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動物的人說,現在的獅子和五千年前的獅子差別不大;原因是小獅子在成長過程中,只學著牠的母獅如何獵物、如何生存,千年不變,能力與智力無法超越。
人就不一樣了,人類有文字,可以記錄不同人的經驗和知識,寫成書籍;人又有思考力,能不斷創新與突破。透過閱讀,人類學習與累積到不同的知識,加上整合與思考,成為智慧。
知識經濟世紀的來臨,速度更數十倍成長,把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差距推得更大,把先進與落後的步伐拉得更遠。
一個國家的智慧與能力,其實和動物的發展相近,當她把眼光和學習只放在「自己前輩」的身上,只往內比,不往外看時,就註定是原地踏步,會遠落在世界隊伍步伐的後面。
新政府上手已超過半年,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甚至科技的步伐是往前邁,還是往後退?
民眾的反應是一面鏡子,看看這幾個月來,大至高科技產業出走,小到計程車司機、攤販抱怨,甚至call-in節目中九成以上觀眾對現況不滿。
面對民怨與困境時,主政者的反應又如何?從他們的談話中看到的,不是把責任歸咎於世界經濟的衰退與非經濟因素,就是諉過於朝野歧見;總把手指頭指向別人,而不是內省自己:到底能力夠不夠、心胸廣不廣、視野遠不遠?
如果不能內省,至少也環視一下周遭國家的步伐吧!
韓國經驗的省思
當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席捲亞洲時,韓國是受創最深的國家之一,IMF(國際貨幣基金)強烈主導,大企業瀕臨倒閉,失業人口走上街頭……。
然而短短三年,韓國似乎有了嶄新面貌。二○○○年夏天,南北韓領袖首度平壤會面,打破五十年對峙;同年底,南韓總統金大中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更令人訝異的是,當全球網路泡沫化時,韓國的網路卻大步改變了韓國。
去年十二月中的《TIME》雜誌上,以「韓國瘋狂上網」為封面專題。這篇文章點醒了亞洲人:進入新經濟時代,南韓已經超前很多,目前他們是世界上網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
根據《TIME》的報導,南韓已有三分之一的人上網,也就是一千六百多萬人;台灣上網人數六百萬,占總人口一八%;香港上網率是一七%,日本只有一四%。
兩億八千萬美國人中,有寬頻裝置的是六百萬戶,而南韓人口四千八百萬,就有三百萬寬頻用戶;台灣則只有十八萬用戶。
網路改變了韓國人的生活。一半以上的南韓人登記了e-mail,年輕人上網約會,老年人上網購物,甚至網上婚禮、喪禮也大行其道;今天所有的南韓新公寓,網路電話線路已成必備設施。
當知識已不再是專利品,智慧不斷跳躍式上升時,台灣如果沒有高度智慧,沒有具體政策,如何能趕上世界的步伐?