一年的快速降溫,使得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台灣企業,基本面沒有明顯轉好跡象,難怪六○○○點以上大家不願意大幅加碼股票。主計處二月中旬把二○○一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原本預測的六‧○三%,往下修正到五‧二五%,可是修正後的數字和美林證券、高盛證券、摩根添惠等外資券商預估的四%到五%比較起來,還是相對樂觀。
行情怎麼上來,就怎麼下去
英商施羅德集團旗下投資台灣股市的基金經理人謝一多指出,「外資未來幾個月傾向於觀望,他們觀察的重點在於美國經濟是否在年底達到底部,如果是,外資才會積極加碼台股……台灣股市現在接近歷史低檔區,未來十二至十八個月會有很好的報酬,但是短期內(三、四個月)還是要小心。」
外國投資人二○○○年一整年買超台股新台幣一千四百多億元之後,二○○一年光是一月份就買超台股七百多億元,為有史以來單月買超最高的金額,二月份至十六日為止買超了一百八十七億元(見一二八頁表一),買進金額已經明顯減少 ,代表著外資在六○○○點高檔操作趨於謹慎。
不過,還是有人對於盤勢非常樂觀。有「技術派大師」之稱的杜金龍在二月十五日之前的連續九個交易日,持股總額從五億元迅速拉升到二十三億元,而且還繼續加碼。杜金龍的觀察是這次漲勢已經確定是空頭市場的中級反彈,有拉回就買進。「既然是空頭市場,基本面當然不好,出口衰退、公司獲利下降,可是中級反彈已經確立,代表著行情不止於此,」他預測指數可能漲到六七五○點,再往上繼續推升,過了七○○○點市場上的獲利了結賣壓將非常沈重。
杜金龍二○○○年下半年堅持一成以下的低持股策略,讓他成為市場上少數賺錢的法人。二○○○年大華證券每股稅後純益的五分之一就是由自營部貢獻,二○○一年一月至二月中旬已經獲利一億八千萬元。
「行情怎麼上來 ,就怎麼下去」是股市常聽到的一句話,這一波漲勢來得又快又急,投資人還是小心操作為宜,耐心等待指數回檔再買進有業績 、高配股的股票。建弘投信小型基金經理人羅小蘭提醒投資人,「除非產業景氣有明顯調整,風險還是滿高的。」小型基金二○○○年表現非常優秀,整年的績效高居台灣一百多支開放式基金的第一名,以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的期間計算,都排在前十二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